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谈习作教学的“转型”

2018-01-25 06:12陈蔷薇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8年2期
关键词:教师应习作教学活动

陈蔷薇

习作,既是对学生进行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也是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和思想水平的综合体现。然而,有些教师为了应付考试,把读、背、抄范文视作小学作文教学的良方,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受到限制,自主能力受到束缚。因此,习作教学须“转型”。

一、转“封闭型”为“开放型”

“封闭型”习作,教师规定题目,学生搜肠刮肚、生编硬凑、闭门造车,缺乏活力。而“开放型”习作,学生走向社会、深入生活、积累素材,“有感而发,有话可说”,对审题、选材、评改均有充分的自主权。那么,如何变“封闭型”为“开放型”呢?

1.多维命题

在传统习作教学中,一般都是教师命题,容易脱离学生的实际,捆住学生的手脚,压抑学生的个性,限制学生的能力。因此,教师可采用补题再作、自由命题、同材多题、题组自选等命题方式让学生进行习作。

2.丰富生活

在生活中,学生只有走出教室和校园,走向社会和大自然,才会有丰富的习作题材。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三索取”:一向大自然索取,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有计划地带领学生到野外观察花鸟鱼虫、亭台楼阁、乡村新貌等。二向社会索取,带领学生采访劳模、参观工厂等。三向课外活动索取,组织学生开展野炊、钓鱼、放风筝等丰富的课外活动。

3.创设情境

学生看到文题,往往是无从下手。因此,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丰富感性认识,积累习作素材。如,要求学生观察熟悉的一个人,注意他(她)的身材、长相、神态、服饰等,写一个片段。可在作前指导时,请一位戴着近视眼镜、长得胖乎乎、穿一身西服、脖子上系着领带的男同学当“模特儿”。先引导学生仔细打量“模特儿”,说一说“模特儿”的特点,再引导学生写一写同桌,写好后读给同桌听一听。学生写真人、抒真情,兴趣盎然。

二、转“单向型”为“整体型”

传统的习作教学,总是教师命题—教师指导—教师批改—教师讲评,均是教师的单向活动,难以发挥教学的整体功能。习作教学,应以学生的认识规律为依据,以多向信息交流为手段,以强化训练为主线,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因此,要转“单向型”为“整体型”,以达到习作教学的“三优化”。

1.目标的优化

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又是教学活动的归宿,应贯串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学生只有看准了习作的方向,认准了习作的目标,才能主动、热情地作文。就某一篇习作而言,同样是写对话,各年级的目标就有所不同。如,三年级学生写对话,只要求“写清楚是谁说的,说的是什么话,有时要写出人物说话的语气、表情、动作等”,至于文章开头、结尾、中心的表达,不必过分苛求。这样做,既能避免学生“十个指头摁跳蚤——都摁不住”,又能激发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

2.方法的优化

为了教给学生习作的方法,要做到“两突出”:一是突出重点。有些教师指导习作,从审题、立意到开头和结尾,面面俱到,学生却所得无几。因此,教师应紧扣训练重点,拓展学生思路,尽量让学生多说话,切忌教师唱“独角戏”。二是突出互通。有些习作内容,跟学生的生活距离较远,可以选择上、中、下三类学生试作,在初步评析的基础上再进行指导,让讲评与指导融为一体。也可以进行专题讲评,将作文印发给学生,大家互联互通,人人参与评改。

3.手段的优化

习作教学的关键,是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和“怎样写”的问题。教师应抓住习作的关键,运用多媒体优化教学手段。因为多媒体通过形、声、光、色的传递,能有效地诱发学生的情感。如,指导学生写《××,我想对你说》时,教师可先播放视频:“星期天,妈妈给孩子布置了两篇作文和20道数学题,孩子既要做老师布置的作业,又要做妈妈安排的作业,苦不堪言。”再定格视频问学生:“如果你就是视频中的这个孩子,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学生将会争先恐后地表述真情实感。

三、转“被动型”为“主动型”

一切教学活动,必须在学生具有主动性的前提下,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习作的主动性取决于习作的欲望。因此,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是促进学生主动习作的保证。因此,教师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变学生的“被动应付”为“主动参与”。

1.营造愉悦的教学气氛

首先,师生关系要和谐。小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强有弱,认知能力有高有低,习作能力有好有差,习作中难免会出现脱离实际、前后矛盾、用词不当等现象,甚至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笑话,教师不应嘲笑、讽刺、挖苦,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其次,教学活动要精彩,教师的语言要干练,要充满感染力和艺术性。教学活动是否精彩纷呈,取决于教案设计是否认真,教学方式是否合理,教学手段是否新颖,教学过程是否有趣味。

2.运用科学的激励机制

教师应坚持肯定为主、表扬为主、激励为主,重视激发学生的习作积极性。可组织学生向校广播台或报刊投稿,可在教室里开辟“优秀习作园地”,可把好作文上传到班级博客网,可汇编班级“优秀作文集”,还可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各类作文竞赛。学生每当看到报刊、“优秀习作园地”、班级博客网、“优秀作文集”、校广播台有自己的文章时,每当参加竞赛获得证书和荣誉时,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

3.培养良好的习作品质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些学生对自己的习作不愿修改;有些学生的习作是虎头蛇尾;有些学生的习作内容和事实表现不吻合……对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品质,运用多种方式,通过多种渠道,捕捉多种机会,告诫学生“有了良好的习作品质,写出来的作文才能更好”,引导学生将作文和做人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不断提高自主习作的能力。

猜你喜欢
教师应习作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教师应如“水”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习作展示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