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笔法笔春秋大义微言微正义

2018-01-27 13:57朱厚谕
北方文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儒家

朱厚谕

摘要:《郑伯克段于鄢》是《春秋》中的名篇。主要讲述鲁隐公元年,郑庄公同其胞弟共叔段之间为了夺国君君权位而进行的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郑庄公设计并故意纵容其弟共叔段与其母武姜,其弟骄纵,于是欲夺国君之位,庄公便以此讨伐共叔段。这篇文章之所以出名,就是因为其充分表现了春秋笔法中的微言大义,对于我们研究春秋笔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春秋笔法;儒家;微言大义

常说的“春秋笔法”,亦称为“微言大义”、“春秋书法”,属于我国早期时代的历史叙述手法与方式之一。显而易见,就是一种笔法,也可以是一种驾驭文字的艺术,这种创作文章的手法最早是由孔子提出,就是通过文章的记叙传达作者的思想理念,并非是借助议论性的语言来体现。左丘明总结成:“所谓《春秋》,微亦显,志亦晦,婉约有序,惩恶而劝善,尽且不污,唯贤人可修矣!”

“郑伯克段于鄢”取自于《春秋·隐公元年》一文,完整的是:“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何以能判定此话隐含了春秋笔法?简单地说,《春秋》里的这句话体现了作者予以郑庄公兄弟两人的看法。

《春秋三传》就上述的春秋笔法有着别样的见解,多数是体现在给郑庄公与共叔段两人的评价中。《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孰克之?杀人者。杀之,且何以谓之克?大郑伯为恶矣。”《公羊传》把“克”当作“杀”,选取“克”是为了重申郑庄公的不道德。《春秋谷梁传·隐公元年》:“段弟不可谓之弟,而公子不可谓之公子,贬之也。段有违子弟之道,然贱段而远郑伯矣。何远于郑伯?远郑伯于其处心积虑,以杀成也。”结合上下文不难发现,《谷梁传》把“克”当作“能杀”,推测《春秋》不把段叫做“弟”,意在抨击其“失子弟之道”。但对郑伯的抨击还更加严重,由于郑伯步步为营,一心想剔除弟弟,并且步步相逼,咬死不放。范宁在《谷梁传集解》里给出了更加详细的结论,比如平常的《春秋》,君斩大夫不用带上地名,这里特地写出了“鄢”,暗指郑伯斩的人并非大夫,却是自己的亲胞弟,同时有意反复说明这一点。[1]

《左传》注疏含有春秋笔法的详解。杜预注:“不谓国讨却书郑伯,讽失教矣。段非弟,因而不谓弟,知郑伯失教且段尤凶逆也。”[2]意思是意在指责郑伯没有尽到做兄长的责任,段也没有做到弟弟应该做的,所以虽然郑伯没有好好教育弟弟,但是弟弟也是很反叛、抗逆。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郑伯克段于鄢”中的春秋笔法:

一、作《春秋》目的

《孟子·滕文公下》說:“实到衰微,谬论暴行云起,臣弑君者,子弑父者,常见之。孔子畏,志《春秋》。” 于是就有了这样的说法: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也就是说,《春秋》这本书就是孔子的小本本,哪位做了孔子违背孔子学术理论的是,就会被孔子记上,只不过他不会直接说谁做错了,而是用记录性的文字表达着自己在这件事上的褒贬,从而达到使“乱臣贼子惧“的效果,因为不想被后世冠以骂名,所以他们不敢在孔子的记录里胡作非为。

二、从《左传》看“郑伯克段于鄢”

郑庄公由于是倒产自小就受尽其母姜氏的的排斥与打击,姜氏费尽心思的替她的小儿子获取权益,更是给共叔段谋反做了奸细。郑庄公是郑国国家利益的象征,直到最后忍无可忍了才果断下定决心处置姜氏与共叔段是完全合乎情理的。但共叔段却受于母亲的保护,更加肆无忌惮,不知珍惜,于“京”之地方逐渐丰满羽翼,久而久之,竟然公开争夺其兄的国家政权,以背叛兄长、谋逆君上的凄惨下场告终。共叔段最终会亲离友散,流浪天涯,究其原因多半都是自作自受。尽管郑伯处治了母亲,且断言“未到黄泉,不相见”,不过就孔子看来,郑庄公可能还给自己留有忍耐的空间。

三、微言大义

《春秋》为此事命名为“郑伯克段于鄢”,也就是指郑庄公与共叔段二人的相互矛盾,弟弟不似弟弟,兄长不似兄长,更似两位君主一生彼此攻伐,因此冠以“克”进行概括。古人对战争的记录,一般要结合战争的性质、与战双方的地位及实力等众多方面,所以产生了各种说法,包括伐、征、克、讨等。但此处显然仅仅是一个国家的两兄弟之间的争斗,却选择了描述两个国家交战的说法,在另一个层面上表达了作者内心是特别不屑于此番违背仁义的战争的。

四、客观分析

对于深陷当时政局漩涡的郑庄公、公子段来说,从根本上来说,段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庄公一开始就明明白白,倘若他可以在最初的时候下定决心,给予劝导甚至是施加威胁,也不至于导致兄弟最终互相短兵相接的田地。不过庄公并未如此,却是不断纵容段的胡作非为,直至段的野心无法掩盖,进而起兵谋逆。该行径可谓是传说中的“欲取故予”,以一种最合理,最合礼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只不过在旁人看来就像一只张着血盆大口的狼垂涎欲滴地看着一只蹦跶的小白兔罢了。

自古以来,政治舞台的演变,只要利益和道德情感有了矛盾,就会因为利益舍弃道德情感,似乎才是合情合理的结果。因此,对于该故事而言,尽管郑庄公的行为有失道德,也是正常的、理智的。为何如此评定,究其原因还是取决于郑国那时的实际情况。那时的郑国和春秋时期的众多诸侯国相比,只是一个新生的小国家,它正式建成于春秋末期,轮及郑庄公一辈,也只是第三代帝王,国内政治环境也十分动荡,再加上郑国的地理位置比较差,毗陵晋、楚、宋等大国,面临着深刻被攻占的危机。处于如此险恶的实际环境里,为了求得郑国的生存与发展,势必要选择几多特殊手段。可以说,郑庄公平息段的谋反,也是其中一个手段,凭借此次叛乱的平息,既扫除了国内的政治右派,也确保了国内政局的安宁。该事件的整个发展的前后都很清晰,段引起了叛乱,这在古代和当代的所有国家中,皆是不可饶恕的罪责,而郑庄公神机妙算,成功的粉碎了这次叛乱,他是胜利者。

郑庄公是一位中国历史上非常杰出的政治家,郑国如此新兴的、被强国包围的小国,跟随他的领导,曾经击退了周朝的政府军,攻退了周边四国联合攻伐,齐国、鲁国等如此的强国、大国,由于郑庄公的存在而不得不退让于他。纵观世界往今历史,诸如此类小国威胁大国的案例均是比较少见的,但是郑庄公真正造就了这样的历史,史册中把他叫做“春秋小霸”。

五、小结

综合以上观点,我们不难发现春秋笔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很单薄的历史资料,虽然是较为客观的叙事,但包含了作者的很多褒贬,可以说作者是为了传递自己的思想,所以使其角度单一,但是就历史事实而言,还是缺少了大局观与辩证着看问题的方法。所以说看《春秋》可以很好的了解孔子看待问题最直接的思考,对于我们了解儒家思想有很大帮助,但作为历史材料上来说,还是略显不足的。

参考文献:

[1]戴维.春秋学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217.

[2]《“郑伯克段于鄢”中的春秋笔法》http://www.xzbu.com/5/view-1912420.htm.endprint

猜你喜欢
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儒家“礼乐教化”与新时代设计人才培养
儒家仁爱思想与中华民族之抟成
臣道与人道:先秦儒家师道观的二重性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论儒家治理思想的理论基础
儒家之“仁”对道德健康内涵的影响
民主抑或王道:儒家与现代秩序的追问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