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郑毓信老师致敬
——读《小学数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感

2018-01-24 23:51俞正强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小鱼数学老师

◇俞正强

这些年,国家的教育事业得到极大发展,小学数学的课程改革也是如火如荼,许多大学教授都参与了小学数学教育的研究,各种新的理论、新的理念层出不穷,每一位身临其境的小学数学老师都会有一种赶不上趟儿的感觉。

而南京大学的郑毓信教授,似乎从不介绍新理念、新办法,他似乎始终是一位旁观者,他之于小学数学,有时像一只啄木鸟守护着一棵树的成长;有时像一位智者,慈悲地关注并提点、告诫着忙碌的人们;有时也像一位天真的儿童,无邪地说出皇帝的“新装”的秘密;有时也会像一位激情满怀的探索者,为遇见的美景而欢呼。这些都是我的感觉,是我在听了郑老师的诸多讲座之后的感觉。

有一次,接到郑老师打来的电话,他告诉我,他看了我写的书《种子课》,有话想对我说。这个电话,让我惊诧和感动:我从没有想过,郑老师会看我写的书,而且看完之后会给我打电话。等我忙完手头的活儿,打电话联系他时,他很郑重地告诉我:你写的书,语言不规范。

是啊,我是中师毕业,缺乏正规的学术训练,语言真的不规范,可是,我怎么才能做到规范呢?郑老师的认真与坦率、真诚与善良让我纠结。

在2017年底的一个会议上,郑老师送给我一本书,是他写的新书《小学数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我翻阅了这本书后,突然意识到郑老师为什么送我这本书了。这本书中,郑老师讲了许多小学数学老师经常用到的数学概念,诸如“思维”“思考”“数学思维”“数学思考”“数学素养”“核心数学思考”等,对于这些词,我是随便抓来就用的,所以我的语言是不规范的,所以郑老师就送给我这本书。郑老师是研究哲学的,送我书的方式也是“很哲学”的。

回学校后,我们工作室的青年教师便都买了这本书,当作2018年春节的家庭作业来读,并写了一些读后感,现选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两篇摘录于下。

教师心中一定要有学生

吴倩

为一名青年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产生很多困惑。我常常认为,低年级的课一定要有趣,给孩子们创设各种闯关类活动才是有趣的;低年级的练习都很简单,孩子们只要多练就能掌握和提高。这些想法经常体现于我所设计的练习课中,很多情境、很多游戏、很多练习,却不知为何而练,为何练后效果不佳。

带着对练习课应当如何设计的困惑,我读完了郑毓信教授的《小学数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这本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对第二部分第六章中作者提出的 “教师心中一定要有学生”这一观点感触颇深。

我们的教学如何才能使所有学生得到较大的提高呢?第一,我们在教学中绝不应成为少数学生的尾巴。教师在教学中应处理好“关注学生的表现,欣赏学生的想法,重视学生的问题,接纳学生的意见,宽容学生的错误,满足学生的需要”与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引导的关系。第二,承认学生间必然存在差异,并主要着眼于这一基础之上的个人发展。第三,给优秀生必要的关注。数学教育应当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概而言之,作为教师,我们心中一定要有学生,必须关注教学的可接受性与有效性,要思考如何让自己的教学使所有学生都得到较大的提高。

所以,无论设计哪个领域的练习课,都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设计的可接受性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练习课可分为三种类别:以“拎”为主的,就是要推陈出新,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来;以“联”为主的,就是将点连成线,将线连成面,将面连成体,使之系统化;以“练”为主的,就是要练在点上,练在关键处、易错处。

一切上课的价值,皆是为了学生之成长。学生的成长,是老师起心动念的起点和归宿。

孩子怎么变笨了

郑建军

郑毓信教授在《小学数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写了台湾地区一位小学数学教师亲身经历的案例。

妈妈带儿子、女儿去吃每位199元的比萨,妈妈要求两个孩子算出一共要付多少钱。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嘴里念着口诀,还喊着:“我需要纸和笔来写进位,否则会忘记。”儿子还未算出,读幼儿园大班的女儿却用她自己的方法算出了一共付出600元,还会找回3元。两年后,妈妈带他们去吃每位380元的“色拉吧”,问他们一共要付多少钱时,二人异口同声地回答:“给我纸和笔。”没有纸和笔就算不出来了。

美国幼儿教育家凯茨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习得性愚蠢”。他说,很多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因为某些原因,逐渐产生对学习的无能感,并因此而丧失了自信心。在他人看来,他们是“越学越笨”了。

那么,孩子是怎么变“笨”的呢?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把一条梭子鱼放进一个有许多小鱼的水池里,任何时候梭子鱼饿了,只要张张嘴,把小鱼吞进去就行了。过了一段时间,科学家用一个玻璃瓶罩住了梭子鱼。开始时,小鱼在瓶子外面游来游去,梭子鱼就迎上去,但每次都撞在了瓶壁上。慢慢地,梭子鱼的冲撞越来越少,最后,它完全绝望了,放弃了捕食小鱼的所有努力。这时,科学家取走了罩住它的瓶子,备受打击的梭子鱼沉到了池底,一动也不动了。无论有多少小鱼在它的身边甚至嘴边游来游去,它都不会再张嘴。最后,这条可怜的梭子鱼就这么活活饿死了。听了这个故事,也许你会说,这条梭子鱼真是笨死了。梭子鱼原来并不笨,捕食小鱼是它的拿手好戏,它是一条能够独立生活的正常的鱼。可是,无数次的碰壁后,梭子鱼开始怀疑自己捕鱼的能力,后来,它彻底绝望了,坚信自己是一条笨鱼。这种无能感最终害死了它。

我想,这种现象很值得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深思。有时候我们的“教”,既“奴役”了孩子,使他失去了创造力,又往往不知把孩子“教”到哪里去了。

对于一些技能的教学,我们教师经常性的做法是把总结出来的规则教给学生,认为这样学生不易出错,能够很好地解决问题,但我们往往会做出一些费力不讨好的事。弗赖登塔尔说:泄露一个可以由学生自己发现的秘密,那是“坏”的教学法,甚至是罪恶。对于课的处理,离不开教师个人的见识,而要形成见识,则要靠数学的功底,更要靠教师的使命感、职业意识和责任心。我们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在教学生学。让学生在对概念与原理的深刻理解中学习技能,而不是单纯地记忆与模仿。

为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倘若我们的教学不那么盲目,不那么虚荣,能够在知识的广度方面有所扩展,那么,我们的学生就不会越学越“笨”了?

猜你喜欢
小鱼数学老师
小鱼
小鱼
小鱼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