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豫北地区大力发展小杂粮生产的研讨

2018-01-27 19:32韩涛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13期
关键词:豫北杂粮生产

韩涛

近年来,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和种植结构的调整,豫北地区小杂粮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品种不断增多。以安阳市殷都区为例,常年粮食种植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种植面积在60.2万亩左右,占全区耕地面积63.4万亩的95%左右。小杂粮只占较小比例,仅在殷都区西部旱作农业区种植,常年种植面积为3.2万亩,约占全区耕地面积的5%左右。但是,去年以来,我区积极推进种植结构调整,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小杂粮种植面积由原来的3.2万亩提高到6.5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10%左右。以笔者近年的推广小杂粮的生产经验,总结了发展小杂粮生产的意义、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发展对策,以期对今后的小杂粮发展有所借鉴。

1.发展小杂粮生产的意义

小杂粮是小宗粮豆作物的俗称,泛指生育期较短,种植面积小,种植地域分散,种植方式特殊,有特种用途的禾谷类和豆类作物的总称。豫北地区的小杂粮主要有:禾谷类的谷子、高粱,豆类的绿豆、红小豆、豇豆等。小杂粮在粮食作物中虽属小宗作物,但它从食用到防病治病,从自然资源利用到养地增产,从食品加工到外贸出口,与其它作物比具有不可代替的优点。

1.1小杂粮营养丰富,既是传统口粮,又具有良好保健功能。小杂粮富含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高,既是传统口粮,又是现代保健珍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善,人们的膳食目标已从吃饱转向吃好和保健。小杂粮作为医食同源的新型食品资源,由于风味独特和营养保健功能,能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在现代绿色保健品中占有重要地位,广泛被人们所喜爱和接受。小杂粮蛋白质含量高,富含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脂肪,在食品工业中广泛用作奶类代用品和添加剂。绿豆是粮、菜、饲兼用,被誉为粮食中的”绿色珍珠”;红小豆含有皂草甙物质成份,具有通便、利尿和消肿作用,对肾脏病和心脏病有一定疗效。此外,小杂粮多种植于无污染源、工业不发达地区,生产过程中不施农药、化肥,其产品是自然态的、绿色的、是颇受人们青睐的天然食品资源。

1.2小杂粮是传统的重要食品加工原料和出口创汇产品。在食品加工方面,小杂粮是重要原料。我市马头涧生产的糯性小米制成粘糕很受群众欢迎,小米锅巴是有名小吃,现在Ks.业化生产。高粱是酿酒、制糖、制醋、制酱油的原料,高档名酒几乎都用它做主要原料。大麦是啤酒重要原料,用大麦叶生产的绿麦素具有治疗肥胖、神经衰弱功能。荞麦可生产挂面、荞麦维夫饼干、荞麦糕等。红小豆是食用广泛的包子、月饼的原料,可制成上百种风味食品。绿豆可用于生产绿豆粉丝、粉皮、绿豆糕等。

小杂粮消费时尚的悄然兴起,增加了小杂粮的消费量,一方面世界小杂粮面积小、产量有限,要求劳动密集;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小杂粮价格大大低于国际市场价格,这给我国小杂粮出口带来了良好发展机遇。

1.3小杂粮在优质和高效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可发挥重要作用。小杂粮营养丰富、保健价值高,相对于大宗农作物种植效益好,扩大小杂粮种植不仅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还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

2.豫北地区发展小杂粮生产的优势

2.1自然条件优势。豫北地区属典型的北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为650mm,降雨多集中在7、8月份,且年际和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缺乏,。年平均气温13.6℃,7月份平均气温27.2℃,1月份平均气温-2-7℃,绝对最低气温-21.7℃。其中,殷都区、林州市、汤阴县、龙安区等西部旱作农业区,耕地面积约为135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25%。历年气象资料显示,该区6月份降雨量偏少,仅有60mm,而此期正是谷子生长的苗期,有利于谷子蹲苗,促使根系多发、深扎,利于谷子等杂粮的高产,非常适合小杂粮的生长。

2.2豫北地区很多乡镇都有种植杂粮的习惯,农民通过多年种植小杂粮积累了丰富的种植和管理经验,有些农民在生产中管理先进,是小杂粮生产的高产能手。

2.3豫北地区近年来实施退耕还林政策,耕地面积骤减,人多地少矛盾凸显,农村剩余劳动力充裕,农民急需走发展高产值的产业化结构调整之路,而小杂粮价格高、销路畅、效益好,正迎合了我市的发展趋势。

2.4品种资源丰富多样。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豫北地区保留了一些各具特色的适应当地生长条件的谷子品种,如20世纪50年代的母鸡嘴、铁头碰、小黄谷等,传统品种红小豆、“千里香”谷子以及做年糕用的粘谷、做米酒用的红谷和做多样佳肴的青米等。近几年安阳市又通过引进、试验、示范,筛选出了以豫谷5号、豫谷7号、豫谷8号、豫谷9号和吨谷1号等为代表的一批适应豫北地区生产条件的高产优质新品种,为小米的产业化开发提供了充足的品种资源。推广种植了中绿1号、豫绿3号,引进杂交高粱豫粱7号、珍珠旱高粱等高产优质品种,为豫北地区發展小杂粮提供了品种资源。

2.5小杂粮市场前景广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膳食结构显现为“粗粮-细粮-杂粮”的膳食发展过程,小杂粮目前倍受人们青睐,具有广阔的销售市场前景。

3.豫北地区小杂粮生产、加工和销售中存在的问题

3.1种植规模小、分散。增加收购、流通难度,影响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

3.2单产不高、品质不纯。大多是地方老品种,混杂、退化严重,加上传统栽培,致使单产水平不高,品质不纯,影响效益提高。

3.3加工企业少,加工技术落后。已有加工企业生产规模较小,产品档次也低。

3.4产后服务不畅。销售大多为产地农贸市场或邻近县市贸易为主,批量外销还没有形成大的气候。

4.小杂粮发展的主要对策

4.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启动小杂粮生产。当前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力度的加大,安阳市加快了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大力鼓励发展小杂粮种植。同时,小杂粮价格好,市场前景广阔,通过宣传和示范使广大农民干部、群众认识到只要在“特”“新”“异”字上做文章,打品牌战,走食品路,一定能把这块“小蛋糕”做大。

4.2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培育小杂粮产业。一方面找准自身优势,依靠科技,提升传统作物;另一方面找准特色,着力培育地域产品。把那些有市场、有效益、有前景的特色品种,按照国际国内市场的要求规范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种植,强化技术服务和综合管理,以开发品牌小杂粮为标志,大力搞好原料基地建设,加强原料品种开发,引导生产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积极培育地方性支柱产品。

4.3搞好示范,推广实用技术,挖掘潜在价值,充分提升小杂粮种植效益。首先要大力开发良种资源,加快小杂粮良种建设,做好地方品种提纯复壮和优良品种的“引、育、繁、推”各个环节工作;同时搞好良种的栽培配套技术的组装,改粗放栽培为精细管理,科学培育,加强环境保护和监测,推广应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生产质量全面合格产品。其次要研究地方品种潜在药用保健价值和地方小吃加工技术的工业化,扩展产品的使用价值和加快小杂粮产业化增值。还要搞好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水平,搞好示范,以新品种、技术为主要内容建立示范基地,扩大新技术向周边地区辐射推广。

4.4调研市场,拓宽销路。要深入研究国际国内市场,捕捉销售信息,组织、引导农民发展订单生产。同时壮大小杂粮销售服务体系,培育流通中介组织和购销队伍,重点发展农民运销经纪人,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开拓市场的积极作用。还要加快小杂粮专业批发市场和市场信息网络建设,积极拓展出口,为我市小杂粮生产发展服务。

4.5培育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以公司带农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小杂粮增值的重要途径。要加快培育小杂粮加工工业,提高加工能力和产品档次,开发特色产品、名牌产品,尤其是绿色食品。

4.6加大扶持力度,保障小杂粮生产发展。目前国家已经制定了小杂粮产业政策及行业标准,我们应抓住契机,瞄准市场,加大小杂粮生产方面投入,开展品种选育、资源分析和栽培、加工技术研究攻关,发展小杂粮商品基地和扶持小杂粮加工和出口企业等,使小杂粮生产达到一定规模,促进农民增收。endprint

猜你喜欢
豫北杂粮生产
杂粮粉到底能不能吃?
用旧的生产新的!
奋力书写战“疫”的豫北答卷
豫北水利工程管理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细粮VS杂粮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豫北水利工程管理
杂粮小镇之歌
新乡:豫北老区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