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小大正”呢?

2018-01-24 15:14周云龙
视听界 2018年5期
关键词:新闻奖助理

新闻奖评选应当给那些“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作品更多鼓励。

一条寻常可见的新闻,作者加上编辑,可以是多少人?没有谁会关注这样生冷的问题。以我的经验,1~6人。而一年一度的某某新闻奖参评作品网上公示时,发现作者(编辑)一栏,密密麻麻,全是名字——

网络类,某个新闻专题:44人;

广播类,某档现场直播:79人;

电视类,某个新闻专题,作者(编辑)人数达到 221人。

电视台一条新闻,200多人参与?仔细研究了一下,分工是具体明确的:总导演、总撰稿、助理总导演、撰稿、编导、编导助理、副导演、剪辑、剪辑助理、摄像师、摄像助理、录音师、资料总监、资料监制、资料统筹、资料编辑、技术总监、视觉指导、视觉导演、平面设计、特效合成、片头拍摄、网络管理、音频监制、音乐编辑、音效制作、旁白录音、混音合成 、解说、作曲演奏、节目协调、制片主任、制片……

如此壮观的作者阵容,有人直言:可笑。共襄盛举,一大幸事,共襄盛“奖”,有辱斯文。其实,这样的作者阵容还是可喜的:一是,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日渐式微,不过新闻奖参评的作者阵容,依然壮大,而且呈现出顽强的生长态势;二是,媒体进入大投入、大制作时代,数十上百人同做一条新闻,足以彰显当下传统媒体的专业力量、体制创新水平;三是,过去,获奖往往只是关键少数“金字塔尖的游戏”,而媒体尤其电视,是多部门多平台合作的系统工程,现在的评奖与时俱进,体现了对每一份劳动的尊重。

不过,可喜之事,也有可疑之处。

其一,一件新闻作品,居然有200多人同时获奖,而奖项是新闻奖,署名权可以归哪些主创人员享有?我以为,应该是承担作品主题选择、采访编辑的直接责任人,是否需要同时兼顾录音、技术、视觉、平面设计、特效合成、音乐编辑、旁白录音、混音合成、解说、作曲演奏等等工种的质量或水平?值得探讨。显然,技术支撑、制作包装、播音主持各自有着更为专业的评判标准,杂糅一体评选,怎么取舍平衡?如何公正科学?

其二,新闻奖的评选,不同体裁都有不同的时间长度规定,譬如,短消息:1分30秒以内;长消息:4分钟以内……这个限制有道理,可能是从审看的时间成本考虑的,也没道理,真正有价值的新闻是不能被时长严格控制的。作品时长受限制,报送篇数也有限制,而获奖者的人数,可以“领导带头,群众跟上”吗?看看那些名单,总有一种“兑水”“蹭奖”的不祥预感。参照这样的操作,文字类作品评奖,是不是也要把组版、摄影、美编、照排、校对等等纳入主创名单之中?而且校对很重要,有错别字现在会“一票否决”。

其三,不必讳言,作品获奖有着“溢出价值”,获奖者晋升晋级时可以“加分”,而一件作品,数十上百人获奖,具体到职称评审,怎么准确核定作者在获奖作品中发挥的作用和作出的贡献?本地有关部门出台过一种通行多年的“算法”,譬如,系列报道、大型直播、大型纪录片、电视专题、评论:署名为6人的,每人均可计算为1件;作品超过3集以上,以集数乘以2加2计算人数,每人均可计算为1件……问题来了,那些上百人获奖的作品怎么“瓜分”呢?每人计算为1件?0.5件?

人满为患的获奖作者名单,似乎呼应着电视剧演职人员字幕的“加长版”:总监制、总策划、监制、主演、联合主演、特别主演、领衔主演,好多人数都是二位数。领衔主演,应该是“第一主角”或曰“主演中的主演”,可是现在一些电视剧常常会出现一溜排的N个,到底是解放思想,是平衡技巧,还是文字游戏?

广播电视节目现在提出“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自主创新原则,得到业界广泛认可。地方或全国的新闻奖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业务导向,其评选应当尊重现实,同时也要面向未来,给那些“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作品更多鼓励。

猜你喜欢
新闻奖助理
生活小助理
自在如风
助理
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公示
中国新闻奖 浙江缘何大丰收
河南10件作品获第27届中国人大新闻奖
中国新闻奖的设奖数额是多少?
秀逗原始人⑥霸王龙的牙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增设审核环节
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