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018-01-27 18:36苏贤良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6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苏贤良

摘 要:随着科学的进步和教育水平的提高,现代社会对于人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才的培养应当从“小”抓起,使其具备坚实的基础和综合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个人要求和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在中小学课堂中,信息技术和其他课程一样,应当发挥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 培养 学生核心素养

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如何去培养一直以来都是学校教育思考和实践的问题。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到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再到近年教育部提出的各阶段学生发展教育核心素养体系,这都是一代代教育事业者求索的标志。如今,核心素养体系细化和明确学生发展所需具备的综合能力,而信息技术课程应当与其他课程一起,与学生共同走过一段“生命历程”,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阵地和舞台,为培养更多高水平高质量的人才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核心素养概述

1.核心素养的来源

2016年9月13日,北京正式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相关文件。核心素养以全面发展为核心,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在此之前,教育部曾在2014年4月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要求各学校要从学生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如何将核心素养落实到各学科课堂教学中”成为一重大问题。[1]

2.核心素养的特点

核心素养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共同性,它是所有学生都必须获得和具备的素养,在这个各方面发展都十分迅速的时代,只有不断提升自己,发展和培养自身的核心素养,才会在未来拥有较强的竞争力。二是可塑性,核心素养在学习阶段是可以培养的,是可以教授和学习的,在一定的情景下通过某种方式可以表现出来并得到有效的测量与评估,因此核心素养的提高应从小学开始抓起,在学生可塑性较强时期进行培养更容易达到良好的效果。三是发展性,核心素养随着人的一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应从全局出发,作大局考虑。[2]

3.核心素养与信息技术

各学科课堂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的定位是根据各学科具体的特征和教学功能来确定的。数字化学习与计算思维的培养被确定为是信息技术课堂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任务,信息技术应充分利用其课程特殊性,实施有效课堂教学。在一节信息技术课堂中,课程素材是十分多样的,因为它与互联网络相联系,而学生的创造新主题的能力又是广泛的,这样的多样性和广泛性相结合决定了信息技术课堂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过程中有着别的学科无法企及的优势。将核心素养提高的思想贯彻于信息技术教学中,从教学小细节中透露核心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信息技術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路径

1.增强师生感情,激发学习积极性

课堂教学无疑是关乎师生二者的教学活动,因此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和师生感情十分重要,它关系着教学质量。小学生对赞美之词几乎是没有抵抗力的,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激励的方式,对学生做得好的地方加以赞美,对学生做得不对之处也不要太过于苛责,悉心指导并积极关注其改正的进度,热情耐心才能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学生打从心底里喜欢老师,才能使其聆听教诲,并将之付诸实践。懂得尊师重教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之一。

2.精心设计操作内容,保证核心素养的渗透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从海量的素材中选择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作用的操作内容,精心设计操作环节,为学生设计典型案例并且指导其操作。例如在讲解学习Flash动画时,以《最美不过中国风》为主题,利用画卷、折扇等典型案例让学生在学习有关技能的同时感受中国独有艺术文化的气息,遨游于中国古典文化,体验中国文化的美丽,提升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3.发挥网络优势,开拓小学生视野

互联网在如今的生活中已然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网上的各种信息层出不穷,资源丰富,这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学生的自学体验。另一方面,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对于新鲜事物有着探索心理,对于网络上感兴趣的事物他们会自发进行学习和探索,对于他们的学习是有益处的。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可以发挥网络的优势,为学生指引一条利用互联网进行自学和难题攻克的道路,对于学习有余力的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在网上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新知识,不断提升自己。[3]

4.展示学生成果,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

对学生自己的作品进行查漏补缺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信息技术课上教师可以挑选出较为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这可以激励学生,让其体验学习的成功,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之后在对作品进行点评的过程中,在稍加提示后可以让学生自己指出不足,锻炼其反思能力和创造性。同时也可以对作品优点加以完善,感受作品所蕴含的正面能量,消除学生的负面情绪,并且给学生以充分的鼓励,使其在能力锻炼的过程中具有更好的心态,得到更快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信息技术课堂的一些改变和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在信息技术课上教师应充分发挥本门学科的功能和特点,注重师生感情的培养,发挥网络优势,精心设计课程中的操作内容,并可以利用在课堂上展示学生成果等手段来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在其学习的过程中融入可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因素,充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由于个人阅历和工作经验的局限性,未能做到面面俱到,希望对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何子恢;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初探[J];中国科技创新;2010年08期

[2]张爽;浅析高品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构建[J];中小学电教;2014年11期

[3]柳夕浪;从“素质”到“核心素养”[J];教育科学研究;2014年03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课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浅论苏式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微课程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上的实践与尝试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优化信息技术课教学
基于真实性学习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究
学生核心素养的结构模型研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