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你看,那故乡的暖阳

2018-01-26 15:43邢台县浆水中心学校翟利敏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灶膛暖阳灰烬

○邢台县浆水中心学校 翟利敏

坐在办公室,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一片冷清,楼前那一排杨树褪去了秋的衣装,只留下充满沧桑的光秃秃的树枝,在默默地顽强地抵御着寒冷。这种天气使我常常想起那充满阳光的故乡——翟沟村,一个略显闭塞却温暖的小山村。

当冬日的第一缕阳光照进小山村,恬静的村庄立刻热闹起来,一缕缕炊烟次第升起,水墨般的村庄上空,勾勒出一条条粗狂的线条。厨房里,传来一阵接一阵拉风箱的声音,“嗤啦,嗤啦”,风箱鼓起的风使得灶膛里的火燃得更旺,映红了灶旁人的脸,也暖了灶旁人的身体。早起的孩子最喜欢围在灶旁,因为这里不仅暖和,还有妈妈在灶膛里烧的美味。你看在灶口放着的馒头,传来烤焦的香气,将烤焦的那一层剥下来,咬在嘴里,“嘎嘣嘎嘣”直响,好香!灶膛里未燃尽的碎木炭连同灰烬落到膛底,这又是另一种美味的诞生地,将红薯埋在灰中,灰烬的余温慢慢将其焖熟,饭好了,红薯也好了,用木棍从灰中拨拉出红薯,吹掉红薯表面上剩余的灰烬,从中间掰开,一丝热气夹杂着红薯的香味扑鼻而来,那鲜黄的、濡软的红薯瓤,让人禁不住想流口水,于是赶紧剥一层皮,吃一层瓤,嘴里叫着:“真甜,真好吃!”这甜,仿佛甜到了心里!

到了开饭时间,父亲搬张桌子放在向阳的墙角,这里既遮风又暖和,孩子们准备好凳子,母亲盛饭,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在洒满阳光的小院里享用起了早餐……

到了九点多,太阳跳出山头,挂在半空。这时候的乡村生活在阳光下耀耀生辉,此刻最热闹的,便是大队办公室门前的打麦场了。

广场上最好的位置阳光充足,再大的风到了这里都无可奈何,村里人称之为“暖和旮旯”。这里是老年人的专属区域,老奶奶双手交叉伸进袖筒里,眯着眼享受着暖暖的阳光;而老爷爷们则坐在凳子上,几个人在一起谈古论今,数说着岁月的变迁,时光,在这里静静地流淌,流淌。

广场北边的那片沙堆,是孩子们的游乐场。那里仿佛蕴藏着无尽的乐趣和秘密,孩子们三五成群,用小勺子把沙土挖到桶里,倒在旁边,再回去装,来回倒;或拿着小木块在沙地上玩儿跑汽车游戏,你追我赶,还有小交警指挥交通,一片热闹景象。

广场南边的小卖部则是小村新闻的交流站。妇女们坐着板凳,边唠嗑边纳鞋垫。绣花针在她们的手中上下飞舞,像一条条灵活的小精灵从鞋垫这头钻出,又从那头钻进,细线穿过时发出轻微的“嗤嗤”声,在一阵阵的欢笑声中,那些细细密密的针脚、精巧美丽的图案花样儿就一点点变了出来。

天气晴朗的时候,打爆米花的人就会来到广场。他在广场中间支起一个葫芦状的东西,周围是一圈用来转动的铁环,尾部有一个可以张开扣上的盖子,先将玉米倒进去,有时候放几粒糖精,然后扣上盖子放到火上,一边烧,一边转动。等几分钟后,温度达到了,便迅速提起那个葫芦,尾部放到一个长长的带网的袋子里,紧接着用力一别那个可以开启的盖子,“嘭”一声巨响,一片热气、一股香味迅速在空中弥漫开来,引得孩子们都跑来围观。这时谁家来打爆米花的婶子便端着筐一人一把,无论老少,人人有份儿。刚出锅的爆米花,一点也看不出玉米的样子,一个个就像白胖子,整个身子鼓牛牛的,只有中间那一小部分隐隐露出一点玉米的黄皮,咬到嘴里,又脆又香!

悠悠长长的故乡的冬天时光,长长的温暖着我,不管我走到哪里。

面对眼前高耸的楼房,川流不息的车辆,紧张而忙碌的生活,邻里之间的陌生,我扪心自问,幸福是什么?

在我的心里,一直有个幸福的角落,那是恬静小村的暖阳,是妈妈烤的馒头,灶灰里的红薯,是人们聚在一起的欢声笑语,是那忘不了的爆米花,是人与人之间的醇厚的情意……

猜你喜欢
灶膛暖阳灰烬
预备,出发!
灰烬
《四季随笔》(节选)
乡 情
午后的梦
离乡
南方以南
灰烬
冬日的暖阳
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