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氧环保:守住初心为家乡

2018-01-26 09:15陈青
中华环境 2018年1期
关键词:锦江区河长成都市

文 陈青

为了“运用自身所学,为环保做点事情”的初心,他们动员民间力量护水、长期监督工业污染、提升社区居民环境意识。

天蓝水清地净,是当今百姓的理想生活蓝图。这也是成都市锦江区绿氧生态环境保护中心(以下简称绿氧)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绿氧的创立离不开一个人,他就是绿氧理事长刘耀源。从大学校园里的环保社团,到专业的环保NGO负责人,刘耀源完美地诠释了一位工科男从大学校园到专业环保NGO组织的环保之路。刘耀源大学学的是环境工程专业,在校期间参加了环保社团,通过实践,他意识到要促进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更加专业的环保组织。因此,2011年末,刚刚大学毕业的刘耀源发起成立了“成都市锦江区绿社区公益会”(绿氧前身)。守着一份“运用自身所学,为环保做点事情”的初心,2014年,在多方支持下,“成都市锦江区绿氧生态环境保护中心”正式成立,也就是现在的绿氧。

绿氧经过三年不懈努力与发展,已经入选锦江人才计划、天府伙伴计划、成蹊计划、创绿家、欧盟项目中国NGO法律能力建设等多个项目,是四川省唯一致力于工业污染防治和公众环保倡导的5A级环保组织,并且建立了独立的党支部。绿氧倡导“卫蓝绿水·氧动未来”,追求天更蓝、水更清、人更美。

招募民间河长参与护水行动

近年来,随着河长制在各地的贯彻推行,以及黑臭水体的概念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绿氧推出“保卫母亲河·我们都是河长”活动,希望动员更多市民参与水资源的保护。活动伊始,大学生环保社团、青年志愿者、中小学生、河流周边居民纷纷加入到民间河长的行列当中,成为民间护水的中坚力量。

民间河长参与河流保护,方式非常多样:除了日常的沿河行走(俗称巡河)、捡拾河道垃圾、分享河流故事,还有定期检测水质等,还包括寻找并通过12369微信举报排污口,与官方河长交流河流存在问题并探讨治理措施等。

2016年11月,成都市温江区一条河进入了绿氧的视野。从附近一个工业园建立初期,这条河就变成了“牛奶河”,不仅河水被污染,还导致附近居民不敢饮用地下水,不得不买桶装水满足日常所需。污染、臭味加上生活不便,不少周边居民搬离了这里。

绿氧将这个问题通过12369环保举报平台进行了举报,温江区环保局回复称“已对工业园内相关涉及企业进行了立案查处,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17年初,绿氧对这条河回访时发现,刺激性气味及水质问题仍未改善,绿氧将此问题向四川省环保督察组反映。几天之后,温江区环保局来电表示,区政府会同区环保局、经信委、水务局、街道办及企业召开了专题研究会,确定下一步整治工作,并对园区20余家企业进行排查,对违法企业进行立案查处。随后,通过有关部门、企业、绿氧等多方协调努力,这条河目前已恢复了河流的原本面貌。

发布“污染榜单”促进企业整改

为了更好地监管排污企业,四川省已对涉污企业实施了在线监测。从2017年1月开始,绿氧持续收集整理四川省内废水废气重点监控企业的在线监测数据,定期发布四川省废水废气污染源排放超标榜单,并推动上榜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与污染整改。通过大数据平台发布“污染榜单”,超标次数多的企业一目了然。

成都市锦江区绿氧生态环境保护中心小小环保志愿者在活水公园做水质体验活动

自2017年1月起,某企业连续5个月废气持续超标,且超标次数多次位于榜首。绿氧将该企业非法排污行为进行了举报,并通过对话交流、现场实地走访,了解企业具体超标原因,与环保部门、企业合力解决污染问题。

长期以来,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渝钒钛”)废气和粉尘污染非常严重,2016年1月,该公司曾因违规超标排放、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被环保挂牌督办。2016年12月16日,成渝钒钛再次曝出烟气排放问题:烟囱大量排放灰黑色烟气。绿氧立即向威远县环保局举报,环保局当即进行现场执法,并进入企业厂区和企业环保负责人进行了深入沟通,了解其具体持续排放黑烟的原因,企业表示是设备所致,并会更换新的设备,早日完成整改。

2017年4月,该企业黑烟排放有所好转,但无组织排放黑烟仍然存在,绿氧与环保局赴企业进行交流,明确表示需再次采取整改措施。2017年8月,绿氧再次前往该企业厂区发现无组织排放黑烟问题已有明显好转,绿氧向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企业主动公开整改措施,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这种利用环境大数据发布“污染榜单”的监督方式,可谓一举三赢。对公众来说,可以了解自身生活环境质量,并可通过合法方式维护自身利益,维护环境污染受害者的环境权益;对政府部门来说,环保机构以公众监督的方式发现环境问题,成为政府的助手,协助促进政府部门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减轻其环境监管的压力;对企业来说,自身污染问题通过“公众—企业—NGO—政府”的沟通交流模式,促进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落实企业环境责任,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的统一。

社区环境营造 拓展公众参与

除了关注工业污染问题,绿氧还致力于公众环境意识的提升和绿色生活方式的引导。绿氧主要采用环保志愿服务、公众参与等形式,在社区、高校和中小学开展蚯蚓堆肥、微景观营造、社区院落环境治理等生态环保志愿服务项目,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引导培育市民绿色生活方式,引导公众关注并参与成都生态文明建设,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助力成都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

通过不断努力,绿氧团队与社区、高校和中小学合作,从社区切身利益和需求出发,建立微生态农业,倡导全民参与环保种植行动,并对相关资源进行整合,促进社区融合,构建魅力社区,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生态目标。

截至2017年9月,绿氧团队先后在成都市锦江区6个社区开展环境营造与志愿服务项目10余个,活动300余场,近千人受益。“绿色生活,‘蚓’领未来环保志愿行动”获得民政部等主办的“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社会创新项目百强、“明善公益榜 年度最具捐赠价值公益项目”50强、第三届博爱100·逸仙杯青年公益点子创新大赛(中山)一等奖。

作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国家治理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一元,绿氧作为环保社会组织将继续主动作为,在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方面做出更多探索和尝试,力争做好政府手臂的延伸,协同政府部门做好环境治理,搭建公众与政府沟通的桥梁。

猜你喜欢
锦江区河长成都市
山西省总河长、副总河长(总湖长)及省内主要河流省级河长的公告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浅析沅江市推行河长制模式
成都市青羊区:推行“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
成都市锦江区:从“心”出发 开展“六锦”社保服务
陈历章对成都市锦江区地方志工作作出批示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人夏
从法律视角看“河长制”对水污染防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