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好垃圾这件大事

2018-01-26 09:15
中华环境 2018年1期
关键词:洋垃圾资源化环境保护

生活垃圾分类、禁止洋垃圾入境、实现快递垃圾减量等事关经济社会民生的健康发展,只有科学谋划、系统推进、全面落实,才能释放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生活垃圾分类

201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要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在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方案》明确,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第一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的城区范围内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同时鼓励各省(区)选择具备条件的城市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各地新城新区率先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范围内的公共机构和企业是实施强制分类的主体。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城市应于2017年底前制定出台办法,细化垃圾分类相关要求,在对有害垃圾分类的基础上,合理选择其他类别进行分类。

2017年6月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第一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各地推荐基础上,经组织专家复核,决定在北京市门头沟区等100个县(市、区)开展第一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工作。开展示范的县(市、区)要在2017年确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方法,并在半数以上乡镇进行全镇试点,两年内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所有乡镇和80%以上的行政村,并在经费筹集、日常管理、宣传教育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各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及时总结有关县(市、区)可借鉴、可复制的典型经验并进行推广,到2020年底前在具备条件的县(市、区)普遍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

2017年11月30日,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在福建厦门市召开。住建部党组书记、部长王蒙徽表示,先行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的46个城市均已启动垃圾分类工作,有12个城市已有垃圾分类地方法规或政府规章,有24个城市已出台垃圾分类工作方案。

禁止洋垃圾入境

2017年7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完善进口固体废物管理制度,加强固体废物回收利用管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切实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其中,2017年年底前,全面禁止进口环境危害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固体废物;2019年年底前,逐步停止进口国内资源可以替代的固体废物。

实施方案明确,要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坚持稳妥推进、分类施策,坚持协调配合、狠抓落实,严格固体废物进口管理。通过持续加强对固体废物进口、运输、利用等各环节的监管,确保生态环境安全;保持打击洋垃圾走私高压态势,彻底堵住洋垃圾入境;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全面提升国内固体废物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水平,逐步补齐国内资源缺口,为建设美丽中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2017年10月30日,泸州市纳溪区“绿色银行”垃圾分类回收工作人员在东升学校回收箱点取垃圾。CNSphoto供图

为贯彻落实方案,进一步加强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进口管理,环境保护部2017年12月15日颁布了《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和《进口废纸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管理规定》适用于列入《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目录》中固体废物进口的环境保护管理。规定明确了申请进口限制进口类固体废物许可应当具备的条件和申请、审批流程等事项。其中特别指出,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对辖区内进口限制进口类固体废物的加工利用企业,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日常现场监督检查,严控环境风险。

《进口废纸环境保护管理规定》适用于申请进口《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目录》中废纸的环境保护管理。规定明确进口废纸的企业除符合《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管理规定》要求外,还应符合生产能力不小于5万吨/年,并具有与加工利用能力相适应的制浆、造纸等生产加工设备;符合《造纸产业发展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相关产业政策的要求,废纸企业或相关生产线未被列入《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等条件。

两项规定均从公布之日起施行,《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环境保护部公告2015年第70号)同时废止。

快递垃圾减量

2017年3月17日,为了推动绿色物流的发展,中国首个绿色物流公益基金在北京设立。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阿里巴巴基金会联合菜鸟网络,以及中通、圆通、申通、百世汇通、韵达、天天六家快递公司,在未来5年至少投入人民币3亿元,用于开展绿色物流、绿色消费、绿色供应链等方面的研究与倡导,推动资源节约和生活方式绿色化。

2017年11月2日,国家邮政局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协同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可降解的绿色包装材料应用比例将提高到50%,基本淘汰重金属等特殊物质超标的包装物料,基本建成专门的快递包装物回收体系。

点评:

垃圾问题非小事,关乎经济社会民生。我国生活垃圾产量迅速增长,环境隐患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是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路径,可以有效改善城乡环境,促进资源回收利用,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生活垃圾分类要落到实处,需要各地按照中央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实事求是地科学制定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构建系统完整的垃圾分类前端、中端、终端体系,灵活运用行政、法律及市场等手段,注重加强创新,运用新科技、新机制等充分调动各类资源,加强对各环节的监督管理。同时,也要注重激发社会各主体的积极性,让每个公民都自觉参与进来,共同把垃圾分类这件日常中的小事,全社会的大事做好,形成“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人人履责”的良好氛围。

此外,要实现垃圾的减量化,不仅要立足国内,做好前端分类回收和末端处理等各项工作,更要把握好外来输入这道关。全面禁止洋垃圾非法入境,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固废管理,促进循环产业发展,保护国内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猜你喜欢
洋垃圾资源化环境保护
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任重道远
环境保护
人造石行业固废资源化处理及综合利用概述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污泥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 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亮剑:对“洋垃圾”再说“不”
中国“洋垃圾禁令”让欧美紧张
国内外环境保护的经验、做法以及给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