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糖二磷酸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8-01-24 08:53梁旭旭徐珂佳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24期
关键词:磷酸钠果糖心肌炎

梁旭旭 徐珂佳

(鲁山县人民医院 儿科 河南 平顶山 467300)

病毒性心肌炎指病毒感染导致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病变,为儿科常见心脏病之一,严重会导致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甚至猝死[1]。病毒性心肌炎发生过程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及其炎性细胞因子有重要关系,探寻高效治疗药物已成为目前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果糖二磷酸钠是人体内细胞代谢物,可改善细胞缺血、缺氧状态,调节葡萄糖代谢中多种酶系活性,促进受损肝细胞恢复,改善心力衰竭症状;黄芪注射液常用于病毒性心肌炎,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应激、抗菌等作用,可养心通脉,益气养元[2-3]。本研究选取9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通过分组对比观察分析果糖二磷酸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鲁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男28例,女21例,年龄3~13岁,平均(7.57±2.14)岁,病程5 h~6 d,平均(3.34±1.02)d;观察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2~14岁,平均(7.89±2.36)岁,病程6 h~5 d,平均(3.10±0.86)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鲁山县人民医院伦理协会审核批准。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果糖二磷酸钠(西安秦巴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3195)治疗,70~160 mg/(kg·d),静脉滴注,1次/d,治疗14 d。观察组:给予果糖二磷酸钠联合黄芪注射液(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3021000)治疗,其中果糖二磷酸钠用法、用量同对照组,静脉滴注,0.2 g黄芪注射液+200 ml质量浓度为5%葡萄糖注射液,1次/d,治疗14 d。

1.3观察指标统计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CD4+、CD8+、CD4+/CD8+)及血清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疗效标准判定如下。①无效:心肌酶谱、心电图检查等异常指标无明显改善,乏力、胸闷等症状无明显缓解;②有效:心肌酶谱、心电图检查等异常指标有所改善,乏力、胸闷等病毒性心肌炎主要症状有所改善;③显效:心肌酶谱、心电图检查等异常指标均恢复正常,胸闷、乏力等症状基本消失或完全消失。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治疗效果观察组显效26例,有效21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19例,无效9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92%比8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T淋巴细胞亚群治疗前,两组CD4+、CD8+、CD4+/CD8+、CK-MB、CK和LD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4+、CD4+/CD8+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2.3心肌酶谱治疗前,两组CK-MB、CK、LD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K-MB、CK、LD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指标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cP<0.05;与对照组比较,dP<0.05。

3 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病毒直接感染损害心肌细胞,以及病毒触发人体自身免疫反应引起心肌损害[4]。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治疗时间长,病情凶险,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心肌病,威胁患儿健康。

果糖二磷酸钠为一种葡萄糖代谢中间产物,可增加细胞内高能磷酸键和三磷酸腺苷浓度,保证细胞静息状态,可抑制氧自由基及组胺释放,促进修复、改善细胞功能,使缺血心肌减轻损伤,改善心肌能量代谢。但单独采用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抗病毒效果不明显,疗效欠佳[5]。黄芪可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过氧化脂质生成,减少心肌损伤;黄芪注射液具有抗病毒、调节免疫作用,可控制病毒增殖,增强心肌细胞能量代谢,促进受损心肌细胞恢复,控制病毒复制,减轻心肌细胞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此外,黄芪可减少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细胞钙内流量,进而对心肌细胞产生保护作用。血清CK-MB、CK、LDH水平可明确心肌受损情况,能有效评估心肌缺血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CD4+、CD4+/CD8+、CK-MB、CK、LD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表明果糖二磷酸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效果显著,可有效调节患儿免疫功能,改善心肌受损情况。

综上所述,果糖二磷酸钠与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效果显著,可改善患儿血清心肌酶谱指标,提高其免疫功能,值得推广。

[1] 姜英红,楚洪波,刘冬,等.黄芪颗粒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免疫机制影响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27):4724-4726.

[2] 陈秀清.果糖二磷酸钠综合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疗效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5):732-733.

[3] 吴冰.黄芪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肌酶谱及细胞免疫的影响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3):2580-2582.

[4] 孙景辉,翟淑波.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12,30(7):607-612.

[5] 袁泉,张萍.磷酸肌酸钠联合心肌康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实效性分析[J].重庆医学,2016,45(10):1343-1344.

猜你喜欢
磷酸钠果糖心肌炎
磷酸钠三级中红外光谱研究
次磷酸钠废渣制备亚磷酸钠的工艺研究
果糖基转移酶及低聚果糖生产研究进展
HPLC-ELSD法测定不同产地麦冬及山麦冬中的果糖
左卡尼汀治疗心肌炎的临床价值及不良反应观察
1-O-[3-(2-呋喃基)丙烯酰基]-β-D-吡喃果糖的合成及应用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急性爆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黄芪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研究
microRNA-155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生脉饮联合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伴快速心律失常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