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平朔集团:守护碧水蓝天 建设绿色平朔

2018-01-26 09:15
中华环境 2018年1期
关键词:矿区考核生态

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大型煤炭企业,始终坚持生态重建与经济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理念,始终坚持循环经济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始终坚持绿色发展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不断探索实践,大力建设绿色矿山,模范履行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走出了一条煤炭企业践行绿色生态文明发展的新路子,实现了资源与环境同步、人与自然和谐的良性循环。

实力与荣誉俱佳

平朔公司是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的核心企业,公司现已拥有 3 座年生产能力 2000 万吨 的特大型露天矿,3 座年生产能力千万吨级的现代化井工矿,年入洗能力 1.25 亿吨的 6 座配套洗煤厂,4 条总运输能力达 1 亿吨铁路专用线,2010 年 12 月 15 日公司原煤产量首次突破亿吨大关,建成我国首座单一露井联采的亿吨级矿区。连续五年原煤产量突破亿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所属安太堡露天煤矿,被誉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自1982年建矿以来,公司先后荣获全国优秀企业金马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百家文明社区示范点、中华宝钢环境奖、全国循环经济先进单位、全国节能先进集体、中国最美矿山、节能减排先进企业等多项荣誉。

绿色生态矿区标兵

平朔公司是国内首家把生态恢复治理资金纳入生产成本的矿山企业,累计投入绿化复垦资金 20 多亿元,完成土地复垦面积 4 万亩,排土场植被覆盖率达到 90% 以上,远高于原地貌不足 10% 的植被覆盖率。矿区现有植物 200 余种、动物 30 余种、昆虫 600 余种,是国土部土地复垦野外观测基地、教育部土地复垦教学实践基地。在复垦土地上,建成 1.6万平米智能温室、300 座日光温室、博物馆、人工湖等设施,集生态恢复、现代农业、生态工业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园区已初具规模。平朔矿区 2011 年被国土资源部列为国家露天采矿用地改革试点单位,建立了“占地——采矿——复垦 ——还地”新模式,为我国露天采矿用地探索出一条新路,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

平朔公司高度重视环保工作,投入30 亿元进行污染治理。对矿区原煤仓、产品煤堆全封闭;全部利用电厂余热集中供暖;矿区生产用水闭路循环,实现零排放。煤矸石用于复垦和发电,综合利用率 100%。平朔公司环境保护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和肯定,2010年全国生态恢复治理现场会在平朔集团召开,公司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成绩得到了与会领导的赞誉。2011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同志莅临平朔矿区视察工作,对公司的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及技术装备、安全生产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规范制度管理

贯彻国策,依法办矿

绿色开采

一是新建项目严格按照有关要求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及水土保持方案等,并及时按有关法律程序进行报批。通过科研单位专业的分析研究、规划设计,为开展污染治理及生态环境重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二是历史遗留的手续欠缺项目,积极主动寻找渠道办理完善各类手续,手续的完善增强了企业法律的合规性。三是在建项目施工阶段对环保设计、标准执行及评估审查意见认真落实,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规定,所有防污设施做到了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从源头上杜绝能源浪费,减少污染物排放。多年来,平朔公司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和“三同时”执行率均为 100%。

规范管理,建设绿色创新管理模式

平朔公司以“组织管理、制度建设、目标考核”体系建设为中心,不断完善环保管理体系。加强组织管理,成立公司节能环保领导组,公司设立节能环保部,下设环保管理室、节能管理室、生态开发室和环境监测站,配备了专职管理人员,具体负责日常节能环保及生态建设管理工作。公司每日召开早例会、每周一通报一次环保工作,每月安排有总工例会,每年召开一次环保专题会。为进一步强化各项节能环保基础管理,落实各项节能环保管理措施,多次召开业务专题会推进制定矿区污水治理及回用方案,实施污废水治理工程等污染防治设施建设相关工作。公司先后出台了《环境保护工作管理办法》《绿化复垦管理办法》《新、改、扩建及技改项目环境管理办法》《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水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多项管理制度,制度制定注重可操作性,优化了业务工作流程,在环境污染控制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细化目标考核 , 实现环保达标

将环保指标分解落实到公司对二级单位的目标考核体系中,制定了《环境行为考核实施细则》《复垦考核实施细则》《地表塌陷治理考核实施细则》等考核细则,从基础制度、人员配置、统计台帐、节能环保管理、设备运行、量化指标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提高了考核的可操作性、公正性和权威性。考核注重运用经济手段,考核结果与经济挂钩,有奖有罚,充分调动了领导干部和广大职工对节能环保工作的积极性。各二级单位依据公司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把各项节能减排指标和任务逐级分解,层层落实。并通过查验原始记录、台帐,重点内容抽查、现场核实等方式严格考核。做到了工作有目标,检查有标准,考核有依据,有效的降低了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切实推动了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重视科技创新及清洁生产

坚持技术创新,实现五大突破

平朔公司在露天煤矿剥采工艺、回收小窑资源和露天排土场生态治理复垦等关键技术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有效解决了制约绿色开采的技术瓶颈。一是露井联采技术突破。安家岭露天矿在基建外排土场下部建设井工一矿,采出煤炭4200 万吨;后建设了井工二矿,开采安太堡排土场下压煤,回收 4、9 号煤 6000万吨。露井联采方式下的资源回收率较单一露天方式下的资源回收率提高 4.4 个百分点。二是回采小煤窑破坏的资源技术突破。通过实施回采小煤窑破坏的资源技术研究,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复采小窑遗留资源的理论体系和操作规范,可回收破坏区域内 95% 以上的资源,这项技术对促进全国煤炭资源整合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三是露天端帮开采技术突破。通过实施露天矿端帮靠帮开采技术优化,端帮角度从 34 ° 提高到了38°,采区减少了土地占用,平均每年回收端帮压煤 60 万吨;实施露天矿运输系统技术,在开拓运输系统相继采用了中间搭桥技术、反向排土树枝型等技术,降低运距和成本。四是选煤厂脱粉技术突破。通过优化改造选煤厂生产设备,选用经济适用的交叉筛替换现有的原煤分级筛,减少煤泥约 50%,提高系统利用效率及产品回收率 2%。五是生态重建技术的突破。通过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探索矿区生态环境治理、矿区生态重建及产业链研究、露天矿土地复垦标准等研究,获得二十余项国家、行业、企业科研项目奖励,持续的科研为矿区生态保护创新及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平朔现代农业园区俯瞰

复垦后的矿区马铃薯种植基地

智能温室蝴蝶兰

智能温室

注重清洁生产,实现五个100%

平朔矿区是我国高产高效的大型矿区,在高强度、大规模开采的过程中,如何将对生态环境伤害程度降到最低,清洁生产是基础。一是煤炭清洁加工,原煤入洗率 100%。公司所产原煤全部进行洗选加工,加工流程实现全闭路循环,产生的煤泥经加压过滤处理全部回收,年回收煤泥 800 万吨。二是矿区污废水复用率 100%。矿区现有废水处理设施 14座,配备储量 68 万立方米调蓄水库及复用系统,日处理能力 7.3 万立方米。矿区污废水经处理后用于全部用于生产用水和工业场地道路洒水和绿化灌溉,每年节约 1095 万立方米清水。三是煤矸石综合利用率 100%。平朔矿区年产生矸石2000多万吨,全部用于发电和排土场复垦造地。四是集中供热率 100%。矿区及生活区的供暖全部实现集中供热,充分利用煤矸石电厂余热资源,全面替代原有燃煤锅炉,在改善大气质量的同时,年节约燃煤 15 万吨。五是矿区煤堆封闭率100%。粉尘污染是露天矿的顽疾,为有效控制矿区粉尘,平朔公司投入 6 亿多元将矿区内所有煤堆实施煤堆封闭工程,同时加强矿区作业洒水,有效控制了矿区粉尘污染。

“ 十三五” 期间,平朔公司将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持续推进转型升级,协调发展煤炭、电力、煤化工、生态四大产业,集约高效发展煤炭产业,清洁低碳发展转型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生态产业,力争将平朔矿区建设成为资源节约、产业多元、绿色低碳的煤电化一体的循环经济示范矿区,打造清洁高效能源供应商。

生态门复垦示范区大门

猜你喜欢
矿区考核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加纳Amanforom矿区Ⅲ号隐伏金矿带的发现与评价
加纳Amanforom矿区Ⅲ号隐伏金矿带的发现与评价
湖北省保康县堰边上矿区发现超大型磷矿
广东省蕉岭县作壁坑矿区探明超大型铷矿
内部考核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