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式课堂的基本特征

2018-01-27 12:17吴慧
考试周刊 2018年100期
关键词:基本特征教学

吴慧

摘 要: 应新课程教学改革,课程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学生的需求,苏州地区逐渐构建起了富有地方特色的“苏式课堂”。精致、简约、灵动是苏式课堂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 苏式课堂;基本特征;教学

一、 细腻扎实的精致课堂

无论是古朴恬静的水乡,还是精致秀丽的园林,亦或是细糯悠扬的吴侬软语,无不彰显着苏州这座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苏州的教育自然而然被它特有的细腻所浸润着,细腻而扎实。

注重教学的预设。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他们的理解力、思维力、记忆力都是不同的。苏式课堂会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因材施教采取与之适合的教学方法。比如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为了适应小朋友喜欢在“玩”中学的特点,多加入儿歌、童话故事的教学。在教学拼音《bpmf》时,结合书本图片,我编了一个在九九重阳节小波波陪婆婆登高望远的故事。并编了一首儿歌帮助他们记忆。既把字母bpmf涵盖其中,又能弘扬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由此可见,苏式课堂的细致充分体现在以生为本的课堂预设中。

注重个性的发展。在课堂上,我们教的每一个学生都拥有独立的灵魂,而不是工厂里出产的一模一样的产品。苏式课堂尊重每一个孩子的独立思考。并不是所有问题都有所谓的标准答案,相反,很多问题都是开放的,随性的。孩子如果能在课堂上插上想象的翅膀,畅所欲言,他们的思维就能得到开发和锻炼。他们最需要的是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可能只是一句简单的表扬,一张小小的贴花纸,一种叫勇气的东西会迅速在孩子身上生根发芽。苏式课堂对孩子回答的积极评价,是在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注重课后的反思。一节课下来,即使教师做了再充分的预设,由于学生这个不可控因素,都会或多或少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对于青年教师来说,课堂时间的把握常常是个大问题。比如我在教《地球和它的七个兄弟》时,为了让孩子们弄懂七个行星的各自特点,花费了很多时间在叙述上。直接导致最后的生字教学来不及开展。上完课后,我对这节课的失误进行了反思。我应该把课堂还给孩子,让他们自己交流讨论地球七个兄弟的特点,然后填写一张表格总结归纳即可。这样一来,教学逻辑清晰,还事半功倍。

苏式课堂是细腻扎实的精致课堂。就犹如苏绣一般针脚缜密,从课堂预设到课堂教学的开展,再到最后的教学反思,环环相扣、扎扎实实,细致地把所有环节和可能都考虑周全了。

二、 少教多学的简约课堂

“教”是为了“不教”,苏式课堂不需要什么浓墨重彩,不需要什么花哨形式,有如苏式建筑的粉墙黛瓦,简简单单、质朴素雅。

(一) 简化教学内容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很难也几乎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教学的内容大到爱国思想的熏陶,小到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都涵盖其中,内容纷繁复杂。因此,有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简化。

在语文教學中,我们要大胆简化教学内容。语文的教学主要就是训练孩子的“听”“说”“读”“写”,还有情感思想的熏陶和培养。对这五点没有什么促进作用的教学内容,则可以大胆简化。在教学《音乐之都维也纳》时,切不可把语文课上成音乐课,大谈贝多芬莫扎特,而是要回归到课文中来。

语文课堂毕竟是语文课堂,不是音乐课堂、地理课堂或是科学课堂。

(二) 简化教学环节

教学的目的还是为了学生的学,没有必要设计这么多华而不实的教学环节。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教学环节进行简化。

有的老师在上课时,特别是在上公开课时,往往是一个问题紧跟着另一个问题,把教学环节设计的满满当当。而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就导致有的环节、有的流程不能很好起到预设的效果,只是为了走个过场。这样的课堂看起来很热闹,但学生又学到了什么呢?

我们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考虑一下这个环节是否对学生有用处。比如在制作课件时,这个地方有没有插入视频动画的必要。这样抛开不必要的环节,课堂就显得简单而明朗。

(三) 简化教学方法

在过去的传统课堂,并没有如今精美的课件,也没有什么震撼的视频,“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个老师一群学生,没有表演,没有多媒体,犹如一幅简笔画”。却同样带给了学生一场场精彩的知识盛宴。

诗歌的美,是不需要教师过多的解读的。比如一年级下册《叶子的眼睛》,它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小诗。“山上的早晨,雾气还迷迷蒙蒙,阳光就走进森林,脚步,很轻很轻……”虽然简短,但是用优美的诗句描述了清晨山谷的奇妙景象。只需要带领孩子抑扬顿挫的去读,边读边想象,他们自然而然能品读出诗歌的美。还能通过朗读,培养他们的语感。

苏式课堂让孩子从朗读中,品读感悟文字独特的美。

三、 发展素养的灵动课堂

苏式课堂传授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对孩子核心素养、文化精神上的培养和熏陶。它会自己的灵动秀丽感染着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苏式课堂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人的内在品格的形成过程是很漫长的,如果从小就赋予孩子强大的精神教育、正确的道德教育,孩子就会成长为一个饱含人文素养的人。孩子从“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中,懂得了时间的珍贵;从“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体会到了

生命的顽强;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中,感受到母爱的伟大。而且从一年级上册的《升国旗》到六年级下册的《长江之歌》,每一册的语文书都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其中。我们要让孩子充分感受到,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祖国。

苏式课堂通过习惯培养、情感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发展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 结语

苏式课堂坚持以生为本,具有精致、简约、灵动的基本特征。在课堂预设、学生评价、课后反思等方面考虑全面,是细腻扎实的精致课堂;在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等方面大胆简化,是少教多学的简约课堂;在爱国主义教育和优秀品德培养上,是培养素质的灵动课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苏式课堂一定能以其独特的魅力,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

参考文献:

[1]丁丽颖.小学语文课堂“问题教学法”使用探讨[J].教育教学研究,2011(2).

[2]惠兰.浅论苏式课堂教学[J].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6(2).

[3]夏静.叶圣陶教育思想观照下的“苏式语文课堂”范式构想[J].名师工作室,2015(2).

[4]惠兰.苏式语文课堂的实践与构想[J].上海教育科研,2014(2).

[5]司马芸.浅析“三味”苏式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2016(2).

猜你喜欢
基本特征教学
深刻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特征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国外知识产权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与经验借鉴
长株潭水生态系统基本特征及保护修复
现代民族国家的基本特征和核心构件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