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2018-01-25 10:25窦丽华
科教导刊 2017年34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互联网

窦丽华

摘 要 “互联网+”为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分析 “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探寻“互联网+”时代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互联网+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路径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12.035

Study on the Way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Internet +" Era

DOU Lihua

(Xingy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Xingyi, Guizhou 562400)

Abstract "Internet plus" has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the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Under this background, it has strong practical and long-term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exploration effective path of optimiz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words Internet plus;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ath

当今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与互联网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国内最早“互联网+”理念的提出,要追溯到2012年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易观国际董事长于扬的发言。“互联网+”即“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实质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自身服务客户的能力,对自身进行自我创新,甚至自我革命的过程。

“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创新,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和新方法,占领网络教育新阵地。思政工作者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特点及优势,掌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主动权,有针对性地解决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1]新常态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与网络密切相关,如何利用好网络载体提升大学生思想教育成效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1 “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任务,德才兼备是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高校的育人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面临很多机遇和挑战。

1.1 “互联网+”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

新常态下由网络信息技术搭建的新媒体平台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更加灵活多样、高效快捷,极大地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据调查显示:网络开始成为大学生直接获取信息的最重要途径,62% 的信息来自互联网等新媒体,其中QQ 使用率达 58.9% ,搜索引擎使用率达 54.3%”。[2]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普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已成为大学生必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和学习工具。大学生的社交已经无法离开QQ、微信、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此背景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紧密相连,必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这也必将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的新常态。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不断拓宽教育空间,对大学生开展更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1.2 “互联网+”促使思想政治的主体教育转向主体间性教育

传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者是高校教育机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体核心是教师,教育内容来源比较固定,教育形式比较单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由主导者们事先设计好,这常常导致自我中心化倾向。基于信息技术的互联网提供的服务具有数字化、个性化的特点,能够将传统的知识传播方式与体验式、参与式的学习方式结合起来,最终使大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释放,使交往双方在民主、参与、合作中达成彼此的理解。[3]“互联网+”使得教师不只是思想政治理论的传递者,大学生也不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多元主体之间相互承认、相互协作、尊重规则。

1.3 “互联网+”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在线教育需要更注重“轻松”和“高效”,线下更注重学生对环境的体验。随着“互联网+”的来临,我们可以将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制作成微课或O2O课程,使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第一,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改变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教育主客体在新媒体平台上可随时随地进行自我学习,展开各种讨论和互动交流,教育主体可以通过手机、网络等掌握最新和最全面的信息,及时、准确地了解教育客体的心理动向,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变得灵活多样,大大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第二,提供了大量的教育案例及教育资源,丰富了教育内容,创造了一种轻松、更能为学生接受的教育平台。第三,将教育主客体之间传统教授和被动接受轉化为平等和即时沟通,构建了一个开放、平等、互动的教育平台。拉近了师生的关系,使思想政治教育更能为广大学生接受,提高大家的积极性、参与性。endprint

1.4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权威地位和教育方法受到挑战

首先,学生在传统教育中所接受知识主要是通过教师的传授,途径较单一,因此,传统的思想政教育工作者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至高无上,有着极高的信服力、威望。而“互联网+” 时代, 部分教育工作者不能及时捕捉和补充现代教育信息,知识结构老化,课堂气氛沉闷,不能满足信息时代的大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和需求,影响了教育工作者的威望和信服力。其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围绕着一本教材、一支粉笔、 一块黑板进行。而在“互联网+” 时代,大量的网络教育平台和信息资源,使教育主客体间的互动交流和自我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由传统灌输式转变为主动接受式。因此,新形势下,要充分利用 “互联网+” 的优势,要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积极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1.5 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受到影响

在各种思想观念、意识形态激烈碰撞、交锋融合的“互联网+”时代,外部的环境不断影响和干扰着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特别是网络上一些虚假信息围攻主流意识形态,极易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分析和价值选择,思想观念尚未定型的大学生表现出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趋势。突出地表现为一些学生轻理想追求,政治信仰模糊;重金钱利益,功利性色彩严重;重个人才能,轻道德品质具体表现为重金钱利益轻理想追求、重个人才能,自我主体意识强烈。尤其一些学生“对自媒体所带来的异质文化、流行的网络话语盲目跟风和追随,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经典话语和权威话语抵触、反叛甚至肆意拆解和揶揄,主流媒体声音日渐衰弱,主流意识形态话语遭到了消解,在权威地位、价值理念、话语方式等方面面临着解构的风险”。[4]在“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把握好网络传播特点和传播方式,网络文化的发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来引领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2 “互联网+”时代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紧跟信息时代步伐,分析研究“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利用好“互联网+” 工具, 探寻“互联网+”时代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2.1 充分利用“互联网+”,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德才兼备是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任务。也就是为谁培养,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因此树立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国家的未来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高校要坚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占领 “互联网+” 阵地的有利地位,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采取定位读者、内容和传播的方式,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意识,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第二,网络知识传播与价值观的渗透的高度融合,不断提高大学生判断和鉴别的能力。要结合大学生关注度高的社会热点、生活关注点、时事、政策等,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知识信息的相互融合。第三,推进 “互联网+” 进课堂,努力拓展实践平台,不断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教育,鼓励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实践活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2016年9月正式发布,其中,“实践创新”是核心素养的核心。

2.2 充分利用“互联网+”,实现线上线下高度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将打破线上线下间的界限,使线上线下高度融合,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这种新模式也将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种新常态。线下教育是通过教育主客体间面对面的直接交互方式进行思想交流和对话,主体是教师。其优点为有利于言传身教,以情感人,以人格服人。其不足之处是传统的“黑板+粉笔”,“讲授+PPT”与出身在信息时代的年青人的实际需求、心理特点并不完全相适应。线上教育主要是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进行思想交流。其优点为教学方式灵活、教育资源丰富、教育行为科学、个性化学习得以实现。线上教育弱化了教师的角色,主体是学生。线上教育也存在一些弊端,由于学生随时随地的学习,知识呈现碎片化,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自制力弱的学生失去监督后,导致学生流失率高;互联网无法保证学生的诚信,无法保证在电脑前操作的是学习者本人。显然,线上线下教育各有特点,因此,要优化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线上与线下教育融合起来,把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有机地统一起来,扬长避短,优势互补。线上线下融合使得学习环境实现教室和网络空间的穿越;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指导者和学习伙伴,学生是教育的主客体,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双主体;在学生的培养上,既统一进度,又强调个性的发展;在教学效果上,达到教学相长;显然,线上线下高度融合极大地优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3 充分利用“互联网+”,在大数据基础上实现思政工作者管理的智慧化

当今社会知识信息量、数据处理量的迅猛增长,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已由数字时代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的经济学、社会学和许多科学门类都会发生巨大甚至是本质上的变化和发展,进而影响人类的价值体系、知识体系和生活方式。”[5]要充分运用数据分析进行深入的数据挖掘,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使之成为“智慧教育”的重要资源,从而实现教育目标,彰显教育的智慧性、科学性。首先,实现政治思想教育方法的智慧化。传统教育的特点是经验判断,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判断可能出现偏差,这会导致教育者所用的教育方法不精准、甚至不科学。而大数据是依据数据挖掘、分析、预测等科学的技术,基于学生海量行为数据的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如线上线下融合教育、智慧教育、合力教育等,及时处理、解决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次,实现思政工作者管理的智慧化。教育管理者通过大数据收集和量化大学生相关信息,发现他们思想的发展轨迹和行为形成的规律,及時地进行干预、引导。大数据为教育管理者与大学生之间的对话提供技术支撑,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既科学,针对性又强,开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endprint

2.4 充分利用“互联网+”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业务水平

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科学技术素质薄弱,不善于及时捕捉现代教育技术信息,知识结构老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作用,而且还要将 “互联网+” 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第一,在“互联网+” 时代,“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 是发展的大趋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紧跟其步伐,顺应时代发展,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育理念。第二, 努力提高高校思政工作者的政治水平、理论水平、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教育主体正确健康的信息传播观念,正确把握社会舆论导向。第三,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互联网+” 技能的培训,让教师充分体会到 “互联网+” 的优越性。规范的、有针对性地开設“互联网+” 课程,组织教师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2.5 充分利用“互联网+”打造多彩校园生活

在“互联网+”依托下,在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下加强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第一,完善校园 “互联网+”建设,首先要加快“互联网+”学习平台的构建。 同时还要对发布、传播的信息做好监控,发现不良问题必须及时给予解决,以免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推动形成良性的 “互联网+” 学习氛围;第二, 校园文化建设要贴近大学生心理和实际生活,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并加强“互联网+”的服务功能,将高校学生的注意力转向利用“互联网+”进行知识的学习及应用,而不是整天沉溺于网络。第三,确立“互联网+”理念下高校文化特色,推动“互联网+”文化内涵建设,追踪、了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使“互联网+校园文化”有时代感、时效性,打造大学生的多彩校园生活。

参考文献

[1] 孙志方.“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对策[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4):71-74.

[2] 吴布林,刘家梅.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分析[J].江苏高教,2013(6):111-112.

[3]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3.

[4] 李翔.自媒体场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研究[J].高教探索,2015(11):117.

[5]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M].盛杨燕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序.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