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撞着五百年前风流业冤

2018-01-27 06:21杨新颖
北方文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清代西厢记爱情

杨新颖

摘要:“《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又称“北西厢”,元代中国戏曲剧本,王实甫撰。《西厢记》中无不体现出素朴之美、追求自由的思想,它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对于《西厢记》,这是百度上精简的概括,亦是大多数老师对学生直白的告知。基于此,我将再读《西厢》,进行更加细致的考察,以帮助学界更全面的认识《西厢》。

关键词:《西厢记》;清代;爱情

李碧华在《霸王别姬》开篇这样写道:“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故事,诸位听得不少。那些情情义义,恩恩爱爱,卿卿我我,都瑰丽莫名,根本不是人间颜色。人间,只是抹去了脂粉的脸。”我觉得用在此处莫名恰当。若只是将元曲锁在宏大瑰丽又冰冷的概念里,元曲便丧失了世俗里烟火的气息与意义,逼得人只将《西厢记》奉为什么催人泪下的追求爱情自由的楷模。

一、“尊贵”而“有情”的佳人

其实我们知道,那“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大团圆乃是元代后人王姓书生改造的结局,而最初版本的莺莺与张生却是始乱终弃的悲剧。而托名张生的负心人,也正是一手缔造这华丽大戏的唐代大诗人元稹。提起元稹,我们会想到新乐府,想到元和体,甚至想到“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千古佳句……可笑的是,让万千少女为其深情倾倒的梦中情人元稹却并非“良人”。无非是一见倾心,情深意笃,考取功名,然后义无反顾地离开,我从中看不出半点不落窠臼的桥段。元稹后来身为人夫,不知出于思念或良心难安,竟还给莺莺写信并捎去胭脂。莺莺复信至诚至深,“则当骨化形销,丹诚不泯,因风委露,犹托清尘。存没之诚,言尽于此”,回赠了从小佩戴的玉环,叮嘱他珍重。从其他唐宋传奇中,我们犹可窥得彼时女子的慷慨决绝,这大抵是时代风气所致,只不过叙述人不自知罢了。所以我私认为原版本里那个才高气傲,不屑书生求爱的莺莺此举只是为了极尽嘲讽,而自恃风流的元稹竟然把这段故事拿给朋友们炫耀,还由此引发了一波文人诗潮。后来呢?后来对别人的“除却巫山”大概也是感动自己的逢场作戏而已吧,他只是另一个更不羁的司马相如。

二、“热心”而“聪慧”的家婢

故事最初便不是纯粹的,后来任如何改编,当然也不是纯粹的。“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你叠被铺床”是张生对红娘得陇望蜀;“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是张生对崔氏以诗勾引;“露滴牡丹开”是张生对软玉温香的思慕……赤裸的欲望竟让人怀疑他情感的真实性与纯洁性。男盗女娼,诗书经纶,如此对立又和谐地统一在一个人身上。而连崔莺莺碍于礼教的束缚也不复洒脱,忸怩作态,极力矜持,力图不落个罪名,甚至对撮合二人的红娘恶语相向。在西厢中,她更像一个懂得欲擒故纵假冒伪善的爱情高手。又或者,这才是杂剧,才是元曲,从不虚美亦不隐恶,将皮相下的明谋暗算的真实揭开了看,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却又见仁见智,雅俗共赏。

在这改编本里最吸引我目光的,不是这金风玉露,而是红娘。王实甫对红娘的描写不遗余力,话语又多又鲜活,莺莺较之,实在应该退居其次了。“普天下害相思的,不似你这个傻角”分明流露出她对张生的怜惜,“若非张生,怎存俺一家儿性命也”是她对张生赤诚的感恩,“我从来心硬,一见了也留情”是心思隐秘的萌动……与圆滑世故的崔母和莺莺相比,红娘显得格外可爱而重情。我甚至宁愿相信,她是喜欢张生的,所以成人之美显得更加可贵。在更深露重的夜里,她为二人枯守爱情的堡垒,安静而尽职地完成一个配角该有的戏份。成全,更像是宽阔而不自私的沉默。她便真真应了木心先生那句话“快乐的种类很多,我取彷徨不能成寐的那种”,是他们在那里星光灿烂,她总是暗淡寂寞的。

三、邂逅相遇、适我愿兮的纯真爱情

戲之所以为戏,总是有那样许多遗憾和不完满。我们在数百年后对文学对艺术评头品足的同时,更要将其放在当时的时代与社会背景中看,更何况,《西厢记》这样殿堂级的作品之所以被奉为经典,对后世文学创作带来种种深远的影响,必然有其独到之处。元代,如我们所知,对士人而言是一个不怎么顺遂的时代。科举一度被中断,社会地位本就低下的士子将忧愁的目光投向市井,在人间烟火中被熏燎,化作笔下的文字寄托自己对世俗的反抗和不满。王实甫便是既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创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词汇,成为中国戏曲史上“文采派”的杰出代表,也使得《西厢》一直因其华彩文辞为后世称道。具体到故事背景看,崔张爱情发生在佛寺,莺莺父丧彼时还未满,这在那样一个理学兴盛的时代,对于恭谨守理的国人来说不可谓不是一种冲击和突破。也许情心赤诚,情苗自生,便不怕亵渎神灵,不惧轮回报应。对我而言,这大概也是《西厢》在摒除种种真实的虚假之外,最为感动人心之处吧。

四、结束语

人说唐诗下酒,宋词伴茶,与优雅缠绵的唐宋诗词相比,体会杂剧是另一番情味。也许它有时显得直白低俗,不耐咀嚼,甚至充满龌龊和猥琐;也许其中的阴暗虚伪正是你我不敢直面的人性弱点。但正是这样世俗到寂寞的真实,竟让人无处可掩藏,仿佛在华美精致戏文里看到的,便是另一个自己,若佐以那些真挚的冲动,便是我们生活的全部了。

参考文献:

[1]高峰.正撞着五百年前风流业冤——《西厢记·惊艳》赏析[J].名作欣赏,2007(7):32-35.

[2]赵秀凤.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浅谈《西厢记》中的爱情观[J].牡丹,2015(10):29-30.endprint

猜你喜欢
清代西厢记爱情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不谈爱情很幸福
王季思注本《西厢记》补证(续一)
清代怎样整治形形色色的诈骗案
清代典妻习俗与户婚制度的竞存及原因评析
陈继儒评《西厢记》的刊本流变及其真伪
《西厢记》释词补证
解读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