教室内二氧化碳含量检测

2018-01-23 16:08顾燕
读写算 2018年14期
关键词:二氧化碳含量检测

摘 要 上课的时候,同学们经常会感到很疲倦,听课效果非常差,从化学的角度我们猜想这种现象可能与教室内二氧化碳含量有关。本文就教室内二氧化碳含量进行检测分析。

关键词 二氧化碳;含量;检测

中图分类号:052,R927.2,R1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4-0215-01

一、问题的提出

美国的《环境与健康展望》(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指出:在密閉环境下,周围人呼出的二氧化碳集合起来可能会使人的思考速度变得更慢。

上课的时候,同学们经常会感到很疲倦,听课效果非常差,从化学的角度我们猜想这种现象可能与教室内二氧化碳含量有关。一个成年人,每小时消耗多少氧气?产生多少二氧化碳?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查阅了相关资料。查阅的资料:

数据: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卫生标准值≤0.10%(2000mg/m3

二氧化碳浓度含量与人体生理反应:

350~450ppm:同一般室外环境;

350~1000ppm:空气清新,呼吸顺畅;

1000~2000ppm:感觉空气浑浊,并开始觉得昏昏欲睡;

2000~5000ppm:感觉头痛、嗜睡、呆滞、注意力无法集中、心跳加速、轻度恶心;

大于5000ppm:可能导致严重缺氧,造成永久性脑损伤、昏迷、甚至死亡。

文摘1:干净的新鲜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为300ppm(即百万分之三百),而成年人因呼吸或代谢,每小时呼出约20升二氧化碳。人呆在不通风或通风较差的房间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上升,一般情况下,数十平方米的房间两小时二氧化碳的含量就会超过1500ppm,此时空气质量变差,人会感到不适,人的注意力和记忆力都会衰退。

文摘2:室内空气二氧化碳在0.07%以下时属于清洁空气,人体感觉良好;当浓度在0.07%—0.1%时属于普通空气,个别敏感者会感觉有不良气味;在0.1%—0.15%时属于临界空气,室内空气的其它症状开始恶化,人体开始感觉不适;达到0.15%—0.2%时属于清度污染,超过0.2%属于严重污染;在0.3%—0.4%的人呼吸加深,出现头疼、耳鸣、血压增加等症状当达到0.8%以上时就会窒息死亡。

我们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一个成年人,每小时消耗多少氧气?产生多少二氧化碳?

文摘3:每当我们消耗1摩尔的氧气时,就会产生1摩尔的二氧化碳。每分钟,一个成年人要消耗将近300毫升的氧气,男性平均消耗310毫升,女性平均消耗260毫升。

文摘4:二氧化碳浓度对人的影响:0.03%正常;1%有害;4-5%气喘、头晕;>10%窒息死亡。

我们的分析:

一个房间空气的体积:10平方米×3米(高)=30立方米

总氧气量:30立方米×20%=6立方米

消耗:300毫升/分钟×60分钟=18升/人小时

一个人呼吸完全消耗的时间:6000升/18升=333(小时)=14天

房间中可以导致有害的1%浓度的二氧化碳总量:30立方米×1%=0.3立方米=300升

一个人产生所需的时间:300升/18升=16(小时)

两个人产生所需的时间:16/2=8(小时)。

10平方米的房间,一个人消耗达到强烈危害健康的浓度的时间为16×4.5=72小时。(3昼夜)达到窒息的浓度的时间为

16×10=160小时(近1周)

两个人则分别为36小时和80小时。

按1%浓度有害的情况,一个人在一个10平方米的密封房间,时间不要超过16小时,两个人不要超过8小时。超过这个时间一定要换风,不然,危害人体健康。为了验证这一分析,我们决定检测我们教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

二、实验过程

地点: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日新楼三楼高一(14)班;天气:晴朗

三、实验后的思考

全班同学共同见证了不同情况下教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大家都认识到了开门窗通风的重要性。同学们通过参与这次的检测,大家学习化学的热情非常的高,原来科学探究不仅仅是科学家的事,它离我们并不远,只要我们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我们也可以做得很好。

指导教师:顾燕

课题成员:吴江蛟,田凯奇(高一202114班学生)

猜你喜欢
二氧化碳含量检测
HPLC法测定盐酸伐地那非的杂质含量
这15款零食偷偷加了好多盐
“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知识归纳
必修二 Modules 1—6综合检测题
科学家成功把二氧化碳变成石头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整式的加减”检测题
“整式”检测题
地球上的氧气能用得完吗?
克拉玛依油田地层水中硼和二价铁的分布特征及地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