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善与本恶的思考与辨析

2018-01-27 10:04龚宇鹍
北方文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性恶论进化性善论

龚宇鹍

摘要:人性究竟是善是恶,这是自古许多先贤都在争论的话题,本文从告子,孟子,荀子,韩非子各自的学说入手,讨论了人性善恶以及如何去认识人性的善恶,最终归结于人的生存本能和生存进化的需要。

关键词:性善论;性恶论;孟子;荀子;进化

一、告子:自然就是人性

若要谈人性善恶,则要先弄清楚,我们所说之人性,究竟是自然天性,还是社会属性?这个问题,告子第一个给出答案。在他看来,人的天性就是自然属性,即饮食男女,“食,色,性也。”[1],既然人性就是自然所生,其也就无善恶之分。这个说法,孟子从根本上予以否认。他认为,谈人之善恶就不要谈什么“自然天性”,论天性,人与动物并无区别。吃喝拉撒睡,动物也会,有的还做的很好。如果把这些看作人性,岂非“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2]?因此,谈人性善恶,必然要谈社会性。

二、孟子:人性向善

孟子,被后世尊为亚圣,继孔子之后的儒家代表人物,其所提出的“性善论”也被后世无数文人学者奉为圭臬,视作真理。

然,孟子所主张的,当真如《三字经》所说,是“人之初,性本善”吗?

让我们再回到孟子与告子的辩论,告子说:“人之天性如水,东开口则东流,西开口则西流,无善恶焉。”而孟子说:“水之流动,确无所谓东西,但岂无上下之分?水尚分上下,人同样要分善恶。”怎么分?“水性向下,人性向善”。

即“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3],这是“性本善”吗?不,是“性向善”。人性天生趋向于善良。

人性为何得以向善?因为人性当中天生就有的同情,羞恶,恭敬,是非之心,再进一步,即成为仁义礼智。这就是人的社会性,也是人的共同价值。然而,人性向善而非本善,善只是一种可能,人仍有可能作恶。为何?因为条件与环境使然,就像水,如果把向下的路堵死了,也还是能往上的。

看似无懈可击的理论,但却隐藏着致命的漏洞。照孟子所说,人类没有天性,只有并非天生的社会性,那么其所说的人所固有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从何而来?

这就要看荀子怎么说。

三、荀子:人性有恶

与孟子一样,荀子所主张的其实也不是“性本恶”。他主张将人性分为两半一半为性,一半叫伪。性,就是人的自然属性;伪,就是人的社会属性。加起来才是完整的人性。所以,性生恶,伪生善。[4]人的天性是恶的,而通过教育熏陶,人是可以向善的。也就是说,荀子的性恶论,不是说人性本恶,而是人的自然属性本恶,社会属性仍然是善。荀子所说的人性恶,是“人性有恶”而不是“人性本恶”。而这样的一种理论,就为儒家的德治礼制留下了希望。人能够通过后天教育规范来战胜恶的天性,这就是“化性起伪”。荀子与孟子的分歧,实际在于孟子趋向于引导人之善,讲仁政和德治;而荀子趋向于防范人之恶,讲礼法并施。“人性有恶”也几乎完美的避开了孟子性善论的缺陷。不过,荀子的理论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埋下了一个陷阱,因为他已经承认人性有恶,只要再进一步,就会将人性炸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而迈出这一步的,就是他的弟子。

四、韓非子:人本趋利

韩非子真的是厉害,只是用了几个故事,就几乎推翻了整个儒家伦理体系。他说,雇工为地主种地,地主又是送饭又是给钱,是因为爱雇工吗?不,只是为了雇工能多卖力气。雇工精心耕耘,全力以赴,是因为敬地主吗?不,是为了多吃好饭,多拿工钱。同理,大将吴起为士兵吮吸毒疮的脓血,也不是爱士兵,而是要让他心甘情愿当炮灰。都只是利益使然,没什么仁义道德可言。只要是人,就会趋利避害,“利之所在,民归之;名之所彰,士死之。”[5],人性本恶,没有人不谋利,也没有人不算计。儒家看重的所谓君臣父子之礼,到他这也成了赤裸裸的利益关系“君以计畜臣,臣以计事君。君臣之交,计也。”[6]这或许已经不能叫“本恶论”,而要叫“趋利论”了。韩非的理论无疑是片面的,因为他过于绝对,然而他的观点,却有一种片面的真实。或许,人性的善恶,还真得由这个“利”字来决定。

五、爱与利,生存为上

孟子,荀子,韩非子,抑或告子,谁才是对的呢?人性究竟是善是恶?或者说,人性这么复杂的东西,真的可以在一开始就定出个结论来吗?有人说,有的人生来开朗活泼,善良温和;而有的人生来就懦弱愚笨,亦或粗鲁贪婪。

但是,善恶果真天生?不,那只是他们传承自遗传基因的一种属性,天生内向可以转化为温文尔雅,但它不是善;粗鲁强势可以转化为欺良霸市,但它不是恶。若是环境使然,粗鲁亦能变为勇武,温和亦能变为阴险。

那么,到底是什么在决定着我们的善恶?

那就往更深的地方去看。

在自然界,所有动物都无一例外的遵循着一条最高原则“适者生存”,生存,是一切的最高目的。人类也不例外,韩非子的本恶论就是这条法则的体现,一切都围绕“利”字展开,换句话说,为了自己生存的更好而展开。决定人性的因素中,一定有“利”存在。

然而人类的特殊就在于,我们可以以“善”的名义做出一些明显不利于个体生存的事情,比如父母牺牲自己保护孩子。这种利他的心理被我们称为“爱”。

人的一切行为都可以用爱与利来解释,只不过有的时候两者兼有,很难判断,人性之复杂矛盾也由此而起。

在一般情况下,私利生恶,爱为善本。而从源头上说,爱与利都是为了生存,只不过利是为了个体存活,爱是为了种族延续。亲人朋友间的互相牺牲,是爱的表现,也是一种烙印在基因中的不让“私利”在关键时毁灭整个族群的保险机制。

在一开始的原始人时期,这种情况是很容易看清楚的,那时生活很单纯,人性也就很单纯。相对的,越到现代,人性越发难以看清和归类,本能所设下的生存保险只相当于种子,至于这颗种子会长出什么东西,很难说,因为人类变化的太快了,快到基因来不及做出反应,前所未有的复杂思维,使得我们的心智可塑性极强。换句话说,为了所谓的“爱”而毁灭整个族群的事情,也是有可能发生的。人的行为由其方法论决定,方法论由世界观和价值观决定,而世界观和价值观由什么决定?生存环境,或者说,生存本能。

生存环境不仅包括生活环境,还有成长环境。哪一种价值观可以让人在他所处的环境中生存的更好,哪一种想法就被养成,进而决定他的行为逻辑。一个人养成某种性格,是因为环境要求他养成,而他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也就迫使自己养成这种性格。有的时候,这种价值观会让我们在关键时刻做出牺牲,看似不利于生存,实际上在开始就是为了生存,只不过价值观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了。

当然,这里只考虑一般人一般情况,天才,怪才等不在此列。所以说,古人以活人为祭,以活人殉葬,是人性本恶吗?理所当然而已;今人保护同胞,用爱化解争端,是人性本善吗?理所当然而已。

这样看来,或许把荀子和告子的说法相合更有道理,人性善恶兼有,或者说,利爱兼有,哪一部分得到彰显,则要看生存环境,而这一切又服务于最高的生存本能。不过,在“一切为了生存”的法则下,人性的发展越来越超脱于本能,一切为了生存的本能似乎在被改变,若是有一天,人类完全摆脱本能,人性或许就会进化为“神性”,不过到那时,我们的生存形态与现在可能已经有了根本的不同吧。

参考文献:

[1]孟子.孟子·告子上[M].中华书局,2009:32.

[2]孟子.孟子·告子上[M].中华书局,2009:32.

[3]孟子.孟子·告子章句上[M].中华书局,2009:33.

[4]荀子.荀子·性恶[M].中华书局,2009:27.

[5]韩非子.韩非子·外储说左上[M].中华书局,2007:40

[6]韩非子.韩非子·饰邪[M].中华书局,2007:48endprint

猜你喜欢
性恶论进化性善论
荀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启示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及其道德教育价值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