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格瑞洛和阿司匹林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的效果比较

2018-01-24 08:53翟永超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24期
关键词:硬化性格瑞洛阿司匹林

翟永超

(长垣县中医院 神经内科 河南 新乡 453400)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为脑卒中常见类型之一,近几年其发病率及病死率不断攀升,对人们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既往多采用氯吡格雷治疗,但其需经两级肝酶代谢才可发挥作用,起效缓慢,且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影响预后。替格瑞洛与阿司匹林均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具有抗血小板作用,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可减少血栓形成,降低心血管病发生率[1]。目前,临床关于对比替格瑞洛与阿司匹林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疗效的研究报道甚少。为此,本研究选取87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通过分组对比分析替格瑞洛与阿司匹林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的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长垣县中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7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替格瑞洛治疗,44例)和对照组(阿司匹林治疗,43例)。研究组患者年龄为41~74岁,平均(62.07±5.21)岁,病程为0.8~6.3 a,平均(3.31±1.07)a;对照组患者年龄为42~73岁,平均(61.42±5.68)岁,病程为0.9~6.4 a,平均(3.62±1.78)a。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长垣县中医院伦理协会批准。

1.2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关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诊断标准[2];患者或家属知晓本研究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既往有神经系统疾病或脑部器质性损伤患者;合并肾、肝严重疾病患者;并发心绞痛、肺气肿、心肌梗死等限制活动功能病变患者;智力障碍及精神障碍患者;依从性低,无法配合治疗者。

1.3治疗方法给予对照组阿司匹林(山西丕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530)口服治疗,100 mg/次,1次/d。给予研究组替格瑞洛(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20)口服治疗,90 mg/次,2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

1.4观察指标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HIS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NHISS评分改善情况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缓解、无效。患者肢体麻木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NIHSS评分降低>80%为显效;患者肢体麻木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NIHSS评分降低30%~80%为缓解;未至上述标准为无效。统计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2 结果

2.1血小板聚集率两组治疗前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比较

2.2治疗效果研究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不良反应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27%(1/44),低于对照组20.93%(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4心血管事件研究组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9.09%(4/44),低于对照组32.56%(1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严重缺损,预后较差,致残、致死风险较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与治疗关系密切。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对提高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疗效和改善患者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阿司匹林为临床常用抑制血小板聚集药物,亦为环氧化酶抑制剂,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可使环氧化酶丝氨酸残基乙酰化,抑制血栓烷A2生成及血小板聚集,同时能使纤维蛋白原乙酰化,增加纤维蛋白多孔性,有效防止血栓形成。但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会产生抵抗效应,使阿司匹林不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进而不能防止或减少血栓性并发症发生[3]。

近几年随着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多从降压、增加血流量、溶栓、抗凝、神经保护等方面着手治疗。其中抗凝治疗可使凝血酶及Xa等凝血因子丧失活性,抑制血栓形成,进而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的发生及控制病情发展。替格瑞洛属环戊基三唑嘧啶类口服抗血小板药物之一,亦为新型P2Y12受体拮抗剂之一,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可通过阻止新血凝块形成,减少动脉粥样血栓形成。另外,替格瑞洛可与P2Y12受体有机结合,拮抗二磷酸腺普所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在人体内代谢的主要产物AR-C124910XX同样具有拮抗P2Y12受体作用,停服后患者血小板功能恢复较阿司匹林更快,进而可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4]。此外,替格瑞洛无需经肝脏代谢激活即可直接起效,且不会对胃造成刺激,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起效迅速,停药后药效终止快,毒副作用较小,与阿司匹林相比安全性更高[5]。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替格瑞洛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较阿司匹林效果更显著,抗血小板作用更强。本研究中,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和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与阿司匹林相比,替格瑞洛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的安全性更高。

综上,替格瑞洛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效果较阿司匹林更显著,抗血小板作用更强,安全性更高。

[1] 劳国华,陈晓燕,黄子通.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4,20(3):317-318.

[2]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3] 唐静宜,刘剑敏,张耕.CYP2C19和阿司匹林药物基因分型指导PCI术后急性心肌梗死1例[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29):175-177.

[4] 赵敏捷,周玉杰,梁静,等.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长期抗血小板治疗的安全性观察[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6,35(4):260-265.

[5] 贾珠银,杨建敏.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14):1254-1256.

猜你喜欢
硬化性格瑞洛阿司匹林
替格瑞洛联合吲哚布芬在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替格瑞洛治疗STEMI行PCI术患者的临床效果
替格瑞洛致呼吸困难分析
硬化性胆管炎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多发性肺硬化性血管瘤18~F-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1例
非编码RNA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