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兽医实验室建设控制疫病的发生

2018-01-24 12:30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8年3期
关键词:流行病学兽医疫病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贵州遵义 563000)

近几年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兽医实验室体系建设,对省市县多级兽医实验室进行考核验收,旨在加强动物流行病学的调查和动物疫病的监测。及时提高动物疫病的预警,把动物疫病控制在萌芽状态。

动物疫病的发生,将给养殖业带来一定的损失,而某些疾病可能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以中国为例,2003年春,SARS横行肆虐,2004年春,禽流感“闻听色变”,2005年夏,人猪链球菌感染对人类发起了攻势。美国自2003年以来发现的第五列疯牛病,即牛脑海绵状病,简称BSE。每年在100万人中有一个会得CJD,其致病源称为“朊病毒”“朊毒体”目前并无针对性治疗,由于朊毒体的复制传播都比细菌病毒快。目前对这种病毒,究竟通过何种传染途径传染给人类。

保证人畜的健康随着畜牧业养殖业的发展,动物的饲养,护理和使役,必须进行严格的疾病调查及免疫接种,传染病必须重视“预防为主”的防治原则。根据动物生产的规律制定和完善动物保健和传染病的综合方案。

兽医实验室建设的意义:在疾病防控中心的指导下以及各大养殖场的实验室的防控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传染病的防疫注射,开展传染病的实验室检测,诊断病原鉴定,建立检测质量控制体系。开展流行病学的调查和常见病微生物的检测,控制疫病的发生,贵州省目前根据农业部2009年颁布《兽医系统实验室考核管理办法》2013年年底全省已有6个市(州)级和57个县级兽医实验通过考核认证。从而保障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实验室的检测结果,能进一步指导养殖户对疾病的防疫,进行动物的免疫接种降低养殖风险。

1 科学建设标准化兽医实验室

(1)完善实验设施设备

省级兽医实验室选址、布局、内部设施和内部环境等应当符合BSL-2实验室的要求。

(2)实验室总建筑面积不低于1500m2。

(3)实验室应当分别设置有:解剖室、接样室、样品处理室、样品保存室、档案室、仪器室、试剂室、血清学检测室、分子生物学检测室、病毒检测室、细菌检测室、寄生虫检测室、病理学检测室、洗涤消毒室、实验准备室、菌(毒)种保藏室等。

(4)在配备地(市)级兽医实验室所应有的仪器设备基础上,还应当配备有:梯度PCR仪、荧光PCR仪、多功能电泳仪、恒温振荡摇床、细菌过滤器、小型冻干机、小型孵化器、细菌鉴定仪、自动组织脱水机、石蜡包埋机、自动染色机、倒置显微镜、多功能显微镜、二氧化碳培养箱、全自动高压灭菌器、超低温冰箱(-86℃)、制冰机、电子天平(0.0001g)、电动移液器等。冷冻切片机、荧光显微镜、石蜡切片机、消毒液机。

2 建立科学规范管理制度

兽医实验室的检测工作,要将管理制度作为核心工作来对待。相对来说,不同地区的兽医实验室,需要遵循相应的管理制度。

2.1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基层兽医实验室,必须进一步加强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掌握动物疫病基础信息。首先,要根据上级的要求,制定相关的动物流行病学调查任务,分区域进行,结合经验对当季易发的疫病进行调查。其次,流行病学调查时间要掌握得当,应根据动物的发展情况和疫病的防控标准来设定时间。第三,在调查进行过程中,必须保证各项数据、资料的有效收集,要保证随时都有资料进行参考和指导。

2.2 动物免疫机制、提高动物疫病防控水平

根据疾病的流行特点,对畜禽进行免疫接种,通过疫苗接种在体内产生抗体,对疾病的预防,猪丹毒三联疫苗,猪大肠杆菌K88、K99、987P三价灭活疫苗。禽流感,鸡新城疫,传支二联苗的免疫接种,禽流感琼脂免疫扩散实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和斑点ELISA诊断技术已分别组装成诊断试剂盒。

2.3 动物疫病监测

我国曾经多次成功抵抗外来动物疫病,其中,如何采集病料,优化项目。每月进行血样采集,收集保存和检测工作。标注清晰写明(发病)的情况针对有目的的进行检测,避免超范围的无目的检测,避免浪费。对免疫抗体进行检测及时发现未达标的养殖场,或养殖户,及时补急确保畜禽免疫抗体保存合格水平,制定和优化免疫程序。大大降低疾病的发生有效率地提高了畜牧业的生产。兽医实验室需根据《重大动物疫病监测工作计划》下达的任务,认真详实地填报《抗体监测月报表》《抗体监测情况汇总表》《抗体监测情况明细表》,并对各项抗体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形成分析总结报告。

对家禽传染病的诊断检测技术,如禽流感,鸡新城疫,鸡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及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进行诊断检测。

3 加强管理,培养人才,提升实验室服务水平

兽医实验室监测和动物流行病学调查两项工作都需要依靠人工完成。值得注意的是,人才在未来必须趋向于综合化,能够在遇到特殊或紧急情况时,有效处理各类问题。兽医实验室的监测还需加强,一方面要在设备、制度上进行强化,另 一方面需要在日常工作中进行优化,降低动物疫病的暴发概率,科学分析和应用检测结果为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现目前大型集团养殖场都建立自己的实验室对自己的猪群进行检测,制定优化的免疫程序,了解本猪群的抗体阴性率,免疫合格率。发病后及时诊断治疗并且指导选择哪种疫苗,何种药物治疗。从而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1]黎永锋,李文慧.动物疫病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吉林农业,2011,(7):1-6.

[2]高丽英,王照忠.海西地区动物疫病监测现状分析和对策建议[J].中国动物检疫,2010,(6):2-8.

猜你喜欢
流行病学兽医疫病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调查
中国兽医协会第九届兽医大会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我是兽医志愿者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下)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上)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兽医改行搞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