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善论

  • 孟子、荀子人生观之对比探析
    荀子;人生观;性善论;性恶论【中图分类号】B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06-0058-03孟子和荀子二人同为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且都继承了以孔子为核心的传统儒家思想,但二人对所继承的儒家思想各自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造和发展,相较于荀子,孟子基本继承了以“仁”为核心的传统思想,并将自己的思想内涵融入其中。而荀子除了继承儒家传统思想之外,还把道家、法家等诸多不同学派的思想进行融

    今古文创 2022年6期2022-02-25

  • 亚里士多德“善” 的哲学思想与孟子“性善论” 思想比较研究
    满足。孟子的“性善论”,是传统儒家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是与心连在一起而加以论述的,“性善”的“性”是人和动物的区别,两者都是一定社会阶段的历史产物,所以将两者进行对比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我们学习和理解中西方哲学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孟子;善政;性善论【中图分类号】B5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4-0052-02一、两种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一

    今古文创 2021年34期2021-09-22

  • 民办高校中的“性善论”教育观
    摘 要:“性善论”是战国时期孟子提出有关“人性”的观点,揭示了“人之初,性本善”的人格特征。在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中辅导员同样需要用“性善论”的眼光去看学生,从而对学生“施教”。本文通过笔者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实践探索,从“性善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性善论”是建立“信任关系”的前提两方面说明“性善论”对于学生及教育管理的重要意义,给相关学者及教师带去新的思考,进而促进学校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关键词:民办高校,性善论,辅导员,学生工作

    科学与财富 2021年34期2021-05-10

  • 立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度诠释《孟子》性善论,对经典的理解常读常新,每次都有新的收获。成为经典是因为经得起岁月的洗礼,从书中读其古人真谛,对人生的方方面面都是有所助益的。关键词:大学生;阅读推广《孟子》;性善论中华国学经典阅读,有助于了解古人先贤对黎民、对生活等政治思想;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结合当下发展抚今追昔,思索国学经典对当代大学生的深远意义。在当代,关于孟子仁性的争论依然此起彼伏。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台湾学者傅佩荣提出的“人性向善论”。这一观点提出孟子的善性主要是指善终,善终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41期2021-01-18

  • 浅谈孟子的性善论及其德育启示
    ,而研究孟子的性善论对当代高校德育工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关键词】孟子;性善论;德育关于人性问题的探讨一直是伦理史和教育史上重要的话题,我们之所以探讨人性问题是为了追求人生的智慧,塑造理想的人格。而孟子作为在伦理史和教育史上的重要人物,其性善论蕴含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和道德建设指导意义。重新思考孟子的性善论,旨在发现其存在的价值,为高校的德育工作提供服务。一、孟子性善论的主要内容孟子的“性”与“性善”连在一起。不同于告子言“生之谓性”,混淆人性与兽性的区别,

    决策探索 2020年24期2020-12-09

  • 孟子社会控制思想实现途径初探
    物,孟子立足于性善论,提出仁政思想,并强调道德教化在社会控制中的作用,希望通过多种途径结束动荡的社会状态,恢复和重建社会道德秩序,进而实现对社会的有效控制。本文阐述孟子社会控制思想的理论基础,并从经济做到制民之产、取民有制、用民以时及政治做到为君者以身作则、任人唯贤、省刑慎罚等方面对实现途径进行探究,力图提出新的思考与见解,求得突破与创新。关键词:社会控制;性善论;仁政;道德教化中图分类号:B2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4期2020-09-10

  • 孟子人性论思想研究
    要介绍了孟子的性善论以及保养天赋的“善”的修养方法。关键词:孟子;性善论;本性从古至今,对于人性的思考无数。中国对于人性的思考开启于孔子,孔子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句话出自于《论语·阳货》,意思是说人(或生命)的传真本性是先天具有的,这种纯真本性是相互接近的,而后天沾染的习性,互相之间相差甚异。由于孔子没有明确提出人性善恶,后人由此开始争辩。孟子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了人性問题的思想家,提出了“人之初,性本善”的性善论。一、性善论提出的时代背

    青年时代 2020年16期2020-08-25

  • 中国古代性善与性恶之辨析
    其中孟子提出了性善论,荀子提出了性恶论,本文通过对这两种观点进行分析辨别,探讨其中的哲学意义。关键词:人性论;性善论;性恶论;对立统一1 “善”“恶”的本质界定根据《说文解字》中的解释:“善,吉也。从言,从羊。此与义、美同意。善,吉祥的言辞。由言、羊会意。这与义字、美字从羊的意思相同。义与美均从羊。羊,祥也。” 在《现代汉语辞海》中,“善”有九种解释:“①言行、品质好,心地好,没有恶意;②美好,良好;③有好,和好;④擅长;⑤容易,多;⑥办好,弄好;⑦熟悉;

    世界家苑 2020年4期2020-06-30

  • 性善论视野下的中国古代严刑峻罚传统
    统治者一直推广性善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严刑峻罚传统表现在罪名繁多、刑罚滥用等方面。性善论宣扬人性本善,是一套结构分明的价值体系,突出宗法伦理观念和等级制度,在政治上主张“礼治”和“德治”,统治者将“礼”与“德”作为专制统治的宣传和教化工具。此种观念与法家的重刑理论媾和,为刑罚的滥用提供了理论支撑,成为专制统治的帮凶,造成了几千年严刑峻罚的传统。关键词:严刑峻罚传统;性善论;重刑主义中图分类号:D9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20

    西部学刊 2020年5期2020-06-27

  • 政治视阈下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的趋同性分析
    关键词 性善论 性恶论 政治趋同作者简介:郑广信,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5.351一种伟大思想的产生必然与其所在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孟子和荀子都处在战国时代,这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

    法制与社会 2020年15期2020-06-23

  • 从《性自命出》到孟子
    》可能已经有了性善论的观点,只是作者的理论体系还不及孟子完善,研究者又多受宋儒两分“天命之性”“气质之性”的后见之明影响,将《性自命出》误解为“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论。在本文中,笔者试图还原《性自命出》的性善论思想,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说明孟子如何对《性自命出》的性善论进行发扬与完善。关键词:性善论 《性自命出》 孟子 郭店楚简在《孟子》一书中,公都子曾提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之说,历来学者多猜测其为世硕之言。然而世硕之言唯见于《论衡》,其详则不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0年5期2020-03-01

  • 孟子人性论思想探微
    ,对孟子主张的性善论的研究在如今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如何更好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理论意义。关键词:孟子;人性论;性善论孟子博学多闻,作为儒家思想的奠基人之一,性善论是孟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关于人性论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最终自成一家。学习关于孟子的人性论思想,对更好的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一、孟子人性论思想的理论渊源(一)孔子的人性论思想孔子的思想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0期2019-09-17

  • 新时代下孟子“性善论”公共管理思想之价值
    共管理思想以“性善论”为基础,以“仁政”为核心,也对其具体实施做了介绍,对于后世研究早期封建社会儒家学派在公共管理方面的思想极具参考价值。这对我国的公共管理思想及其实践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关键词:公共管理;孟子;时代意义;仁政一、“性善论”孟子是儒家第一个系统的提出人性理论的人,即以“性善论”为核心,孟子的公共管理思想也是以其为哲学基础。孟子在孔子人性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基本思想有:一是,人类有着以仁、义、礼、智等为道德意识的共同本性。第二,善是

    锦绣·上旬刊 2019年6期2019-09-10

  •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及其当代价值
    。而弄懂孟子的性善论是正确认识人性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关键词:性善;性恶;无善无恶孟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性善论并对人性做了深入的探究,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思想领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但也需要后天对善的不断扩充,否则人性先天的善也将会被后天的恶所蒙蔽。正因如此,性善论所蕴含的思想对当今时代的道德建设以至各个领域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是通过我们对人性的探究来重点认识与分析孟子性善论的内容和其作为善之根本的依据,并对其现实意义

    新教育论坛 2019年5期2019-09-10

  • 论人性本恶与道德教育的重要关系
    ;人性本恶论;性善论道德教育是道德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它指一定社会或集团为使人们自觉遵循其道德行为准则,履行对社会和他人的相应义务,而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在多数国家的学校德育限指道德教育,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即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与通常的知识教育相比较,道德教育具有广融性、同时性、多端性、重复性、强烈实践性和渐进性等主要特点。因此,从人性角度探讨道德教育,不仅符合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也符合道德教育的自身规律。一、历史上关于对“人性”的认识关于

    智富时代 2019年7期2019-08-16

  • 孟子性善论与教化理论的融合对道德教育的启示
    单丹丹摘 要:性善论是孟子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性善论认为人性生来是善的,是先天固有、与生俱来的,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的善性体现为恻隐、羞恶、辞让和是非四心。性善论与教化理论相结合,在性善论影响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根据现代社会的变化对人的发展的教化目标、功能、模式进一步完善,最终使受教化者能够终身运用教化理论去完善自我的善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关键词:孟子;性善论;教化理论;道德教育DOI:10.15938/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9年1期2019-08-07

  • 从历时性角度再论孟子的人性论
    然人性论,提出性善论,再到力图解决圣人与常人人性差别之问题的思想历程。关键词:人性论;孟子;性善论;历时性中图分类号:B22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9)03-0099-005有关孟子人性论的讨论,古今中外非常多。孟子从人禽之辨来讲人性,故人性善,这一见解早已是尽人皆知。但是,陈大齐在《孟子待解录》中列出了孟子人性论中“性”义的多样性[1]1,说明孟子的人性论并不是那么简单。牟宗三也推荐这本书,尽管他批评陈大齐

    江淮论坛 2019年3期2019-07-08

  •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传至今,孟子的性善论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哲学发展中对于人性问题的探究和解读,更关系着儒学自身的发展和走向。因此弄清楚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对于理清中国哲学里关于人性问题的探讨脉络和儒學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试图在立足《孟子》文本的基础上重点考察告子与孟子的人性之辩、荀子对孟子性善论的批判,通过分析对比,找出孟子性善论的特色所在。【关键词】告子;孟子;荀子;性善论一、孟子与告子的人性之辩(一)告子与孟子的人性之辩具体内容的展开分析百家争鸣时期,各

    智富时代 2019年4期2019-06-01

  • 从孟子的“性善论”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关键词:孟子;性善论;思想政治教育;必要性一、 孟子“性善论”的主要内涵在先秦诸子当中,孟子的辩论能力特别出色,逻辑感明显比一般学者要强。这也体现着时代风气,那毕竟是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各大学派无论为了争理想还是争实惠,都需要靠唇枪舌剑把对手斩落马下,还要能把金主本人说服。在一次次辩论当中,孔子原本悬置不论的问题终于被提起了。我们来看一段《孟子》原文:告子曰:“性犹杞(qǐ)柳也,义犹桮棬(bēi quān)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孟子曰:“子能

    读天下 2019年6期2019-04-03

  • 孟子性善论浅析
    造性地提出了“性善论”的命题,这对于人们从哲学角度看待人性问题提供了一个视角,而性善论从一提出,就被世人所关注与讨论,一直绵延到两千年后的今天,性善论有着其独特的理论价值,并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孟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性善论”仍有值得不断发掘与探讨之处。关键词 孟子 性善论 人性作者简介:孟豪,河北大学政法学院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图分类号:B222                                             

    法制与社会 2019年6期2019-03-25

  • 论孟子“性善论”与康德“善良意志”之相同点
    姜依汕“性善论”是孟子提出的重要的伦理思想,也是其仁政思想及其整个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天生就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以及“是非之心”,将四心充而扩之就可以得到仁、义、礼、智四德。而作为西方哲学代表人物之一的康德也提出了相似的观点,即善良意志,善良意志是康德道德哲学中的核心概念和基点,康德认为,人类个体的一切道德行为都是从善良意志开始的,善良意志是唯一的无条件的善。两种伦理思想分别代表着中西方哲学的不同理念,其不同

    长江丛刊 2018年1期2018-11-15

  • 孟子“性善论”哲学关于心的看法及其对高中德育工作的启示
    林亚男摘 要:性善论是孟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其主要思想是人性本善。孟子认为人天生就有“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人最基本的四种道德品质仁、义、礼、智,是从这四种天赋的“心”发端的。孟子提出如果说为人不善,那完全不是他本性的问题,而是由于他自己舍弃了这些本性,没有很好的保持住它,孟子的“性善论”构建了一个自律的伦理学体系,对于当前高中生的德育工作,引导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关键词:孟子;“性善论”;高中;德育

    卷宗 2018年27期2018-11-07

  • 孟子“性善论”的当代德育价值
    肖苑摘 要:“性善论”是孟子伦理学说的核心思想。孟子认为,每个人天生便有“不忍人之心”,这一内在善性要上升为个人的“道德律”,有赖于后天的培养。人们应该坚守自己的内在善性,不断地提升道德修养,才会有“皆为尧舜”的可能。孟子的“性善论”思想肯定了人的道德主体性,启发人们要有道德完善的自觉性。它为当代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德育思想和实践方法,对青少年道德人格的发展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孟子;性善论;德育价值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学理论·下 2018年8期2018-10-24

  • 试论“性善论”对古代法制的影响
    型的有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和老子的“性无善恶论”。这三种观点都自成体系,有其理论依据,但取得主流形态地位的学说,却会对国家的政治、法制,甚至是民族文化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而“性善论”随着儒家的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后,推动中华民族形成了积善成德、积极向上的民族文化心理,也让中国古代的法制充满了“伦理”与“人性”的光辉,但也不可避免地走上了“人治”的道路。关键词:“性善论”;法制;人治宋时发明火药,却在近代被人以枪炮打开国门;明时资本主

    读天下 2018年13期2018-09-06

  • 孟子人性论思想
    孟子;人性论;性善论;影响作者简介:曹荻,女,汉,河南省郑州市人,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哲学。[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2-0-02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关于“人”的学问,而其最根本的本质,是重视现实的人与人生问题。儒学作为中国文化之主流,更为尤其的注重探讨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人性、人的价值、人的理想、理想人格的实现以及人的生死与自由等等。在儒家看来,理想人格的培养总是和人性问题所联

    青年文学家 2018年12期2018-06-23

  • 浅谈孟子性善论
    摘 要 性善论是孟子哲学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也是其仁政学说和个人修养学说的立论前提,可以说,孟子的所有思想都是以人性本善为出发点的,但我觉得人性本无善恶之分。他认为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是因为人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以及是非之心,简言之即人天生就有仁义礼智,但这种仁义礼智也是需要扩而充之的,否则仍然无异于动物。基于性善学说,孟子得出了人皆可为尧舜的结论,鼓舞了一大批的仁人志士,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人是否能成为尧舜不仅关于其努力,更与资源和机遇息息相

    财税月刊 2018年4期2018-05-26

  • 论孟子的“仁学”思想
    思想主要包括“性善论”与“仁政”思想,他从“人性”以及“政治”两个方面阐释了自己的“仁学”思想。 [关键词]孟子;仁政;性善论;仁学 [作者简介]周春艳(1987—),女,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四川成都 610000)从古至今孟子的“仁学”思想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其具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曾受到历朝历代很多统治者的推崇。“仁学”思想最早由孔子提出,他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

    老区建设 2018年18期2018-02-26

  • 人性本善与本恶的思考与辨析
    需要。关键词:性善论;性恶论;孟子;荀子;进化一、告子:自然就是人性若要谈人性善恶,则要先弄清楚,我们所说之人性,究竟是自然天性,还是社会属性?这个问题,告子第一个给出答案。在他看来,人的天性就是自然属性,即饮食男女,“食,色,性也。”[1],既然人性就是自然所生,其也就无善恶之分。这个说法,孟子从根本上予以否认。他认为,谈人之善恶就不要谈什么“自然天性”,论天性,人与动物并无区别。吃喝拉撒睡,动物也会,有的还做的很好。如果把这些看作人性,岂非“犬之性犹牛

    北方文学 2018年2期2018-01-27

  • 先秦儒家人性思想研究综述
    家;人性思想;性善论;性恶论先秦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孔子、孟子和荀子。孔子是第一个提出人性理论的思想家,但对于孔子人性理论的记述仅有两处。尽管孔子并未明确涉及人性之探讨,但其提出的“性相近,习相远”这一命题,却推动了孟子性善论、荀子性恶论两个方向的发展。孟子之性善论突出人之先天因素,荀子之性恶论强调人之后天作为,虽然孟子和荀子所持观点不同,但是他们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丰富和充实了中国传统的人性理论。1 孔子的人性论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哲学史

    小说月刊 2017年11期2018-01-03

  • “古为今用”浅析孟子性善论
    性本善的理论。性善论是其哲学的核心思想,也是他“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其中的一些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发展仍有时代性意义。本文从孟子所处的时代出发,论述其性善论的形成背景;从性善论的仁、义、礼、智四端和“扩而充之”四端学说的角度详细阐述了孟子性善论的具体内涵;在分析孟子“性善论”局限性的基础上对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进行了深入探究。关键词:性善论;四端;扩充;局限性;意义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我国社会性质的转变时期,社会生产力虽然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但是礼崩乐坏,阶级斗争

    青年时代 2017年26期2017-10-24

  • 对孟子性善论的批判
    继而完成了他的性善论的论证。但是在新的历史形式下我们本着“任何一种文化都要有自我批判精神才能进步”[1]的原则,全面的自我审视,发现这种善是一种不具真理性,普遍性的伪善。关键词:性善论;思诚为善;伪善关于人性善惡的问题在中国哲学史上一直争议不休。从孔子开始就不断的探寻人内心深层次的秩序根源,但是他除了提出“性相近,习相远”“唯上智和下愚不移”的一些中立的观点之外,对于人性究竟如何,则没有过多涉及。作为孔子学说的第四位继承人孟子则对这个问题有个标志性的总结,

    卷宗 2017年26期2017-10-17

  • 孟荀人性论比较研究及对高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摘 要: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从不同角度出发理解人性、判断人性、剖析人性,二者既有共性又存在差异,在我国道德心理学发展中有重要影响,将观点进行整合,对目前高校道德教育建设有重要启示。关键词:性善论;性恶论;自律;他律;道德心理1 引言对人性善恶的争辩问题,是中国传统伦理学史上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更对我国道德心理学的发展有启蒙作用。有学者认为,最早对人性问题的讨论可追溯到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阐述,认为人的原始天性互相接近,后天环境的差异导

    卷宗 2017年24期2017-09-06

  • 庄子与孟子的人性观比较
    ,其中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获得了学术界较大关注,而庄子的人性学说,则相对被忽视。本文研究发现,庄子的人性学说是“性静说”,与孟子的“性善论”有相似之处。兹对两者的产生背景以及相似处进行比较,以深化对先秦人性学说的认识。关键词:庄子;孟子;人性论;性善论作者简介:江咏,女,生于1995年11月,广东省揭阳市人,在读大三学生。[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4-0-02关于孟子与庄子的人

    青年文学家 2017年24期2017-08-22

  • 浅谈孟子性善论
    波+吴伟摘要:性善论是孟子在推行儒家思想时所传播的主要哲学思想,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性善论在我国两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素养发展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对于孟子的性善论,众研究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做出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旨在分析孟子性善论的要旨和作为善之根本的依据,并对其现代价值进行探讨和研究。关键词:性善论;现代价值;社会治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在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对人性的探讨与争辩达到了鼎盛时期。其中出现的性恶论、性善论等观点都被不同阶级

    神州·中旬刊 2017年2期2017-07-14

  • 以史为鉴 再建尊严 深化反腐
    制度同时立足于性善论,甚至更偏重于弘扬善举,制度才有可能推动社会不断向善。作者从商鞅变法的成败中进行了反思,指出公正的评价商鞅变法,就不要过于偏重变法的成功,更要重视变法造成的弊端。作者最后提出,反腐倡廉,既要有刑罚之威,又要有礼乐之化。关键词:反腐败;制度设计;性善论;商鞅变法;礼乐一孔子有一段名言:“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这段話,值得我们在反腐斗争中重温。长期以来,学界流行一种说法,认为法治建

    生活文摘 2017年1期2017-07-04

  • 孟子“性善”学说对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
    形势下发扬孟子性善论、养气说对于促进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关键词:性善论 养气说 企业廉洁文化建设中图分类号:B2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5(b)-0118-02企业通过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大力弘扬廉洁文化,开展“读书思廉”等丰富多彩的廉洁文化活动,提高广大员工的道德修养,培育崇廉风尚。扎实推进中央企业廉洁文化建设,促进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氛围,促进中

    科技资讯 2017年14期2017-06-22

  • 性善论”对传统政治文化民主缺失的影响
    秀娟摘 要:“性善论”作为传统儒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哲学基础,其对皇权伦理思想的强化、人的道德意识的无限夸大以及对社会成员的义利曲解是造成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民主缺失的重要原因。逐步消除这些因素的负面影响,对于我国民主政治的快速发展,实现政治文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键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民主;儒家“性善论”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5-0047-03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政治文化在民主政治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理论·下 2017年5期2017-06-03

  • 从“性善论”的角度解析孟子民本思想
    胡巧梅孟子认为,民众和君王都是有良心的性善之人,只要将性善进行推广,付诸实际生活,那我们就“足以保四海,保妻子”。但君王和民众不同的地方是,君王扮演的社会角色所进行的社会实践是针对整个民众,君王性善的推广不仅会影响某一个人、某一个家族的命运,还会影响整个国家、社会的命运。所以孟子以“人性善”为论点,劝诫君王将自己的良心本性推广到国家治理的过程中,发挥君王“性善”的特殊性,实行民本,造福整个国家。一、推行孟子民本思想的前提之一:人性善1.人人皆善孟子曰:“乃

    求知导刊 2017年5期2017-04-15

  • 孟子和弗洛伊德对人性阐释的比较研究
    要: 孟子的“性善论”和弗洛伊德的“人格剖析理论”分别是对中国古代和西方近代影响最大的理论。孟子和弗洛伊德对人性问题的分析出发点和角度不同。二人分别对人性做了划分。孟子以社会为单位对人性的善划分三个层次,弗洛伊德以个体为对象把人性划分为三个层次。二者划分层次以及各层次间的关系有许多的相似处。目前关于性善论和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研究很多,但是尚未有人做过二者的比较研究。笔者通过比较研究,以期进一步挖掘孟子的价值并发现其新的时代意义和社会意义。关键词: 孟子 弗

    文教资料 2016年35期2017-04-14

  •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诠释
    与定型。孟子“性善论”学说为后人留下宝贵精神财富,对后世影响深远。关键词: 孟子    性善论    思想影响孟子,名轲,字子舆,约出生于周烈王四年(即公元前372年),死于周郝王二十六年(即公元前289年),邹国人(今山东邹县东南),鲁公族孟孙后裔。孟子从王霸之辩、善恶之辩、义利之辨等多方面继承且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得出了“性善论”命题,再将性善说视为道德修养学说与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让先秦儒家性情思想上升至一个高峰,因而他被后人尊称之“亚圣”[1

    文教资料 2016年32期2017-02-24

  • 从“赤子之心”到“大丈夫”
    心及四端说”“性善论”“养气说”等一系列论断,这些思想构成了孟子心性哲学的核心。现在,我们看孟子的“心性哲学”,依然会为其理论光芒所倾倒。孟子的“心性哲学”传达给后人的是一种人性的自我追求,是一条发端于“赤子之心”而达于“大丈夫”的大道和坦途。孟子的“心性哲学”理论博大精深,对儒家道德的当代传承,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深刻的启示。关键词:四心 四端 性善论 赤子之心 大丈夫孟子(约前371年-前289年),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

    西部论丛 2017年11期2017-01-15

  • 孟子“性善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黄章匾孟子“性善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黄章匾【摘 要】诚信缺失、说话伤人、旷课随心情、迟到怪习惯的90后群体,不仅成为高校管理学生的难题,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头疼’大事。面临更加形势汹汹的00后学生,如何改变大学生的不良‘三观’,已显得非常地重要且紧迫。孟子认为性是人生来就有的,人的善性,本来就有,好像口之于美味,目之于美色一样,尧舜与吾同耳。孟子强调人性本善,恶的由来是一种习惯,是人为,不是原来面目。他认为人之所以变恶,变坏,不守规矩,是因

    长江丛刊 2016年9期2016-11-26

  • 善非善 恶非恶
    大家,提出的“性善论”一直给予了后人对于人性的一种评判标准。本文借以孟子的“性善论”,以全新的视角分析《弗兰肯斯坦》中科学家维克多·弗兰肯斯坦和怪物的人性善恶。【关键词】性善论 《弗兰肯斯坦》 人性玛丽·雪莱在1818年创作出《弗兰肯斯坦》,凭借此本小说,她被世人誉为科幻小说之母。在当时资本主义和工业化的社会大背景下,《弗兰肯斯坦》人造人的故事一经问世,受到了深切的关注与追捧,名声甚至超过了她的丈夫珀西·比希·雪莱。较之十九世纪以前的文学著作,这本小说充斥

    校园英语·下旬 2016年9期2016-11-07

  • 孟子对孔子法律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暴君放伐论;性善论中图分类号:G40-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6)17-0092-02孟子,名孟轲,战国时期邹(山东邹县)人。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泰斗级人物,仅次于孔子,人称“亚圣”。孟子的很多观点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但在此基础上,也提出了一些更为有建设性,更具革命性的观点,这便是对孔子思想的发展。下面分别就继承与发展进行陈述与分析。一、对孔子法律思想的继承(一)仁政思想作为孔子的头号崇拜者,他曾经说,孔子的思想是出类

    法制博览 2016年6期2016-10-21

  • 从生长特性看孟子性善论
    生长特性看孟子性善论方朝晖(清华大学 人文学院历史系,北京 100874)[摘要]自从葛瑞汉(A.C.Graham)、唐君毅等人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从动态人性观出发来重新解释孟子的性善论。所谓动态人性观,指认为先秦“性”概念有时指生长这一动态过程的特性,这与把“性”理解为生命这一静态存在的属性不同。我们对前人解释孟子性善论时的几种动态人性观加以批评,提出一种新的动态人性观,即认为孟子的“性”概念包含先天地决定的生存方式或成长法则这一重要含义,而性善论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4期2016-07-27

  • 浅析艺术与人本性的辩证关系
    性;弗洛伊德;性善论探索人的本性是我们人类思考和定位自己的大事,对此,我想先说一个众所周知的马克思的观点:人之所以从动物中分离出来在于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有不少学者指出,动物中的乌鸦,大猩猩,老鹰,甚至海洋生物都会使用工具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马克思还说:审美是人本质力量的体现。事实上,母孔雀会欣赏公孔雀开屏时的美,并且好多鸟类都会“审美”,一只鸟天生爱梳理和清洁羽毛,一个原因就是爱美,因为比如孔雀开屏,孔雀认为自己的羽毛美,即产生美感,又认为它能吸引母

    大众文艺 2016年3期2016-07-12

  • 孟子的“性善论
    摘要:关于孟子性善论的问题学界一直有很大的分歧。本文主要依托徐复观先生的观点,以心善来言性善,不仅是因为人之所异于禽兽的几希,更重要的在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在现实中,由于人过度的耳目之欲和外在环境的影响,使得人丢失了自己的本心,因此,需要人对善的不断存养和扩充,以找寻人丢失的善的本心,使人成之为人。关键词:孟子;心善;性善中图分类号:B2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127-03《孟子》一书中,最早提出性善说是在

    人间 2016年8期2016-05-14

  • 浅论孟子的仁政与井田制、性善论思想
    仁政与井田制、性善论思想郑诚摘要:孟子提出的“仁政”、“性善论”、“井田制”思想和学说,是一个自洽的理论体系,作为经济基础的“井田制”和思想基础的“性善论”是实行“仁政”的必要条件。“井田制”、“性善论”、“仁政”思想对于今天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建设,以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着历史借鉴和启迪意义。关键词:孟子;井田制;性善论;仁政在孟子之前,孔子提用“周礼”统治国家,“周礼”就是西周统治阶级者制定的一套经济、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礼节仪式等,其中心内容

    商 2016年11期2016-05-04

  • 从孟子“性善论”看“好为人师”的当代意义
    另外,孟子的“性善论”体现了感性欲望与善端的关系,并且说明了“善”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进行时,而非完成时。从性善论后天环境行为对“善”的影响可以分析出“好为人师”的是非,并且说明其当代意义,以此指导人们如何用“善”正确对待“为人师”。关键词:好为人师;性善论;善端作者简介:张彩虹(1994-),女,汉族,四川巴中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4-0

    青年文学家 2016年14期2016-04-29

  • 儒家与自由主义:人性论分野及其历史文化后果
    逻辑上的要求,性善论预设是把人规范为超越性存在的需要。它试图把握的只是应当如此者,而非事实如此者。而性恶论预设虽然符合多数人的实际行为偏好这一经验事实,但它所体现的却是一种描述性的视野。这种经验论立场对人性的揭示,与经验论自由主义沦为对人的任性的辩护方案,具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儒家人性论在总体上是性善论的,它以孟子的学说为典型代表。西方的经验论自由主义往往离不开性恶论预设,因为经验论视野所能发现的人只能是作为肉体存在物的人。不同的人性论预设,会导致不同的历史

    文史哲 2016年1期2016-04-01

  •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及其道德教育价值
    的基础上创立了性善论思想。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内在的“不忍人之心”,这一善性要上升为道德要求,有赖于后天的培养,且容易失去;人们应该守好自己的道德本心,并不断地提升道德修养,才有可能成为像尧舜一样的圣人。这一人性论思想肯定了人的道德本体性,启发人们对于自我道德完善的自觉性认识,并提供了更多的道德教育思想和实践方法,有利于大家从内外两方面进一步增强道德教育的效果。关键词:性善论;道德自觉;道德实践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1-

    求知导刊 2016年4期2016-03-19

  • 浅析孟子“性善论
    00浅析孟子“性善论”李雨浓* 1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河北保定071000摘要:孟子的人性学说是孟子整个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孟子整个学说的出发点。孟子在孔子对人性探讨的基础上将人性学说具体化提出了性善论,作为人之为人的基础。人性善思想的提出成为中国文人人性思想的主流,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和人们的修身养性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键词:孟子;性善论;心性天关系一、孟子之谓“性”《说文解字》:“生者,进也,象草木生于土上”即生有所依,而人性是自然赋予的先验的存在。从儒家

    山西青年 2016年11期2016-02-04

  • 孟子对孔子法律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暴君放伐论;性善论孟子,名孟轲,战国时期邹(山东邹县)人。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泰斗级人物,仅次于孔子,人称“亚圣”。孟子的很多观点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但在此基础上,也提出了一些更为有建设性,更具革命性的观点,这便是对孔子思想的发展。下面分别就继承与发展进行陈述与分析。一、对孔子法律思想的继承(一)仁政思想作为孔子的头号崇拜者,他曾经说,孔子的思想是出类拔萃。现实中,孟子把向也孔子学习作为其一生的理想。因此,孟子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与孔子如出一辙。而其最

    法制博览 2016年17期2016-02-01

  • 论孟子人性论发衍
    。其殷殷所倡之性善论,上承儒家心传,下开宋明理学,堪称一代儒宗。儒家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实贯彻始末,不论孔孟抑或程朱陆王,概莫能外。孟子盖喜谈“心”者,尤可贵者,首倡“四端”以明心相,然人多就四端谈四端,终未悟其体相用圆融之旨。道心有大用哉!其用维何?日: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岂虚言哉!故本文旨在探讨其最深切最重要之人性论,欲立足于哲学,并在国学文化的基础上对其人性论的发衍进行简要的阐述。关键词:孟子;性善论;十六字心传中

    世纪桥 2015年11期2016-01-23

  • 论孟子性善论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的基础上提出了性善论性善论深刻的影响了中国古代政治的发展。它既是“仁政”的理论基础,又是中国重视道德教化这一传统的思想渊源,更对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法律文化产生深刻影响。今天借鉴和反思孟子性善论及其影响,重塑国人的思想意识,对推动当代中国的政治进步和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孟子;性善论;仁政;法治;德治孔子的“仁爱”思想是孟子性善论的思想渊源。春秋末年,“礼崩乐坏”,孔子为重建社会秩序,重塑社会公德,创立仁学。纵观《论语》,“仁”字共出现109

    黑龙江史志 2014年7期2014-11-24

  •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的比较及影响
    摘 要: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虽然在人性的观点上有所不同,但是都是主张通过教育来改造人与社会。可见,这两种人性论的最终落脚点仍然是“人皆向善”。性善论的观点与性恶论的观点各自产生了“仁治”与“法治”这两种对社会改造的不同方法。在社会发展建设的方面殊途而同归。所以,现在的中国社会应该加强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建设,也就是大力提倡儒家人性论。关键词:性恶论;性善论;法治;仁治儒家人性论的发展有三个阶段,也可以说儒家人性论的发展有三种基本形态。从时间上来讲是三个

    卷宗 2014年10期2014-11-19

  • 如何理解孟子的“四端之心”
    ,它不只是孟子性善论得以成立的根据,同时也是道德行为得以可能的直接动力。四端之心并非简单并列的关系,四端以恻隐为根基,羞恶、辞让(恭敬)、是非是以恻隐为基础而次第展开的,这可以说是孟子四端之心的内在结构。[关键词]孟子 四端之心 性善论[中图分类号]B8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4)01-0136-05“四端之心”是孟子哲学得以确立的理论基石,准确理解孟子的四端之心是我们合理把握孟子的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的关键之所在,

    道德与文明 2014年1期2014-03-19

  • 孟子“仁政学说”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同时,孟子的性善论又是其仁政学说的理论前提。在现代,我们一方面要看到孟子“仁政”思想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更要认识到其思想的进步性,对其作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解读。关键词:孟子;仁政;性善论;民本1 进步性《孟子》仁政思想的进步性最突出的表现在“民贵君轻”仁政理论。在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虽然自西周时期就已经开始兴起,但无论是其论述的深度还是广度,直到战国时都没有能超出于孟子的思想家出现。究其原因,这一方面是因为在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背景下,诸侯相互兼并,战乱

    卷宗 2013年12期2013-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