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用数学

2018-01-23 16:08陆惠珺
读写算 2018年14期
关键词:拳头天数记忆法

陆惠珺

摘 要 数学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今社会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势在必行,不仅要沟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还需要拓展知识的应用范围,让学生感受数学有用,敢用数学,善用数学。

关键词 应用意识;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4-0218-01

曹培英老师在课程标准核心词解读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积极引导学生“有意识利用数学中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曹老师的这一席话为我们指明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两条基本途径。下面我结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一课教学实践谈应用意识培养的几点思考,以期抛砖引玉。

一、扎实基础、敢用数学

(一)亲历体验,牢记规律。现代教育学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师一个由感知到表象、记忆、思维的过程。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请自参与知识的行程过程没有切身的体验就谈不上建立表象。在《年月日》一课中,教师将2012-2017年这六份年历分发给不同组的同学,引导学生独立填写各年的月份天数后,进行小组反馈交流,并将汇报结果汇总在大屏幕上。各小组通过学生通过观察、探讨“一年当中哪几个月份的天数是相同的?分别都是几天呢?”学生通过观察、对比、交流,发现大小月、平(或闰)月的规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堂的体验,自我观察发现才能使知识扎实。

(二)游戏课堂,兴趣数学。有趣的课堂氛围也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扎实基础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师采用游戏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与记忆。如在新授部分,采用“画圈比赛”游戏的方法,组织学生分男、女组开展比赛,分别圈画大小月,以此进一步巩固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的难点,发现大月多,小月少。又如在练习记忆环节,开展“大月(或小月)生日我起立,报到月份我坐椅”游戏,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快速判断大、小月,即公历生日是大月(或小月)的同学起立,坐着的同学报大月(或小月)的月份,报到你生日的那个月份就坐下。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游戏,让学生乐在其中,既扎实了数学知识,又提高了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沟通联系,数学有用

(一)联系生活,感受应用。数学知识的实际来源或是生活背景,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建构知识模型,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年月日》一课从学生的生活背景引入,生活中有哪些对你有意义的日子呢?结合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国家也在每一次有意义的日子里愈加强盛,让学生感受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我们的成长和数学知识密不可分。在练习环节,出示火车车票,小明的爸爸要出差2个整月,你知道他出差的是哪两个月吗?一道习题,从大家熟悉的火车票入手,让学生在计算前后的总天数的基础上再结合本节课的年月日知识,突破知识的重点大小月的天数,计算出示7、8两个月。

(二)联系学科,凸显应用。从一年一月一日的规定开始,揭示年月日的来源,与地球的自传公转有关,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从知识的本源出發,科学与数学相结合,感受数学的跨学科综合应用。在新课授课环节结束以后以古罗马凯撒的故事生动有趣的再次巩固大小月的知识,为什么二月天数最少呢?为什么7月8月都是大月,为什么7前单月大,8后双月大?在学生学习完本节课的新知内容之后,对于月份天数存在的疑问及时的给出了解答,生活中一些历史故事有趣的传说等等可以给我们解答数学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学生产生学习需要的时候,有效的沟通数学与生活、数学与科学、数学与故事等等,都会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数学“有用”。

三、理清本质,善用数学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的丰富和数学知识的积累,学生感受到数学有用,敢用数学,但是真正区分开学生数学素养的分界线是“善用”数学。

在《年月日》一课中,教师都重视对大小月的记忆,除了找规律记忆、歌诀记忆,还有拳头记忆法。也就是肢体挂钩记忆工具——掌经记忆法,将要记忆的东西物化到人的肢体手掌上,是一种模式认知记忆工具。本节课教学拳头记忆法时有孩子提出质疑,如果可以用拳头记,那是不是也可以用手掌记忆,“从拇指开始数,一月大,手指间凹下去的就是小月或是二月。”本节课教师并没有直接否定,而是巧妙地说,能够有借鉴的思考真了不起,你能继续往下数吗?数着数着,数不下去了……这时候再来比对两种借助不同部位的记忆方法,找出拳头凸起凹下和大小月之间的联系。

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善用数学,但是我们却没有教给他们善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大部分老师在《年月日》都把拳头记忆法当成理所当然,阅读书本或是让学生说一说方法,在机械的学习记忆背后,是不是也有学生像这节课的这位学生一样,有着自己不同的思考,为什么我们要用拳头呢?用其他的身体部位不行吗?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备课设计的时候更深入的思考,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思维上的困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综上所述,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扎实数学基础;紧密联系生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深入分析知识点,打通学生的任督二脉,对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以上内容,才能让学生觉得数学“有用”,“敢用”“善用”数学。

参考文献:

[1]曹培英.“数学课程标准”核心词的实践解读之九——应用意识小学数学教师.专家视角,2015(4).

猜你喜欢
拳头天数记忆法
“笨苹果”的单词记忆法
最多几天?最少几天?
我国雾霾天数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雾霾天数影响因素分析
纠缠
马匹喝水
生日谜题
Writing Chinese Characters
超级记忆法 等4则
无助的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