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与庄子人生美学的逍遥精神

2018-01-27 13:56孟丽莎
北方文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庄子境界人格

孟丽莎

摘要:“逍遥游”是庄子的人生美学,“游”包括游世、游心、游境,庄子本着逍遥的精神从心出发,不为外事外物所累,超越世俗,超越生命,从而实现美的超越,从有限到无限,最终实现人生的永恒化和美的人生化,充分体现了其对自由与诗意人生境界的追求。

关键词:庄子;“游”;逍遥

“游”之一字贯穿《庄子》一书的始终,庄子将其作为生命的体验存在方式,庄子眼中的“游”不仅是在游世,更是在游心、游境,庄子以逍遥的姿态穿梭于人世与宇宙间,主“真”重“美”,崇尚自然,追求超脱俗世,“物我同一”的人生审美境界。“游”字鲜明的体现了庄子对于生命与自由的赤诚,不拘泥于一身,意随心动;不拘泥于一处,游历四方;不拘泥于一境,探寻宇宙万物。庄子的“游”,是不能脱离逍遥二字的,其最终的追寻即是“无功”、“无名”及“真性”的自由人格之境。

一、“游”之于庄子

春秋战国时期,干戈四起,生逢乱世,时局纷繁,出路渺茫,當何去何从?这恰恰是庄子人生美学所要针对解决的问题。庄子不再从外物出发,将本心投注于自身,唯心所愿,自由于天地之间。投注于外物,依傍于此,一旦外物震动,必受其波及,如若外物不复存在,伤害更是不可预计。庄子追寻心灵的解放,生命本应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

庄子“游”的精神正是源于此。在庄子“游”之一字,不仅代表着游戏、游玩之意,更是一种悠游、平和、愉悦的的人生态度的象征。“游”字本身就有漂浮、流动、无拘束之含义。庄子之“游”,包含的精神和物质两层含义,一则精神之游,一则身体之游。精神之游在于游心,心随意动,无拘束于人世;身体之游在于游物,身体力行,随万物所感。

二、“游”——游世、游心、游境

庄子喜欢用“游”来表达他对生存、人生的看法,“游”之一字,贯穿于负载庄子思想的《庄子》一书,在“游世”、“游心”、“游境”的不同生存方式中展现其自由、适意的人生追求。

“游世”,即身体之游,悠然于人世间,战乱纷繁,亦是避乱不得已之法。如庄子所言:“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庄子·山木》)“玩世不恭”的生存于人世间,并不是向人们所说的那样,放荡混乱,而是以“游戏”的心态看待生存境况,不必太较真,不必太迷茫,不必太消极。游戏,并非游戏人生,需认清现实,现实无法改变,我们唯有把握好自身。如,“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庄子·至乐》)庄子对于妻子身死之事并非不悲伤,而只是于此想到这是自己仍为凡夫俗子,不明生死之理,不通天道而已,如此,就不感到悲伤了。“游世”,是要我们摆脱世俗观念的束缚,而非脱离现实。强调人应该“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庄子·大宗师》),游世即秉持高于一般认识的真知,悠游于现实,不为功利所累,不为现实是非道德所困,解脱“物役”之苦。

“游心”,即精神之游,追求的是一种精神性的体验。庄子看来,心灵应当自由,不为方外之物所累。“游心”是对“游世”的一种超越,是对身体和现实的一种超越。完全的专注于本心,外界的现实即世俗道德、生存现状,皆不为其所缚。《庄子·齐物论》中提到的物我合一,亦是“游心”的一种表现。如庄周梦蝶,“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心可以穿越事物本身,“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超越现实的世界,消除心中执念,“乘物以游心”。“游心”是心灵的洗涤,洗去内心的枷锁藩篱,洗去世俗的道德禁锢,洗去物与物之间的隔阂,洗去心与物之间的距离。旨在身心皆忘,出世无为,领略天地之道,追求自由之境。

“游境”,是对“游世”和“游心”的一种超越,是庄子“游”的最终升华。如人的修行一般,最终达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游境” 突破了心、物两重境界,追求的是神的自由境界,实现天地人的合一。 “心斋”和“坐忘”在庄子看来是实现“游境”的重要途径。“心斋”即心灵的斋戒,“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庄子·田子方》),任何的引起现实感情波动的事物和我们自身情绪的波动都不再影响自身。“人们通过净化被世俗沾染与束缚的欲念之心以回归人之本性。”“坐忘”,即平静的坐于一地,忘却身边的一切。“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庄子·天地》)。所谓的“游境”就是忘记天地万物,甚至是忘记自己本身,只是神识在时空中穿梭,自由自在,无欲无求,就像是漫无目的的时空漫步,好像在寻找什么,但其实只是一次“游玩”,没有目的,甚至没有情感的游历。

庄子的“游世”、“游心”、“游境”,是庄子“游”之含义的三个境界,表明庄子追求不同人生境界的不同形式,期望人们从中有所慰藉,有所顿悟,最终达到悠游天地甚至宇宙的神奇美好境地。庄子的美学、哲学思想其实是人的一次进化史的展现。

三、庄子“游”之精神的“逍遥”本质

庄子思想的内核心是“道”,“道”性无为,“逍遥”是“无为”的一种表现。人格的自我完善,人生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审美过程,庄子从“游世”、“游心”、“游境”三个人生境界,即体道、悟道、达道,最终实现人对于生命和现实的超越,即审美的超越。庄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精神和生命之源,那么一旦同道分离,那么必然意味着失去本体,切断生命之源。“道”性无为,想要达道,则必须“逍遥”。庄子的思想最本质的还是要探讨人本身的问题,宇宙的奥秘亦有所涉及。联系当时之境地,人,是被禁锢的,生存被压缩在了禁锢中,“逍遥”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庄子追求自然无为,“安命、顺命,就是合于自然之道”,即顺应自然。顺应自然,首先表明我们要顺应自己的天性,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其次顺应自然也代表顺应自然现实本性,即面对现实,面对现实俗世和情感道德。如此,要达到“生而不悦,死而不祸”,“得而不喜,失而不忧”(《庄子·秋水》)的人生境界,那么必然一颗“逍遥”的心是必不可少的。

庄子“逍遥”精神,是其“游”的思想的本质特色,其实就是一个自在无为,不依傍于外物,不为外物所禁锢,自由自在的精神内涵。唯有“逍遥游”,才能实现最终“道”的境界,悠游于天地宇宙,道性无为。endprint

四、莊子“逍遥游”的美学意义

庄子的“逍遥游”是身体之游和精神之游的结合,在“游世”的基础上“游心”,最终达到“游境”的境界,解放心灵,切合现实。庄子强调旷达高远的处事原则,不主张入世,也不主张出世,提出“安之若命”、“虚己游世”的处世之道。不执着于世俗功利,自在无为,逍遥于人世间,使人们脱离于生存的困境和人性的贪婪之境。对于当时的有志之士而言,也是人生的一种解脱之法,在无法实现自己的治世之梦的前提下,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不同流合污,宁静致远。看似消极悲观,其实非也,有其独到之处,一味地钻牛角尖,并不意味着勇敢与坚持。庄子不执着于宇宙人生的一个小角落,寻求更加精妙的大“道”。

庄子的精神带有一定的理想性的色彩,奇妙、神秘、高超,将理想和现实结合在一起,在当时战乱四起的时代,给人们虚构神话了一个理想性的人格模式和与之对应的理想的生存方式和生存之境,对于人们的精神抚慰有其独特的现实意义和美学意义。医治人们的精神创伤,给人濒临崩溃的心灵提供一点安慰和片刻的安静。

庄子的“逍遥游”富含着强烈的批判内涵,鼓励人们不为当时的名利所获,以及不为当时传统的思想道德所困,这其实是对当时统治者的一种控诉,一种批判。统治者们所追寻的名利权势是不值得追寻的,所既定的不合理的道德传统规范是不值得遵循的。庄子强烈要求我们要追随本心,自由的遨游于天地间,逍遥于世。拥有独立的人格,而不是人云亦云,麻木的生活,永远追随着他人的脚步,不要让世俗完全泯灭掉我们的人性本质。庄子把真实朴素、自然天成视为美,失却朴素、自然、真实,就等于丧失人格,一旦没有了人格与自尊,我们也应该好奇自身还剩下些什么。

庄子的精神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人们的思想是不断演变的,并且每一种精神的诞生都与其当时的时代环境有着必然的联系,时过境迁,其中必然有着一部分会被时代所淹没。庄子亦如是,简单举例,如,庄子过分强调顺应天意,把许多看做天命,有宿命论的嫌疑;过分怀古,厚古薄今也是问题之一,等等。没有完美的人,更没有无差错的思想,辩证完整的看待每一个人及其学说。

参考文献:

[1]罗坚.生命的困境和审美的超越——庄子美学的生命意义[J].社会科学,1998(12).

[2]王文娟.庄子美学时空观及其现代意义[J].陕西师大学报,1995(06).

[3]王凯.论庄子“逍遥游”的人生美学[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1).

[4]叶朗.中国美学史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5]曹础基.庄子浅注[M].中华书局,2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庄子境界人格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人师”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