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与美:谈亲亲色彩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实践*

2018-01-25 20:51江苏省张家港市乘航幼儿园季丽娅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8年12期
关键词:亲亲美的色彩

江苏省张家港市乘航幼儿园 季丽娅

我园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以美术领域为特色的——我们用一双发现的眼睛,从多方面处理好顺应与促进、练习与创造、愉悦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尽力去发现、唤醒每个幼儿心中的种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每个幼儿心中都有一颗美的种子。”让幼儿用心去感受美和发现美,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美和创造美,“用心发现生活中的美,用笔描绘美的事物,用语言表述对美的感受”是我园提出的美育三部曲。在课题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实现幼儿“玩”与“美”的融合,就要不断促进游戏精神在美术活动中的渗透与融入。

以美术活动为载体,以色彩为突破口,通过感受自然色彩、表现艺术色彩、体验生活色彩来培养幼儿发现美的眼睛、创造美的双手、享受美的情感。

一、亲亲自然色彩——播撒美的种子

自然、和谐、民主的环境有利于幼儿心灵的自然舒展,大自然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幅五彩斑斓、美轮美奂的作品,和大自然亲密接触,亲亲大自然的芳菲色彩,撒播美的种子。

1.寻找自然中的美

在七彩美术节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周边的社区资源,为孩子们提供创作的源泉。如,走进梁丰生态园,纷飞的落叶、盛开的菊花、跳跃的蚱蜢一一被孩子们的眼睛捕捉到,秋天的多姿多彩映在了孩子们的心田;来到骏马农林科技园,恍如来到了鲁迅笔下的“百草园”,热带植物园里绿色的椰子树、绿色带刺的仙人球都让孩子们感觉到万物的神奇,探索的欲望一下子就喷发了出来;我们还开展了“江南水乡幼儿户外写生画活动”和“各种各样的树幼儿户外写生画活动”,教师带领孩子们参观了富有江南水乡韵味的锦绣江南小区里粉墙黛瓦的房子,房屋如水墨画一般的白黑色彩基调与清新淡雅的花草树木一起构成了江南和谐美丽的居住环境。

与孩子们一起亲近自然色彩,将周边的环境生活化,为孩子们的创作提供源泉,一幅幅灵动的写生画随之产生,一步一步将幼儿引入美丽的世界中感受自然之美。

2.挖掘自然中的美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自然观察家,不断从自然中找到令人惊奇的发现——自然给予我们很多绘画材料,探索自然的奥妙永不停止。我们带着孩子们领略春的百花开放、夏的绿树成荫、秋的落叶飘飘、冬的银装素裹,孩子们有了美的感受,就不会忘记将四季的芳菲采撷回家——他们拿出画笔和调色盘,在石头上画上可爱的小人、漂亮的图案;观察树叶画树叶脉络,用树叶印画,还将芦苇、树枝插进花瓶。

正像陶行知理论中所说,只有“解放了儿童的空闻,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自然界中的每一个事物都能成为美术活动的对象,亲近自然、亲亲色彩,在每一个幼儿心里都播种一颗美的种子,打造“玩美”儿童。

二、亲亲艺术色彩——欣赏美的艺术

美术是多彩的艺术,它既是生活,又是再现,更是创造。让幼儿行走在名画之美与民间艺术之美中,在亲近传统艺术的同时触摸现代艺术,从各种各样的作品欣赏中获得多样的艺术感受和审美情趣。

1.走进名画之美

欣赏米罗的作品,了解大师所使用的颜色也只是红、绿、蓝、黄、黑这几种基本色。又如色彩感强烈的梵高的作品,再如格子画的艺术代表蒙德里安的作品等。在开展小班美术活动“彩色的世界”时,教师选则选用霍克尼色彩亮丽、风景秀丽的风景画《尼克尔斯峡谷》,幼儿在欣赏名画时思维丰富灵动,奇思妙想层出不穷,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用语言、动作等表现出来。在活动中,教师从色彩和线条两个方面来解读名画,其中,引导幼儿联系生活理解色彩,挖掘已有的认识,将绿色和树、蓝色和天空等相互联系起来,让幼儿从原色到间色、从相似色到渐变色,逐渐感受冷暖色对比、互补色对比等。从名画中学习色彩,让画面带给孩子们的视觉冲击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2.走进民间艺术之美

我们还选择了一些简单易学的民间手工艺如剪纸、扎染、编织、刺绣、陶瓷,让幼儿与多种民间艺术亲密接触,如邀请民间手工艺人和孩子们一起玩泥巴、做糖人、编篮子、勾花边……体验民间手工艺品的创作过程,感受民间手工艺品的色彩之美。我们将民间手工艺融入区域活动中,创设了极具地域特色的“乘航一条街”,孩子们用各种材料制作本地土产以传承民间文化,如彩泥制作的本地有名的“海棠糕”等。又如在区域活动中增添纱绣、剪窗花等内容——我们邀请小朋友的奶奶到班级给孩子们现场绣花,带领他们欣赏绣花鞋的色彩,并给孩子讲解刺绣的手法——在孩子们尝试制作纱绣时,所有孩子都能专心致志。

幼儿经常接触优秀的艺术作品,他们的审美能力会有明显的提高,并能在不知不觉中将所看、所思、所想迁移到他们的美术创作中。我们的“玩美”儿童就是在游戏化的活动中提升幼儿欣赏美、表达美、创作美的能力,真正在“玩”的过程中找到美。

三、亲亲生活色彩——体验美的创造

艺术源于生活并回归生活。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幼儿的创作需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生活中感受美,在体验中创造美,孩子们用别样的方式记录着我们的生活。

1.多彩节日创造美

我们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教学内容,通过游戏化的形式来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如,“六一”儿童节邀请家长参与到孩子们的活动中来——在小班活动“刷房子”中,爸爸妈妈拿起水粉笔,撸起袖子和孩子一起刷房子、玩颜色,和孩子们一起挥动画笔大胆创作。我们还开展了“美术大区域活动”:小班年级组的“可爱的小脚丫”让小朋友脱掉鞋子,直接用小脚丫蘸上颜料踩踩画画,踩出了五颜六色的小脚丫;小班年级组的“五彩服装”让稚嫩的小手蘸上颜料在衣服上拍出了别样的精彩——红的花、绿的树;中班年级组开展的“瓶之物语”DIY制作活动围绕“花瓶DIY”主题展开,在欣赏了不同风格的花瓶,认识了对比色、相似色、渐变色等之后,孩子们各显身手地制作属于自己的花瓶——作画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有趣,统一中又不乏各自的想象。孩子们通过在节日活动中与色彩的零距离接触,感知色彩的美,理解色彩的内涵,从而提高幼儿的审美鉴赏能力。

2.缤纷色彩打造美

我们邀请家长、社区成员参与到我园的大环境布置中来,为我们的美术特色走廊、美术屋出谋划策,家园携手共同打造“玩美”环境。美术特色走廊包括天花板和墙壁区域,孩子们和家长一起把这一区域妆扮成艺术世界,一起用双手在长长的布上画出美丽的图案,家长们将孩子们的作品精心地用边框装起来,拴上麻绳挂在墙面上。美术屋是一间会说话的屋子,讲述的都是孩子们内心的故事——孩子们用妈妈的旧包拓印了“海洋总动员”,小手一挥“京剧脸谱”变成了广告衫的标识……除此之外,家长们还带来了酒瓶、纸袋等各种废旧材料,和孩子们一起用五彩的水粉颜料画出自己的故事、画出想要的主题。孩子们在玩色中创造了美,在环境中遇见了美,在与色彩的相互对话中,通过各种形式的美术活动促进幼儿个性发展。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体验与感受共存的游戏活动,将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感受迁移到生活游戏中,从内心去感受游戏的快乐,体验“玩美”的愉悦、表达“玩美”的创造。在美术活动的探究中,我们还将不断探索,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感受美、热爱美、享受美、创造美,从而使幼儿成为乐“玩”、会“玩”的“玩美”儿童。

猜你喜欢
亲亲美的色彩
握手亲亲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亲亲你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