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小学校园实例解析

2018-01-24 05:51
山西建筑 2018年2期
关键词:人流操场教室

李 凯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3)

1 项目背景

由于榆次区的快速发展,整个城区相应扩大,人口数量有了显著的增长,同时当地已有小学的现状:一是校园活动场地不足,学生活动受天气影响较大;二是学校规模不足,无法满足容量需求;三是学校设施陈旧,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

为了应对以上情况,政府要求在王湖村新建一所小学以满足当地的教育需求;既要有先进的设施满足现代的教育需求,又要有高质量的教育应对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当地居民的子女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和学习环境。

2 基地解读

本工程为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王湖小学,项目西临规划路,南靠王湖村经济适用房,北临乐平街,东侧为东升路。位置交通便利,场地为坡地,内部地形较为复杂,东南侧较高,西北侧较低,最大高差为5 m。

本工程建设用地平面呈矩形,东西方向118 m,南北方向133 m,净用地面积1.74 hm2。

3 指导思想

1)回归自然。充分利用场地条件,形成阶梯状的围合式建筑形态,融于自然环境,营造回归自然的优美学习环境。

4 设计理念

在现代社会,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的基本方式,校园的设计也要体现素质教育,这就需要在设计中有所体现。本方案由于特殊的地形与地理位置,正好营造了“融于自然、体验生活、关注社会”的和谐生态精神。创建了“着眼未来、注重个性、促进交流”的独特学习环境,作为素质教育的建筑体现。

5 规划布局

学校是人们学习知识的神圣殿堂,是存在于大千世界的一方净土,人们对学校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向往和尊重。

1)总平面布局。

整个场地北临乐平街,西临规划路,经分析得出整个校园的主次入口应设在场地北侧,同时通过环路将整个校园串联起来。东北角的次入口主要是行政车辆的入口,避免对其他流线的干扰。为满足空间的变化与功能的相互协调,将整个学校的功能集中在一个建筑中,形成集上课,活动,办公辅助为一体的教学办公楼。由于南侧和东侧住宅对学校日照的影响,将学校的主要室外场地布置在地块南侧,既能提供宽阔的活动场地又能减小对教室的日照影响,保证充足的阳光可以照射教室,优化教室环境。

在教学楼与操场中间布置了景观带,将教学建筑与操场用绿化隔离开来,丰富校园空间的同时,减小了操场噪声对于教室的影响。

教室区围合成的内院,给学生提供了课间休息的场所,对保留学生的童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空间形态。

建筑设计的精髓是对空间形态的设计,通过对空间的设计可以丰富人们对建筑的理解,使人享受到建筑之美。在学校建筑设计中,通过对建筑空间形态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在有趣的空间中享受学习的乐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综合这些因素,本设计方案在空间形态上形成了一纵三横两点的布局形式。

亲土1号用看得见的效果征服了农户。就付家村来说,市场覆盖率已经达到了100%,而付家村仅仅是全国各地乡镇的一个缩影。为什么亲土1号有如此效果呢?

一纵:整个建筑从入口处通往操场的主要交通廊,通过这一交通廊将整个建筑中的教学区,实验区,行政办公区联系起来,方便学生与教师便捷的到达各处。为了迎合地形,采取了阶梯状的形式,局部的中庭、楼梯在简单的链接各层的基础上丰富了交通廊的空间形式,避免了由于长廊过长而导致的空间乏味。

三横:为了迎合地形通过层高与地形高差形成了南侧2层,中间3层,北侧4层的阶梯状教室,这样的布置有利于教室的采光,还可将教室统一布置,方便年级的划分。

两点:行政办公,实验教室风雨操场,避免行政办公人流与学生人流的交叉,将动与静的功能分隔开来,避免相互的干扰。

3)交通组织。

a.出入口:学校的主出入口位于场地北侧几乎居中的位置,不仅避开了十字路口复杂的交通,而且与建筑的主入口临近,方便了学生上下学;次入口位于场地东北角,作为主要行政人员的入口,避免与学生人流的交叉。

b.道路设计:沿整个建筑周围设置4 m~6 m宽的环路,将校园整个串联起来,方便到达校园各处。

c.人流组织:整个建筑将人流全部集中在建筑内,通过中间交通长廊的连接,可以去往各处,教学人流,办公人流等流线只在中间交通廊有交集。

6 建筑形象

1)整体造型。建筑整体成阶梯状适应地形。屋顶绿化,上人屋面的布置使建筑形成统一的风格,回归自然同时与自然融为一体(见图1)。

2)立面风格。建筑立面为融于自然,注重个性的设计理念,采用有节奏变化的木格栅,辅以白色涂料。入口处是白色涂料实墙与苹果绿片墙的穿插结合,在整体处理上都是采用原生态的涂料与材料,贴合融于自然的主题(见图2)。

7 设计规模

本工程建设用地平面呈矩形,东西方向118 m,南北方向133 m,净用地面积1.74 hm2。全部建筑为新建建筑,总建筑面积11 778 m2,班数36班,其中教学实验面积9 081 m2,办公面积1 947 m2,风雨操场750 m2,室外活动场地6 490 m2,其中包括200 m跑道,跑道采用环保无毒硅PU塑胶面层,足球场一块,标准篮球场一块。

8 消防设计

本工程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设计。建筑周围消防车道环形布置满足消防要求。教学楼每一层布置至少2部疏散楼梯。疏散距离、宽度均满足安全疏散要求。

9 设计范围

本项目属于方案设计阶段,主要包括王湖小学的建筑方案设计。

10 经济技术指标

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

表1 经济技术指标

11 结语

通过以上对王湖小学方案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未来小学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身心的培养,这就需要在小学建筑方案设计中更加重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结合。通过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对身心全面培养的终极目标。

猜你喜欢
人流操场教室
“313”教室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我们的操场
我们的操场
学校操场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下课了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无痛人流危害多,是保是流不要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