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写作兴趣 落实作文教学

2018-01-27 12:31谢瑞红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7年12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阅读兴趣

谢瑞红

[摘 要]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但很多学生却怕写作文,写出的作文也往往是问题一大堆。针对这样的现状,探析作文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关键词]作文教学;兴趣;阅读;生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4-0094-01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但很多学生却怕写作文,一听到“作文”两个字就愁眉苦脸,而随后的作文也总是出现一系列问题,如,语言贫乏,假话空话一大堆,缺乏真情实感,生搬硬套,千篇一律等。那么针对这样的现状,语文教师如何改进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呢?笔者结合二十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作文指导课教师须注重解决的三个问题。

一、引导学生释放自己心中的真情实感,解决“为什么写”的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小学生作文就是把看到的人、事、物及想到的感受到的用语言表达清楚就行。因此,小学生作文课,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语言真实地表现生活和对生活的情感。让学生明白写作文就是用自己的语言和别人进行书面交流,这样学生从心理上就没有那么害怕写作文,也就愿意写作文了,“为什么写”这个问题就得到了自然的解决。

二、感受真实,激发兴趣,解决“没啥写”的问题

学生还处在学习阶段,学生的作文,真实是生命。真实包括两种:真实的内容和真实的感情。如何讓学生感受真实呢?

1.让学生走进生活。经常听到有人埋怨,说现在的孩子生活太单调,没见过大世面,写不出什么东西。其实,他们错了,城里的孩子主动或被动接受的信息量大,社会接触面相对较广,经常有机会参加社区活动,生活可谓丰富多彩;农村孩子也有自己的一份天空,课余生活比城里的孩子更丰富,更充实。捕鸟、捉虫、干农活……想起来就觉得有趣。这些真实的生活,都是富有童真童趣的,它们就是作文的最好材料。

2.让孩子走进大自然。大自然是本无字天书,等着我们去解读它。小孩子富有好奇心,只要有机会让他走出去,他就会和大自然结为好朋友。因此,不管是家长还是学校或者社会都应该鼓励孩子去大自然中探索、发现。

3.让孩子走进书籍,多阅读,多积累,激发写作欲望。阅读是积累,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可以给写作带来灵感。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依照大纲的要求,在阅读训练中渗透积累语言的指导。学生读得越多,积累就越多,思维就越广阔,写起作文来也就能得心应手了。课堂阅读教学是指导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的主要时机,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指导学生积累语言,多读多背,并让学生内化,还要指导学生把课文的好词好句摘录到本子里。学生除了课堂积累外还要课外多阅读,学生读得多了,积累得多了,自然就有了写作的兴趣。

三、敞开心扉,精心构思,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作文说难也不难,只要把心中所想的用文字表达出来就行。心中有话,想表达,可是因为各种原因表达不出来,那么,教师就应该及时疏导。

第一,教师借助课文教给学生写作文的方法。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技巧。”因此,在阅读训练中要渗透作文练习指导。不同类型的文章有不同的写作方法,根据文章的特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及时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练习。比如写人的文章,教会学生如何借助教材选材,如何表现人物的特点,如何抒发情感;在进行人物描写的时候,如何进行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的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这些方法都可以借助教材中典型的课文作为例子教给学生。

第二,学生积累了材料,掌握了写作的方法还要教给学生怎样开头,怎样罗列事情,怎样表达情感,怎样结尾。有了典型文章引路,待学生入门后,再适当进行灵活布局的巧妙构思训练。这一步训练的指导思想是“先规矩而后巧妙”,具体步骤是写提纲或打腹稿。经过反复的训练,学生逐步把握构思的一般规律,从而完成作文的构思。

第三,要发挥日记的作用。指导学生每天练习写,任何事情每天坚持做就会熟练。写日记是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好方法,在日记中学生可以自由驰骋,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题材、体裁不限。学生在日记中和我说心里话,而我也会在日记中和他们交心,为他们解决难题。学生在日记里写班里的事,写家里发生的事,写自己真实的见闻,写出他们的真情实感。他们的写作能力也就在一篇篇的日记中得到了提高。

总之,作文教学需要教师耐心的长期的指导,逐步地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解决为啥写,没啥写,怎么写的问题,如此,作文教学才能落到实处。

(责编 韦淑红)endprint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阅读兴趣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