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联合吲哒帕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2018-01-24 08:53张祖峰王晓红周娜张玉芝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24期
关键词:缬沙坦原发性血压

张祖峰 王晓红 周娜 张玉芝

(1.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 心脏中心 河南 郑州 450053;2.门诊部)

原发性高血压为临床常见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部分伴有头晕、失眠、耳鸣、乏力、易激动等。其发病机制复杂,与遗传、精神因素、社会因素、生活习惯等有关,且多呈进展性。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会增加高血脂症、脑血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发病风险。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治疗率约为24.7%,控制率约为6.1%[1]。蔡东向等[2]研究表明,单一降压药对轻度高血压控制率为50%~60%,若通过增加剂量提高疗效会增加其不良反应,而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联合使用逐渐被临床重视。本研究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8例,通过分组对比,分析缬沙坦联合吲哒帕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依照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49例。观察组男27例,女22例,平均年龄为(67.88±7.75)岁;对照组男26例,女23例,平均年龄为(68.04±7.2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①纳入标准:均符合《内科学》中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3];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

1.3治疗方法两组均提前两周停服其他降压药,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对照组口服吲哒帕胺(济南高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3096)2.5 mg/次,1次/d;观察组接受缬沙坦(新乡恒久远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189)+吲哒帕胺治疗,吲哒帕胺用法用量同对照组,口服缬沙坦80 mg/次,1次/d。两组均于早餐前服用,持续用药4个月。

1.4观察指标①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疗效判定如下。显效:收缩压(SBP)下降>20 mm Hg,舒张压(DBP)下降>15 mm Hg,或者恢复至正常水平,临床症状消失;有效:SBP下降10~19 mm Hg,DBP下降5~10 mm Hg,临床症状改善;无效:未达上述指标;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SBP和DBP水平,采用SF-36量表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越高提示其生活质量越高。③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血钾(K+)水平]。

2 结果

2.1治疗效果观察组显效25例、有效21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17例、无效12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84%比6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76,P<0.05)。

2.2血压和SF-36评分治疗前,两组SBP、DBP水平及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BP、DB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SF-36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2.3TC、TG和K+水平治疗前,两组TC、TG、K+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G高于治疗前,K+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未发生低钾血症;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和SF-36评分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bP<0.05;与治疗前比较,c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TC、TG和K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dP、eP>0.05;与治疗前比较,fP<0.05,gP>0.05。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指无明显病因导致的血压升高,具有起病隐匿,进展缓慢、病程漫长等特点。数据显示,高血压患者中90%为原发性高血压[4]。随着病程进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会并发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因此,临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在控制患者血压水平,也要保护靶器官功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吲哒帕胺属于吲哚啉衍生物,能阻滞钙内流,升高血浆心钠素水平,改善血管平滑肌松弛程度,降低血管阻力,减弱血管对升压物质的反应性,从而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同时,吲哒帕胺还具有钙拮抗作用,可改善血管周围纤维化。但单一服用吲哒帕胺会引发高尿酸、低血钾等不良反应。缬沙坦属新型非肽类降压药物,具有较强活性,能选择性结合AT1受体,阻断AT1与血管紧张素Ⅱ结合,有利于逆转血管肥厚,扩张外周血管,降低患者血压。另外,缬沙坦还具有保护血管内皮及心、脑、肾等器官的功效。孟祥焕等[5]研究发现,缬沙坦联合吲哒帕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具有协同作用,能保护靶器官,降低患者血压水平,且安全性高。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84%比69.39%);治疗后,两组SBP、DB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SF-36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TG高于治疗前,K+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未发生低钾血症;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该结果说明将缬沙坦与吲哒帕胺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能控制其血压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缬沙坦联合吲哒帕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显著,能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刘东凤,刘昌松,苏双,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3):578-581.

[2] 蔡东向,王明辉.厄贝沙坦与不同降压药物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与药物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4,16(1):131-132.

[3] 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57-269.

[4] 高干,马琦琳,刘伟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vaspin水平与血压及UACR关系的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5,31(3):306-309.

[5] 孟祥焕,梁春海,张存亮.缬沙坦联合吲哒帕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安全性[J].河北医学,2016,22(2):309-311.

猜你喜欢
缬沙坦原发性血压
从缬沙坦结晶母液中回收缬沙坦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三种血压测量法诊断标准各不同
缬沙坦和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效果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蛋白尿46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