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苗族民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思想解读

2018-01-27 11:17王雅轩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416000
大众文艺 2018年9期
关键词:枫树苗族民歌

王雅轩 ( 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 416000)

湘西苗族民歌是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生存生活中创作总结而来,是人民适应自然界而生存的一种机制,它记载着苗族社会历史文化、生产生活、风俗人情、思想观念,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并伴随着苗族历史、社会历程传承与发展。

一、感悟生命自然

泰勒认为,万物充满神(灵魂)。一方面,自然规律决定着事物的变化、发展;另一方面,这种秩序即规律,人类需要顺其而行。苗族祖先关于万物整体的观念与西方有着相似之处。但区别于西方,苗族长期处于迁徙—创业的实践循环,导致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脚步长期落后,形成与生产力极端低下实际相适应的直观、朴素、未成体系的自然观。基于恶劣的生存环境,他们迫切要求认识、抵抗自然威胁;也正因生产力和思维能力落后,所以认识也是主观、片面、臆断的。

苗族先民用直观体验感悟生命自然,崇尚万物皆有灵性,人的灵魂只是它的具体形式,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往往因为认识不够而首先满怀敬畏,万物与人同根同源、平等共存,并从尊重生命出发而珍惜万物,思考两者的关系,甚至用生存生活经验去想象和类比因果关系。他们用歌谣叙述万物起源,赞美宇宙自然具神性,有情感意志,也令人崇拜。如:

“砍到了枫树,变成千万物,蝴蝶孕育在枫树心头里。”

“砍到了枫树,变成千万物。锯末变鱼子,木屑变蜂蜜,树心孕蝴蝶……”1

枫树(汉语译妈妈树)孕育自然万物,枫树生蝴蝶妈妈,蝴蝶妈妈又生出12个蛋,其中有人类始祖姜央。人类与万物共生共存,无贵贱之分。这是苗族先民在追问生命、自然过程中所获的一大思想结晶。

至今苗寨多有成片枫树岭,枫木为建筑材料,苗族尚崇枫树,房屋边种枫树,在枫树下对歌传情,以枫树叶为定情信物,拜枫树为“月老”,山盟海誓。也通过祭祀歌与自然神灵对话,祈求庇佑,以示对生命、自然与祖先的敬畏。

二、感悟命运历史

没有文字的苗族先民用歌谣将几千年艰苦卓绝的迁徙命运回忆,歌谣为其心灵寄托、文化符号,承载民族共同精神信仰、尊重祖先的思想,同时慰藉心灵,汲取力量,安居乐业。如“一帮黛卡,鱼随水上滩,人沿山路行。他们来到米务,坐在寨阳;他们留在夯索,余居涧扎。”2

又如:“未着何事由?为啥总搬家?住在高山坡,吃的野蒿粑/年成旱象重,敌人仍追杀。天干又三年,秋冬复春夏/农子若虫蚁,僵尸漫沟洼。妇女空忙碌,干活每白搭/编对竹箩筐,挑着而和娃,又往何处走,何处可安家?”3

迁徙歌是苗族民族历史命运的真实写照,苗族子民也在不断反思为什么总要搬家、迁徙?一是因为旱灾饥饿所困;二是因战争与驱逐、疾病流行,迫于生存。他们传唱了认知自然与民族关系的成果,记载克服恶劣自然环境的过程与经验,也向世人展示苦难民族的顽强意志,以及和睦团结、自强不息、向往和平美好的民族品格。

三、尊重自然万物

苗族采用农耕生计方式,“靠山吃山”,以林木、粮食作物、蔬果为主,辅以饲养、采集,这就要求在生产实践中尊重自然及其规律,主动调适人与自然的关系,合理改善生存环境,男耕女织。他们用民歌表达生产直观体验,在劳作或生活中吟唱,总结和传授自然知识和生活经验,并又为其所用,为后人留下一个生态智慧库。

《简读二十四节气》4:“寒冬白床春夏秋,春夏秋冬为四关。巧定万物的生死,兴丧绝没安排。一十二月顺序定,各月节气含中间。立春雨水腊达思,惊蛰春分紧相连。桃杏萌芽展转枝,崩瓜崩李豆吉千……错过时节白白口,忙种再种是枉然……”5

这首通俗易懂的节气歌蕴藏丰富的自然知识和农耕常识,是苗族理解、尊重自然规律的产物。

此外,依赖山林生存的山民秉承生态、良性循环的生产理念,获取生活所需,注重保护自然林木,并对破坏行为零容忍,强化了森林水土养护及自然灾害预防意识,确保生态安全、社会稳定、安居乐业。

如《保护森林管好山》:“以法惩处不顾虑,哪怕亲戚也应当/保护森林多意义,老少男女都要管……”6

再有《努力造林》:“楼到发款千百元,情节严重力苟楼/倒卖国家的木树,判刑五年天数有……”7

苗族用通俗易懂的民歌宣传保护森林的意义,男女老少责无旁贷,对损坏林木、破坏自然生态的行为严惩不贷。伐木盗木已经成为苗寨妇孺皆知的禁忌,集中体现出苗族的生态智慧,也彰显了较为先进的农耕理念,也凸显出人人平等、依法治理的先进法治意识。苗族从人与自然的契合出发,保护了水土、动植物资源,乃至生态环境,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

湘西苗族通过民歌传承着关于人与自然平等互助、和谐共生的美好关系,为民歌熔铸了生态启示录的价值,成为中华民族不可忽视的宝贵财富,有利于点醒过于强调自我生存与发展而忽视生态保护的现代人类,使其重新反观人与自然的关系。致力于发掘民歌此方面的文化内涵,也将促使其成为民间常态生活的一部分,形成一种文化自觉保护意识,有利于更好地传承原生态民歌。

注释:

1.马学良译注.苗族古歌[M].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3:162-167

2.肖五洋主编.古歌[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6:1-2黛卡:苗族部落名,米务、寨阳、夯索、涧扎均指吉首市寨阳与矮寨、凤凰米良一带苗区地名.

3.肖五洋主编.古歌[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6:1-2.

4.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吴腊保唱;吴腊保,女,苗族,1962年12月出生。

5.腊达斯:跟着来了;崩瓜崩李豆吉千:桃花李花竞相开放。

6.系笔者访谈矮寨镇家庭村民所获。

7.系笔者访谈矮寨镇家庭村民所获;楼到:汉语译抓到,力苟楼:汉语译立马抓起。

参考文献:

[1]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2]石启贵.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M].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2.

[3]吴晓.神圣叙事的日常表达—湘西苗族枫树崇拜的神话学解读[J].民族论坛,2006(08).

猜你喜欢
枫树苗族民歌
以歌为家——在沪苗族务工妇女的音乐生活
跟踪导练(三)
跟踪导练(五)
枫叶红了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苗族老照片
苗族芦笙制作师
穿花衣 唱民歌
漂亮的“银饰”
跳舞的枫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