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

2018-01-26 09:15
中华环境 2018年1期
关键词:督察组损害赔偿机动车

溶岩美术馆

▲ 据中新社报道,近日,记者走进了贵州省安龙县国家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溶岩美术馆。美术馆建设依地势悬崖顶部自然的塌陷区,地势相对平坦,溶岩美术馆的平面以类月牙形示人,用一个轻、薄、透的体量嵌入原有的塌陷区,将悬崖的缺口补全,建筑朝向峡谷一面通体使用玻璃落地窗,上面映现着风云变幻、万峰叠嶂的自然画卷,令到访者直接真切地感受自然的节奏。

潜拍海底景

▲ 据外媒报道,法国自由潜水大师内里日前潜入法国南部尼斯岸外海域,在“潜拍”无人机iBubble协助下,无需动手就轻松捕捉了周边海底景色。据报道,这是全球第一款专为海底摄影设计的民用无人机,能自动跟随使用者并进行拍摄。

第四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全面启动

▲ 据人民日报报道,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从2017年12月22日开始,第四批中央环保督察组陆续向相关省(区)反馈督察意见,并同步移交督察发现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案卷。

2017年8月7日至9月15日, 8个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分别对吉林、浙江、山东、海南、四川、西藏、青海、新疆(含兵团)等8省(区)开展了环境保护督察。截至目前,督察组交办的40706件环境问题举报已基本办结,共立案处罚10806家,罚款54759万元;立案侦查335件,拘留424人;约谈4855人,问责6471人。

督察指出,8省(区)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进展,但与中央要求和群众期盼相比仍存在差距,一些环境保护问题依然突出,如部分地方党委政府对环境保护认识尚不到位,环保不作为、乱作为,不担当、不碰硬的情况仍然存在等。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将在全国试行

▲ 据经济日报报道,《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日前正式公布。此项改革从先行试点进入全国试行的新阶段,为破解“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不合理局面,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环境需要提供了制度保障。

环保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全国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不仅是实现损害担责的需要,同时也是弥补制度缺失的需要。在我国,国家所有的财产即国有财产,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但是,在矿藏、水流、城市土地、国家所有的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受到损害后,现有制度中缺乏具体索赔主体的规定。

环保部发布机动车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 环境保护部近日组织修订了《机动车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以下简称《技术政策》),以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构建机动车污染防治体系,形成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推进机动车污染防治的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和信息化。

《技术政策》提出,鼓励开展机动车轻量化、模块化、无(低)害化、循环利用等产品生态设计,并将逐步加严新生产机动车一氧化碳(CO)、总碳氢化合物(THC)、氮氧化物(NOx)和颗粒物(PM)等污染物排放限值。对于新生产机动车,由环境保护部统一制定国家排放标准,并鼓励地方提前实施更严格的新生产机动车国家排放标准及油品质量标准。

猜你喜欢
督察组损害赔偿机动车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优先审理模式之反思
论比例原则在知识产权损害赔偿中的适用
由一起厂内机动车事故引发的思考
铁路机动车管理信息系统
违约损害赔偿之比较分析
第四批8个中央环保督察组全部实现督察进驻 年内将实现31个省份督察全覆盖
路产损害赔偿视角下的公路超限治理
机动车维修企业诚信缺失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