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督查力度加大

2018-01-26 09:15
中华环境 2018年1期
关键词:环保部督查京津冀

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继续发力,实现对全国31个省份的全覆盖。与此同时,在日常督查的基础上,环保部对京津冀及周边传输通道“2+26”城市开展为期一年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大气环境质量取得明显改善。

中央环保督察

2015年7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简称《方案》),要求全面落实党委、政府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主体责任。中央环保督察组由环保部牵头成立,中纪委、中组部的相关领导参加,是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开展的环境保护督察。2016年1月4日,被称为“环保钦差”的中央环保督察组正式亮相,首站选择河北进行督察。

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继续发力,实现对全国31个省份的全覆盖。两年来,中央环保督察累计已有超过1.7万人被问责。其中2017年进行的第三批、第四批中央环保督察问责人数就超过1万人。从在河北试点以来,中央环保督察直接推动解决8万多个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

据环保部2017年11月例行发布会介绍,中央编办批复将环保部华北、华东、华南、西北、西南、东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由事业单位转为环境保护部派出行政机构,并分别更名为环境保护部华北、华东、华南、西北、西南、东北督察局。六个区域督察局将进一步强化“督政”职能,与国家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一起,共同构建国家环保“督政”体系,进一步完善了环境保护督察体制,为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史上最大规模环保督查

“大气十条”从2013年实施以来,空气质量逐步改善。2017年是“大气十条”第一阶段的收官之年,环保部数据显示,1—11月,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PM10浓度比2013年同期下降20.4%,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PM2.5浓度比2013年同期分别下降38.2%、31.7%、25.6%。

2017年2月,环境保护部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对“散乱污”企业清理取缔工作做出安排部署。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通过推进清洁供暖减少散煤、强力整治“散乱污”企业、加强机动车尤其是重型柴油车监管等,减少污染物排放。

2017年4月5日,环保部宣布,将对京津冀及周边传输通道“2+26”城市开展为期一年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此次强化督查是环境保护有史以来,国家层面直接组织的最大规模行动,被称为“史上最大规模的环保督查”。环保部从全国抽调5600名环境执法人员开展督查。这次大规模督查是在日常督查的基础上加码一年,目的就是为了层层传导大气污染防治压力,督政与督企并重,确保工作分工真正落地见效。强化督查主要包括:相关地方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落实大气污染防治任务情况,固定污染源环保设施运行及达标排放情况,“高架源”自动监测设施安装、联网及运行情况,“散乱污”企业排查、取缔情况,错峰生产企业停产、限产措施执行情况,涉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企业治理设施安装运行情况等。

环保执法现场。刘伟摄

“散乱污”企业整治是此次强化督查的重点内容之一。“散乱污”企业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广泛存在,普遍没有工商、土地、环保等手续,生产过程中大都存在违法生产、超标排放、未安装污染治理设施、治污设施运行不正常等问题。整治“散乱污”,部分企业遭遇阵痛,但有利于从根子上去除不符合产业政策、治理无望的“散乱污”企业。

致敬环保战士

在加大环境执法和治理力度的环保高压之下,“5+2”“白加黑”的工作节奏成为环保人的生活常态,高负荷、高强度的工作使得一个又一个环保一线人员出现健康问题,甚至倒在工作岗位上。

2017年1月19日,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环保局监察执法派驻二中队队长张敏同志在连续工作后,突发心脏病,倒在了自己熟悉的工作岗位上。5月6日,52岁的获嘉县环保局局长李国庆在去省里汇报工作返回的途中心脏病突发,经抢救无效去世,去世前一个小时还在安排工作。5月16日,天津静海区环保局唐官屯环境管理办公室科员王学军因连日高强度工作,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年仅44岁。6月9日,资阳市环境保护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刘应举因连续加班疲劳过度,在工作岗位上突发心肌梗塞,经抢救无效逝世。9月2日凌晨1时许,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党组成员,海南省规划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岳平同志在出差调研途中突发心脏病因公牺牲,终年52岁。11月3日晚11时许,在北方多省全力应对重污染天气之际,山西晋城高平市环境监察大队大队长陈志鹏在执行夜查企业排污工作中,因发生车祸殉职。

每一个环保战士都有另外一重身份,他们或是父母,或是子女,是一个或几个家庭的寄托,他们的逝去将为身后的家庭蒙上一层阴影,也正是他们的付出,才换回了新鲜的空气、清澈的河流。改善环境质量,前路道阻且长,需要全社会继续加倍努力,蓝天常在、绿水长流才是对逝去的环保战士们最好的纪念。

点评:

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一项重大制度安排,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改革现有环保监管机制、推动环保责任落实的重要举措。自实施以来,中央环保督察有效推动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全面督察、铁腕问责使得环境保护工作上升到了其应有的位置,环境保护的压力从中央层层传导到各级地方政府,推动实现地方政府对本行政区的环境质量负责。环保部原六大区域环保督查中心“升级”为六个区域督察局,新增职能是承担中央环保督察相关工作,进一步强化督政,这也意味着,环保督察将常态化。

2017年,“2+26”城市为期一年的强化督查换回了蓝天常在,空气质量的明显好转让公众的幸福指数明显提升,然而,在督查过程中,拒绝检查、阻碍执法事件时有发生,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质疑之声,严格的环境执法必然要付出一定代价,但这却是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偿还长久以来环境欠账的要求,只有通过强有力的手段,实现优胜劣汰,才能彻底改变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现象,为经济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保护身边环境。为此,社会各界更应坚定环境友好的发展理念,坚定绿色生态的发展信心,以实际行动支持环境治理,以众人微薄之力,汇聚成守护绿水青山的生力军。

猜你喜欢
环保部督查京津冀
绿水青山里的奋斗足迹之森林资源督查
明察暗访 国务院大督查直击民生“小”事
环境保护部表扬强化督查第一轮次优秀团队
环保部约谈4地政府主要负责人 督促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责任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环保部对《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聚焦养老 跟踪督查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