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剖析:有效实施歌唱活动的“情境教学”

2018-01-25 20:51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葑谊幼儿园文萃分园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8年12期
关键词:歌唱情境教学节奏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葑谊幼儿园文萃分园 居 丽

歌唱活动是教师容易“忽视”的集体教学活动,教学方法层出不穷——灌输式:你一句我一句,一遍又一遍地跟唱;欣赏式:多听,多听,再多听。而孩子们呢?他们变成了录音机,只会模仿或者保持安静。近年来,专家提出了“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幼儿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他们理解教材,并使他们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基于此种教学方法,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让幼儿乐于演唱,更爱于表现。

那么,如何将“情境教学”运用于歌唱活动,将它的优势发挥出来?

一、源于选材的趣味情节

一首好的儿歌,重点在于适合幼儿。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一首节奏鲜明、带有叙事性及规律性的歌曲,并据此创设“情境教学”,让幼儿更容易产生代入感。

㈠内容简单、有叙事性

案例:小班音乐活动《棉花糖》内容简单、有趣,非常适合创设情境。活动开始时,教师或以棉花糖的造型出现,或者扮作棉花糖制作人,将幼儿的注意力吸引在棉花糖的各种造型变化上。幼儿跟随教师的引导可以快速记住《棉花糖》的歌词。在活动后,还可以根据歌曲的特点进行创编,创设出新的情境。大班音乐活动《不认输的小火车》则是对小火车遇到的困难和努力向前进行描写,根据歌曲内容创设情境时,就可以将主旨设定为“帮助小火车”,通过为小火车加油来感受小火车的不认输、不服输,让幼儿学习坚持到底的精神。

分析:对比音乐活动《棉花糖》和《不认输的小火车》中的歌曲内容可以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适合不同的内容设定,小班幼儿适合歌词比较可爱的歌曲——棉花糖变出的各种惹人喜爱的小动物正是小班幼儿的兴趣点;大班的内容则偏重叙事性和情感体现,主题也通常与坚持、努力有关——小火车在歌曲中唱到“哎呀”“糟糕”以及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通过口语化的表达,演绎了小火车的心路历程,让幼儿感同身受。据此,从歌词的角度创设情境能让幼儿快速完整地记忆歌词,完成基本的歌唱目标。

㈡节奏有趣

案例:小班音乐活动《小小蛋儿把门开》中我们可以听到三种不同的节奏,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不仅如此,还出现了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简单组合——不同的节奏可以启发幼儿不同的表达情绪,比如前几句“小小蛋儿把门开,走出一只小鸡来,毛茸茸呀,胖乎乎”是以较为平和的音调进行演唱;后面的“叽叽叽叽,叽叽叽叽”用跳跃的节奏演唱。歌曲节奏能帮助幼儿区分音乐段落之间在情绪、情感上的差异,还能够准确地表达和引导幼儿在领会各种情绪、情感的基础上表现出相应的动作。中班音乐活动《买菜》中,有一段朗朗上口的节奏说唱,在创设情境时,可以一边打节奏一边出示各种蔬菜,还可以带动幼儿拍手、腿等身体的不同部位来体验歌曲中的节奏。

分析:在歌唱活动中,节奏往往是重点和难点,快快慢慢的节奏在各种情境中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和突破点,比如“叽叽叽叽,叽叽叽叽”的节奏让幼儿能表现出小鸡的可爱;“萝卜、黄瓜、西红柿,土豆、毛豆、小豌豆”的节奏表现了菜场的蔬菜种类多、品类全。并且,不同的节奏能让情境教学中的肢体语言更为丰富,幼儿不仅能根据节奏学习歌曲,更能根据节奏进入情境。

二、用多元化的语言剖析亮点

“情境教学”中重点是情境,情境中的亮点就是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作为“导演”的老师和作为“演员”的幼儿以及作为“剧本”的教学内容,要通过导演“多元化语言”的剖析,才能达到完美的“情境教学”。

㈠口头语言

案例:一节优秀的歌唱活动,所创设的情境应当紧贴教学内容,突出教学目标,通过引进、感染、抒情环环紧扣,引人入胜。在小班音乐活动《大雨和小雨》中,教师的音调对于小雨和大雨的表现尤为重要,教师的语言根据歌曲的节奏进行,比如“哗啦,哗啦,哗啦,哗啦”时,教师的音调需要高一些,体现大雨的澎湃;“淅沥,淅沥,淅沥,淅沥”时,音调要低一些,体现小雨的轻柔。教师的语音语调,可以让幼儿直观感受大雨和小雨的区别,从而,使幼儿在第一时间体验两段歌曲的区别。

分析:在歌唱活动中,语言的语音、语速、语调和表达的节奏要吻合乐曲的塑造手法,使创设的情境与音乐的氛围相互交融、浑然一体,才会让孩子们把握住音乐的脉搏,全身心地感受音乐带来的无穷魅力。我们在案例中可以看到,适时的利用口头语言引导能让幼儿近一步的走进“情境教学”,感受活动带来的乐趣。

㈡肢体语言

案例:创设情境时,我们需要用一些手势和肢体动作来表现歌曲的内容和情感,比如在音乐活动《骑小车》中,我们可以把真的自行车带入活动中,幼儿自主地骑车、吆喝上车、欢腾着坐车……在骑车的过程中,幼儿能真切感受到歌曲中表达的骑车自豪感。幼儿自发地创设出欢快活泼的情境,让情境教学更有效。

分析:直观而又形象的肢体语言可以直接刺激幼儿的视觉神经,将教学内容在生动的“情境教学”中完美的体现,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探索兴趣,在快乐中学习。除此以外,运用肢体语言让幼儿一边学习、一边动作,可以解除幼儿呆坐听讲的烦恼,同时,也可以让幼儿的注意力更加持久。

三、选择富有趣味的情节

“情境教学”在歌唱活动中的运用最终还是以幼儿为主体,融入性与主动性都是“情境教学”是否成功的看点。

㈠游戏

案例:“情境教学”中的游戏环节往往是幼儿最喜欢的内容。在亲子音乐活动《小老鼠上灯台》中,小朋友们变身为可爱的小老鼠去偷油啦!通过在情境中的引导,让幼儿在听到最后一句“叽里咕噜滚下来”时,从家长双腿做的“灯台”上滑下,此举让小朋友们都笑开了花。通过简单的游戏,幼儿体验了小老鼠迅速下滑的慌张,对于表达歌曲情感有着积极的帮助。

分析:常言道“寓教于乐”。兴趣是人对有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积极地探索并产生向往的心情。在歌唱活动中,情境教学的范围包括游戏情境。一个好的情境可以将幼儿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使得幼儿对歌唱本身产生兴趣。在之后的日常活动中,很多幼儿喜欢回忆这首歌,并且将它运用于平日的游戏中。

㈡幼儿表演

案例:中班音乐活动《小小的船》的节奏是该活动的难点,从节奏角度创设情境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转换视角,从夜晚的情境入手更容易表现歌曲中的小船、星空,更容易表达歌曲中的情感。

分析:幼儿喜欢看表演,更喜欢展现自己。通过表情和动作来表达的歌曲内容,使幼儿更能体会歌曲的情境。在歌唱的过程中,“听”能让幼儿欣赏音乐,“动”能让幼儿的想象具体化。因此,情境教学中的幼儿表演能让幼儿逐渐熟悉音乐和理解情感。

情境教学有很多实施方法,有不同的侧重点和挖掘点,能产生出不同的效果。拿到一首歌曲,首先结合幼儿的兴趣点和理解能力分析其重点和难点,从多角度剖析,才能找到最有效、最适合本班幼儿的情境教学。

猜你喜欢
歌唱情境教学节奏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轻快漫舞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歌唱十月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