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学徒制与传统学徒制的对比分析

2018-01-28 10:46莫小军
装备制造技术 2018年12期
关键词:学徒师傅校企

莫小军

(1.广西机电技师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0;2.广西工业职业教育集团,广西 南宁 530001)

1 新型学徒制的内涵与意义

2015年7月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界三中全会精神,改革创新企业职工制度,加快企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关于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门的联合下颁布[1]。此项试点的目标是在企业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校企双师联动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充分的发挥企业在学徒培训中的主体作用。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组织有培训需求的企业新招的技能岗位新人或新转岗人员参加新型学徒培训。搜索企业职工培训的新模式,完善政策措施和培训服务体系,加快企业后备技能人才的培养。从政策上可以看出目前形势下国家对技能型人才的重视程度,好的技能型人才在企业的发展中体现出良好的态势,并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从现有的中国形式来看,中国的企业只有走技术创新的道路,才能实现稳定的发展。将新型学徒制引入到企业中才能实现企业的升级转型,优化企业内部的结构[2,3]。

1.1 企业新型学徒制内涵

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培养模式是:“招工=招生、入企即=校、师傅教师双师带徒、院校与企业联合”[4]。

(1)“招工=招生”,企业招聘的工人在招聘进入企业的同时,也作为学生的身份进入学校。工人具备有企业工人的身份,同时也是学校的学生身份,两者同时存在。只有获得工人身份,才能拥有技工学校的学籍,才有机会获得技能培训的机会,实现学生、徒弟、工人的无缝隙身份对接。

(2)“入企=入校”,企业新入职的职工在作为新学徒进入企业的同时也以技校学生的身份升入技工学校。在作为企业职工的同时也是技校的学生。学徒只有签约作为企业的职工才能获得职业学校的学习培训资格,实现学习、工作两不误。

(3)师傅、老师双师带徒,院校与企业进行深度的交融,企业岗位与学校教学相互融合统一,教师与企业的师傅合作,分工协作。企业的能工巧匠言传身教,教授徒弟实践经验,院校教师教授学生理论知识。实现了技能与素养的融合贯通。

(4)院校与企业联合培养,院校与企业进行深度的合作,对学员进行教育培训,企业的实践技能培训与在院校的理论知识教育交互进行。在学校学习理论是学生,培养职业通用能力,在企业作为徒弟接受培训,接受岗位操作技能培训;实现了企业与院校的相互融合。

1.2 新型学徒制的发展及其意义

伴随着我国现代新型企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传统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于企业的产业结构。我国日益凸显的问题有技能型人才总数不足、企业一线操作职工的整体素质不高、工作环境不能满足现代新型科技的需求。因此,企业和职业院校一直在探究新的学徒制,从原先简单的校企合作,到后面有针对性的订单式培养,再到如今的新型学徒制,这不仅仅是职业教育工作者对未来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对工作对象的定位及培养目标的设定的理解,还是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殷勤期待,期待职业教育能够对企业的所需所求有个更加深刻的理解,解决企业之所需。

近年来,职业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内在价值,企业也积极的配合学校完成职业技能教学的重要环节,保证了新型学徒制在良好的环境中推广。实行新型学徒制不仅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还有助于构建职业教育和劳动市场相互之间的促进关系。推崇新型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专业技能人才的职业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还可以促使“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这一教育观点得到有效落实。大力推广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其带来的积极意义体现在:

(1)社会的优质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提高企业职工在培训机构和职业院校的入职培训,推动政府的各项机制得到有效的落实实施,使职员积极的响应参与其中。刺激学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让学校的优秀资源得到发挥,企业的优秀职员得于传授丰富的实践经验。出发发挥第三方的优质资源。

(2)企业现场培训的优势得到充分体现。由于企业制定了针对于企业员工的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以及培训后的考核结果。企业和培训机构与劳动者分别签署劳动合同及相关的协议,整个培训过程都是围绕企业现场的岗位对职工进行培训,能够真实有效的提高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特殊性,保证了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3)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稳定性得以保障。由于培训对象在作为新型学徒制进入企业后,政府会对企业和培训对象提供一定的补贴,需要这个补贴的培训者一般都要和企业签订一定年份的服务要求,这样在服务年份内,企业可以保障的员工整体稳定性。同样,劳动者在合同期内也得到了稳定的工作保障。保障了双方的共同利益。

2 新型学徒制的特点

2.1 企业现场培训起主导作用,学校起辅助作用

新型学徒制的《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明确了试点的内容以及培训的对象[5]。培养模式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方式,即由企业与培训机构采取校企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脱产或半脱产培训等方式共同培养新型学徒。企业在培训过程中起主导的地位,与学徒签订培养协议,企业委托技工院校承担学徒的具体培训任务,在保证学徒在企业工作的同时,能够到学校参加系统的专业学习和综合素养的养成。培养的目标为企业比较紧缺的中级工和高级工为主,培训的期限一般为1~2年。在企业则是以具有高技能的师傅为主,学校的专业教师辅导为辅助。采用的是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

2.2 新型学徒制试点主要面向的是企业新员工和转新岗职工

学徒制是培养企业后备人才的重要方式。新型学徒制的本质是“学徒培训工”。新型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明确规定,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对象是与企业签订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的技能岗位新招用人员和新转岗人员,主要为企业培养青年技能人才。所以,参加学徒制培训的学员前提是企业的员工,以学徒的身份参加培训。

2.3 享受政府财政补贴,培训机构和个人均获得一定的补助金

企业新型学徒制有着较为全面的投入机制,资金的投入与使用都有着完善的体制。确保培训资金的使用,保障资金的使用都用在培训上,监督制度完善健全,可以监督培训过程资金的使用情况。人为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对开展学徒制培训的企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培训机构从企业获得资金补助,带徒师傅在企业中享受企业所发放的津贴,学徒从企业领取一定额度的工资,有效平衡了三方利益,有效的保障了三方的利益。

3 传统学徒制的特点

传统学徒制是一种古老的职业训练方法,是指在职业活动中,通过师傅的传帮带,使艺徒获得职业技术和技能,主要是在师傅或专家的指导下掌握所学手艺或工艺的背景知识和取得实际工作的经验。其特点主要有:

3.1 传统学徒的优点

(1)传统学徒制的教育全程性。师傅在培训徒弟的过程中起着全面的作用,包括学员的专业技能以及专业基础知识、文化与综合素养的传授,能够保障了教育过程的完整性。

(2)师徒之间关系紧密。无论在传统的中国还是开放的西方,学徒制早期都是父子传授,然后过渡到师傅收养子做徒弟,这难免保留着父子的亲密感情。这种感情不亚于血浓于水的亲情。这样可以保障了技术传授的稳定性。

(3)技术精湛。传统学徒制是师傅以口传手授为主要形式的技能传授方式,徒弟花足够长的时间去学会一样东西,所做出来的产品富有人文气息;徒弟不以获取工资报酬为主要目的,在学习过程中非常认真,可以做到精益求精。

(4)学徒目标明确。拜师学艺,之所以会拜其为师,只为其人熟练掌握某一技能,学徒想通过他来掌握这一技能,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师傅可以直接向徒弟传授技艺。

3.2 传统学徒制的缺点

(1)培养时间比较长。传统学徒制属于个别教育,学徒大多在完全自然的工作过程中随机学习,学徒期特别长,教育效率低下。学习的针对性差。

(2)培养成本高、市场生存空间小。传统学徒制由于要求很小的师生比,效率低下,不适应工业化体制的需要。并且手工产品利润价值低,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市场生存空间很小,无法满足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

(3)人际关系重。对于学徒而言,与师傅的感情深厚,由于一些传统思想的束缚,使他们人生依附关系重,附带夹杂太多个人感情,对企业的总体发展不利。

3.3 新型学徒制与传统学徒制的区别

新型学徒制是在企业推行“招工等于招生、入企等于入校、校企双师联合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企业出一名技能型师傅、学校出一名教师进行双师带徒,师傅在企业主要进行技能操作培养,教师在学校主要进行文化素质讲授、理论讲授。而传统学徒制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徒弟通过“多看、多问、勤练”,通过师傅的做和讲,在师傅的指导和影响下学习技能知识的过程。徒弟从基本的技能开始学习,经过练习达到一定的要求后,通过师傅手把手的教和自己的勤加练习实现独立的完成工作。

新型学徒制与传统学徒制虽然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师傅带徒弟,通过师傅对徒弟的教育和指导,使徒弟达到一定的技能水平,都体现了“教与做合一”的思想[6]。但是新型学徒不是单纯的师傅带徒弟,而是把现代的职业教育理念与传统学徒制相结合,采用产教融合的方式,实行“校企结合、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培养对象在企业是学徒工,在学校是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学习技能知识,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及综合文化素养。不仅如此,新型学徒制还得到企业、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根据政策会给培养企业一定的补贴,企业也会给予合作学校一定的补助,到达互利互赢[7]。

4 新型学徒制办学的预期效果

4.1 毕业生质量大幅提高

经过新型学徒制的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岗位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能与新型学徒制的两后生毕业生无论是一次性就业率、专业对口率、企业满意率,还是工资待遇都明显高于其他未参加新型学徒制的学生。

4.2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新型学徒制的是“双导师”培养模式。学生在学徒期间,由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共同对其进行管理和培养。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通过对学徒的指导,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彼此在理论和技能上都有了较大提升。到目前为止,有5名学校导师被评为校级优秀指导教师,12名企业导师被评为优秀带教师傅。

4.3 为校企进一步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经过一段时间的合作,学校与4家合作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双方在各个领域都有紧密合作,形成了互惠互利、共同促进的良好局面,为后续寻求优秀的合作企业奠定了基础。

4.4 管理体系渐趋完善

学校成立了由副院长为组长的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涵盖学校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经验丰富的教师、企业行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等。同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和实施方案,为新型学徒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5 结语

无论是新型学徒制还是传动的学徒制,两种制度都是在同一社会背景、制度框架下同时存在的两种人才培养模式,宗旨都是“校企合作,工学一体”。都是为了提高技术型人才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都是新形势下教育体制的探索。两种模式虽然有所不同,但是两种模式可以相互借鉴、互利互补、共同推进。促使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满足企业、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使用需求。

猜你喜欢
学徒师傅校企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师傅开快点儿/你笑起来真好看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魔术师的学徒
冯鑫:一个乐视学徒的生死困局
只会一种
只会一种
芬兰大多数学徒是成人学习者
现代学徒式教育教学分析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