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地板有轨电车的发展策略与价值探索

2018-01-28 02:47□张
装备机械 2018年2期
关键词:建设

□张 峰

上海阿尔斯通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上海 200245

1 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远期规划有轨电车的线路长度已经超出了6 000 km,2020年前所需建设的规划线路长度超出2 600 km。我国长春、大连、南京、沈阳、青岛等地都先后开通了有轨电车系统,同时还有很多城市正在建设有轨电车。低地板有轨电车环保性强,成本支出低,在建设轨道时,施工团队可以直接以马路为地基进行施工,系统构建的成本只有地铁的20%~34%。低地板有轨电车工程建设时间短,污染小,逐渐被大部分城市新规划的线路所采用。在城市建设中,低地板有轨电车承载量大,乘坐舒适性高,平稳性强,不但可以为人们提供高于公共汽车的服务质量和乘车体验,而且可以成为城市的景色观光平台。与此同时,低地板有轨电车内部构造与地铁相似,但是票价却低于地铁[1-2]。

低地板有轨电车的车辆地板距离轨道面仅40 cm,基于车辆低地板区域在整体面积中占据的比例,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其中技术难度最大的是100%低地板有轨电车。

相较于70%低地板有轨电车中低地板面积仅占全车地板面积72%左右,100%低地板有轨电车是整体乘客区域内完全无台阶的低地板有轨电车。世界上最早的100%低地板有轨电车是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3],随后100%低地板有轨电车的发展速度非常迅猛,并且取得了人们的喜爱和认可,大有取代70%低地板有轨电车的趋势。但是,因为转向架技术较为复杂,对系统有效性的要求非常高,所以100%低地板有轨电车工作难度大,造价高,且在驱动设备悬挂方式、列车导向等方面存在缺陷。可见,在城市建设中推广100%低地板有轨电车,还需要进行深层研究和分析,最终获取科学的发展理念和有效运行条件。当然,不可否认的是100%低地板有轨电车将会成为有轨电车发展的终极目标。

2 发展低地板有轨电车的重要性

2.1 符合生态城市要求

低地板有轨电车以电力为动力,车辆不会排放废气,因此车辆在运行状态下是无污染的。目前应用的以燃油为动力的交通工具,在运行状态下会排放大量尾气,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为了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经济,大范围推广低地板有轨电车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能满足建设生态城市的要求[4]。

2.2 优化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系统

低地板有轨电车可以有效解决城市核心区换乘、城市和郊区衔接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优化城市道路系统,在城市道路建设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地铁工程通常情况下构建在人口多、人口密度高且人员流动量大的区域,而在人口少、人口密度低、远离城市中心的区域适合采用低地板有轨电车,并以此为居住在郊区的人们提供便捷的交通运输,加强城郊两地的衔接。例如,沈阳在市中心就建设了多条地铁线路,而为了更好地与郊区衔接,选择在周边建设了有轨电车,这样不但使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同时也优化了城市交通道路的服务水平[5]。

3 低地板有轨电车优劣分析

3.1 优势

(1)建设成本低。对大中型城市而言,全面推广低地板有轨电车可以降低交通建设工作的成本支出。通过研究实践案例可知,1km有轨电车的成本支出只是建设地铁的20%~34%,在建设有轨电车基础设施时不需要挖掘地下隧道,以地面为地基就可以施工,这有助于降低费用支出。另一方面,低地板有轨电车车厢地面与路面之间的距离为35~38 cm,与路肩的高度一致,乘客只要抬脚就能上车,可以降低构建站台的费用。

(2)承载量大。低地板有轨电车与目前公交车的承载量相比,要高出很多。如南京建设的有轨电车,每辆车最大的承载量是380人,是公交车的5~7倍。同时,低地板有轨电车还可以结合实际交通运行情况进行调节,在交通高峰期多增加车辆,以此满足交通需求。

(3)事故率低。低地板有轨电车有自己固定的轨道、独立的路权,不会随意改变运行方向。与其它交通工具相比,低地板有轨电车出现事故的概率很低。

(4)噪声小,乘坐便捷。低地板有轨电车的噪声要小于小汽车和公交车。

(5)具备科学、绿色环保的理念。目前许多城市选择在绿化带设计有轨电车线路,或者在行车轨道中间铺设绿化带,既可以降低对路面的影响[6],也能完善城市规划。

(6)舒适性高。以法国阿尔斯通低地板有轨电车为例,车轮增加了橡胶减振环,对车辆振动的缓解效果明显,能够保障乘坐者的舒适性。另一方面,由于地板面较低,可以和站台齐平,自然形成无障碍通道,为老人、儿童及残障人士等群体上下车提供方便。

(7)展现城市文明形象。低地板有轨电车不仅拥有新潮的外表,而且具备提供优质运营服务的能力。以上海松江低地板有轨电车为例,运营工作者都是在专业院校进行大量全功能模拟驾驶、车辆供应商理论授课、车辆实训等专业培训后,才步入工作岗位的,在工作中的热情态度和娴熟技巧,都为获取乘客支持和鼓励奠定了基础,且对构建城市文明新形象有积极的引导作用[7]。

3.2 劣势

低地板有轨电车虽然具备非常多的优势,但同时也有明显的劣势。对比公交车,低地板有轨电车车辆采购成本较高。对比地铁,低地板有轨电车工作效率不高、速度不快、承载量也不及地铁。对比快速公交系统,低地板有轨电车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较高。此外,有关低地板有轨电车的重要技术,尤其是转向架技术依旧掌握在国外各大龙头企业手中。对于低地板有轨电车技术,目前我国正在全力研发中,因此在设计时成本支出也较大[8]。

4 低地板有轨电车的发展方向和价值

虽然低地板有轨电车对比其它公共交通方式存在一定的劣势,但是因其具备环保性和景观性等优势,已获得了大部分城市规划者的支持和认可,在现在及未来都是具有发展前景的项目。

4.1 公共交通与景观功能

随着私家车数量越来越多,城市交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严重时还会影响城市的生态环境。低地板有轨电车以相对环保的新能源电能为运行动力,在运行时不会像其它交通工具那样排放有害气体,同时承载量比公交车大很多。低地板有轨电车因为靓丽的外表而具备良好的观景条件,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而言,低地板有轨电车是一道流动的风景线,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9]。不可忽视的是,从20世纪80年代低地板有轨电车问世以来,世界上三十多个国家一百四十多个城市都构建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我国已经构建轨道交通的城市中,只有长春应用了70%低地板有轨电车,原因是在实际发展中,100%低地板有轨电车的制造技术一直掌握在欧洲企业手中。直到2006年,100%低地板有轨电车正式由科技部列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长客股份作为科研主体单位开始立项攻关。之后,我国在2010年完成了100%低地板有轨电车整车生产及课题验收,在2011年完成了5 000 km线路考核试验。现阶段,我国已经拥有国内首列100%低地板有轨电车,并已正式上线载客运营,这也开启了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崭新的一页[10]。

4.2 引导商业发展

低地板有轨电车的承载量较大,适宜在客流量不集中、人员多、人口密度高的商业区中构建。同时,由于低地板有轨电车具备噪声小、污染小、事故发生率低等特点,更加符合商业街的发展需求,因此在设计商业街时加入低地板有轨电车,不但可以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方便,而且可以优化商业街的环境保护工作。

4.3 景区观光价值

在旅游高峰阶段,景区接待的游客数量很多,集散量非常大,只凭借大客车来运输游客是难以满足需求的。规划选择低地板有轨电车是新时代发展背景下的必然选择,加之其具备污染小、噪声小等优势,符合景区环境保护的要求。

4.4 城郊衔接

低地板有轨电车现阶段被很多城市用于城郊衔接,为城市核心区域的换乘工作提供便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优化,低地板有轨电车的内部建设工作也在不断完善,如卫生间、餐厅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可以乘坐有轨电车到城市周边进行短期旅游或出行。同时,由于低地板有轨电车具备很高的舒适性,这对获取人们的支持和认可也有一定帮助。目前对100%低地板有轨电车的认识越来越深,其展现出的节能性及便捷性等优势,促使各大城市在规划中考虑选择这一交通工具作为城郊衔接工具,因此拥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虽然现阶段100%低地板有轨电车应用很少,但很多城市已认识到这一车型的优势,开始提前预制,例如沈阳就预制了十组,其它城市也在了解自身所需的基础上提出预制。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会有更多的城市选择100%低地板有轨电车。

5 结束语

我国城市建设工作中存在很多影响因素,如交通阻塞、环境污染及能源紧缺等。在这一背景下,人们越来越注重有轨电车的应用发展,低地板有轨电车在需求量越来越大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展现出了迅速发展的态势。虽然我国有关低地板有轨电车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非常迅速[11-14]。当然,为了加快技术储备的步伐,优化我国低地板有轨电车交通设施的研究水平和国际化竞争力,还需要科技工作者们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1]李元坤,苗彦英.国外现代有轨电车建设发展的启示[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3,16(6):29-32.

[2]王忠杰,尹力明.“六轴五车体”100%低地板轻轨车辆技术方案[J].上海电气技术,2011,4(4):47-52.

[3]沈训梁,陆云,李俊,等.100%低地板有轨电车及其转向架发展现状[J].都市快轨交通,2013,26(5):21-24.

[4]徐军,杨小凤,刘康,等.100%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国产化实现方式和建议[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3,16(10):18-20.

[5]杨永勤,许红梅,张瑞玲,等.自主研发的100%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制动系统[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4,17(12):90-93.

[6]曾宪华.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制动系统辅助缓解装置的对比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7,20(4):136-140.

[7]胡基贵,刘天赋.从现代有轨电车技术的发展看中国研究方向[J].机车电传动,2016(2):1-4.

[8]张丽霞,陈娟,章峰,等.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乘客疏散模拟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6,19(5):121-124.

[9]郝明远,汪星华,王艳琴,等.100%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电磁兼容性设计研究[J].机车电传动,2014(1):65-68.

[10]杨建光,王绍礼.中国南车100%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下线[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4,17(5):16.

[11]王忠杰.国内现代有轨电车技术特征分析[J].装备机械,2014(3):7-11.

[12]吕元颖.上海松江100%低地板有轨电车车体结构设计[J].装备机械,2016(4):1-5,20.

[13]许敏,吴学政,曾潞洋.松江有轨电车悬浮模块铝合金车体的设计[J].上海电气技术,2015,8(4):5-8.

[14]许敏,吴学政,曾潞洋.有轨电车铰接装置的结构及有限元分析[J].上海电气技术,2016,9(2):18-22.

猜你喜欢
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五老”说和团促进和谐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