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指导

2018-01-27 12:17徐晨
考试周刊 2018年100期
关键词:教师指导数学活动

徐晨

摘 要: 幼儿传统的数学学习一般都较为单一,老师教的比较多,孩子真正自主的时间很少,而幼儿数学学习中的合作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与幼儿进行互动从而促进自主性的发挥,那此时的教师会踏入什么样的误区,又应该怎么做呢?本文将对如何指导幼儿的数学合作活动作一探讨。

关键词: 幼儿合作;数学活动;教师指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要重视在各个领域中培养儿童合作的态度和能力。由此可见,培养幼儿学会与人合作的品质是非常重要的。而在数学活动中,幼儿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能更大程度的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有效的合作能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幼儿的数学学习活动更富意义。

学前期不仅是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关键期,而且其合作意识已经出现萌芽并且正在逐步发展。为了适应幼儿学习发展的规律,在数学活动中,幼儿操作学习的机会越来越多,合作机会也逐渐增多,那如何有效的在数学活动中引导幼儿间的学习合作,在此浅谈一下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一、 了解幼儿,注意方式

在幼儿合作前,教师务必将合作的规则以最简单最清晰的方式呈现出来,切忌唠叨。这是很多老师都会犯的错误,生怕幼儿不能理解,于是苦口婆心,讲了一遍又一遍,而效果却恰恰相反,孩子们不但没听懂反而更迷茫。

在教学中班数学活动《占地盘》时,由于没有经验,我采取了“苦口婆心”的教学模式,从头到尾总共讲了四遍,才放心让幼儿进行操作。但操作结果却不尽人意,有的只顾着自己玩,把整个地盘插的满满的;有的不管掷的骰子是多少都往上插。可见孩子们对规则完全不理解,整节活动下来,不但没有完成这节课的目标,幼儿间的合作处于无效状态,最后只能以失败告终。

由于中班幼儿对外来信息的收集整理能力还较弱,所以要想幼儿能顺利合作,教师必须在备课时就将其规则以最精炼的方式呈现出来,切忌啰嗦,混淆视听。

二、 尊重幼儿,发挥主体

我们常说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幼儿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在数学的合作学习中我们需要考虑到孩子们的想法,让孩子们充分参与到制定合作规则的过程中,同所有游戏的教学模式一样,和孩子们一起制定的规则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当《占地盘》这节课失败后,我利用平时的区域活动和智力游戏等时间,让幼儿继续玩这个内容,但这次我的引导有所不同,我将要达到的目的先告诉他们,以倒推的方式进行:“今天我們要玩的是《占地盘》比大小的游戏,那我们最终要比的是什么呢?”(幼儿回答:谁的地盘大谁就赢;谁插的插钉多谁就赢)追问:“那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才能往上插插钉?”(幼儿回答:掷骰子,看上面的数就能插)于是我进一步引导:“可是这样很快就会结束游戏,是否有更有挑战性的玩法?”孩子们没有说话,我轻声说道:“如果一次只能一个人插插钉,还有一个人不能插,怎么做?你们觉得什么人可以插?”孩子们似乎都明白了:“谁骰的数大谁就能插!”追问:“如果两个人一样大的呢?”一个孩子急说道:“那就不要插重新来。”简单的几句话,就把要求都理清了,这次孩子们玩得乐此不疲。通过合作,他们不仅掌握了数的大小,还体会到了合作的快乐,收获颇丰,所以将孩子们的游戏还给孩子们,他们将会变得更精彩!

三、 关注幼儿,适时指导

当孩子们两两合作玩的开心的时候,难免也会遇到一些小小的纠纷,如有的孩子不遵守游戏规则,耍赖皮;有的孩子不喜欢和能力较弱的孩子玩;有的在游戏中遇到了问题不知道如何解决等等!如何平定这些纠纷就得靠教师自身的智慧。

(一) 合作前的铺垫——对纠纷存先见

教师在备课时都要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事先将课堂中可能出现的状况进行预设,列出可能出现问题的点,提前铺垫,避免纠纷。

如通过《占地盘》这节活动,我发现本班幼儿对此次合作的规则理解存在问题,导致幼儿不能按照规则进行游戏。这样我在下次合作活动时就会关注这个问题,如可以引导幼儿在游戏前尝试用语言陈述游戏规则,加深对规则的认识与理解。

(二) 合作中的指导——对纠纷宜处理

有时由于内容的要求不同,难免会有个别意外的情况发生,这个时候我们就要适时地介入指导。

如在《掷骰子比多少》的活动中,因涉及“一方被另一方吃”的游戏规则,由于现在很多孩子都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所以在游戏中不愿自己的组块被另一方吃,从而无法进行游戏,进而不能体会到合作行为所带来的愉悦情绪以及成功感,当观察到这种情况的发生时,老师就要上前进行适当的安抚工作,让幼儿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输赢,引导他们,从而顺利地完成游戏。

(三) 合作后的反馈——对纠纷不回避

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引导幼儿回想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并让幼儿说说是如何解决的,对处理好的幼儿进行鼓励和表扬。这不仅让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提升,还让幼儿知道学会试着自己解决问题。

如在《掷骰子比多少》的游戏中,有一个孩子说道:“我在和××玩游戏时不知道谁大谁小,我就把我们两个的组块,一个一个对好了,多出来的那个就赢了。”虽然这是游戏中的要求,但是他能够很好的用来解决问题,我当即就表扬了他,同时他的回答也给别的幼儿传递了经验!

通过合作,不仅增加了幼儿间互相学习的机会,还能使每个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教师的适时引导,让孩子们在合作中学会沟通、互助、分享,学会更好的尊重、理解、欣赏他人,教师在平时的数学活动中就要多多关注幼儿之间的互动,用适当的方式去引导他们,让数学活动变得更有挑战性和趣味性,让孩子们间的互动变得更有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制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梁颖.幼儿园数学活动中合作学习的指导策略[J].幼教新视野,2010(3):40-42.

猜你喜欢
教师指导数学活动
创设现实生活版的初中数学教学
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有效指导的策略
论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指导的有效性
玩转学具 玩转数学
幼儿园阅读区的创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