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党团共建机制的创新与实践

2018-01-28 19:47庄坚泉林伟豪张坤剑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党团骨干共青团

庄坚泉,林伟豪,张坤剑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300)

2018年,广东省团省委、省教育厅、省学联联合启动灯塔工程——广东青年大学生思想引领行动,旨在引领大学生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进对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努力成长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肩负着联系青年、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职责,有其责任感和使命感。共青团改革为高职院校党团共建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使共青团更加充满生机活力。高职院校需要在挑战和机遇中,深入研判,结合新时代特点,在思想政治工作和“大思政”格局中发挥生力军作用,把基层党团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努力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不断加强青年群众基础,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书写教育的“奋进之笔”增光添彩。

一、高职院校党团共建面临的挑战

高职院校党团共建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学术界对党建带团建工作创新机制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创新。有提出高职院校对团建设工作的认识不够,工作机制亟待创新等问题,提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应当做好学院党建带团建工作的顶层设计,提出对高校基层党建带团建的内涵、要素和特点等进行尝试性界定问题,也提出针对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及管理的重要性。对照“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意见”和“灯塔工程”,为高校党团共建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思想,同时也为党团共建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党建带团建的机制建设、平台建设需要创新,形成长效机制。

经笔者调研,党团共建面临的挑战表现为:党员对团员的“传、帮、带”作用不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和培养机制构建不足,党建带团建工作模式不新,学生骨干先锋模范作用不强,自媒体缺乏监管,历史虚无主义冲击党团共建工作。党员对团员的“传、帮、带”作用不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和培养机制构建不足,党建带团建工作模式不新,为“内因”;自媒体缺乏监管,历史虚无主义冲击党团共建工作,为“外因”;学生骨干先锋模范作用不强,为“外部表现”。历史虚无主义对党团工作的冲击,本质上是意识形态的冲击。学生骨干先锋模范作用不强,究其原因是学生组织功能弱化。共青团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党团共建机制探析,其重要抓手便是学生骨干培养。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骨干,做好以点带面培养,形成辐射,建立学生骨干培养的长效机制,着力学生组织力的提升,强化学生组织功能,加强学生骨干的培养与提升,加强青年学生的教育与管理。

二、共青团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党团共建机制探析

高职院校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在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新常态下,如何围绕立德树人的中心工作,培养“又红又专”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针对高职院校师生特点,顺势而为,探索党建带团建工作,助推基层党团组织工作创新,是新时代的一个重要课题。

党建带团建需要有机制运转,需要经费和人力资源作为保障,更加需要平台的建设。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壮大,党建带团建格局、学生干部体制、思想观念正在经历深刻变化。党团学生干部思想活动的自主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在此背景下,能否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先进优秀的学生干部,将关系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国家级、省级以及校级已经组建了“青马班”,二级学院基层党团组织应该有相应的培养机制与之所对接。2017年10月,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发布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标准》中提到“要加强二级学院分党校建设,工作条件、工作经费保障到位,充分发挥党校作用,举办各类培训班次”,为党建带团建提供了基本思路。围绕“立德树人”的中心工作,为培养和提升学生领袖力量,二级学院“星火工程”学生干部训练营应运而生。

“星火工程”学生干部训练营作为党建带团建的重要创新平台,旨在通过培训和团队实践锻炼进一步提高学生干部综合素质,培养院干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应对二级学院党团学工作新常态,深化学生干部队伍的改革与建设,实现党建带团建的特色发展,简称“星火工程”。

党建带团建,注重平台、系列的搭建,加强学生“理想道德信念”的培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内容“又红又专”。训练营紧紧围绕学生干部核心竞争力开展一系列训练,有教师授课,有学生干部的自我培训,也有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相关内容,党建带团建系列活动具备交互性、启发性。党建带团建平台通过“理论+技能+实践”的模式开展,结合“两学一做”“一学一做”“三会一课”等内容开展理论学习,通过业务水平、沟通表达提升职业核心能力,通过校内大型活动、校外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检验学习成果。

三、共青团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党团共建机制实践

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学院为例,学院基于“共青团改革方案”“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意见”“灯塔工程”,构建了“星火工程”大素质教育体系。2017年,为促进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推动党建带团建机制,适应学校改革发展需要,做好学生骨干的发展与培养工作,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筹建了党团共建工作协同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对内统筹协调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人力资源,组织开展党校培训班、学生干部例会、班干例会以及“星火工程”学生干部训练营,以学生骨干培养的“黄埔军校”为建设目标,是学生骨干成长的“大熔炉”。实施“星火工程”,对接了上级组织“青马工程”,努力在广大青年学子中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优质的学生骨干,使他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训练营定期开展,采用封闭式训练,内容包括学生干部职责、学生活动流程、学生干部素质提升、文案处理、党建特色、志愿服务精神、新媒体技术应用、活动宣传包装、单反与音频软件的使用、运动急救、户外运动、手语等。训练营紧紧围绕学生干部核心竞争力开展一系列训练,有教师授课,也有学生干部的自我培训。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为今后有效顺利开展各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是理论学习。组织学生干部进行一周的集中理论学习。邀请专家学者、党组织书记等为学生讲授党建知识,举办形势报告会,分析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大学生骨干的理论素养和辨析能力。二是实践锻炼。组织学生骨干进行一周的团队实践锻炼。训练营紧紧围绕学生干部核心竞争力开展一系列训练,在辅导员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干部培训学生干部,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为今后有效顺利开展各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志愿服务。组织信息学院学生干部每人每年参加不少于100小时的志愿服务。通过在校园内、城市社区、农村基层参加扶危济困、支教、文艺演出、政策宣传等公益活动,增强学生骨干的社会责任感。四是对外交流。创造条件,组织学生骨干在培养期间参与一次与优秀校友企业进行企业走访,了解学习优秀企业的管理团队运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对外交往能力。

“星火工程”大素质教育体系以“立足校内,服务校外”为原则,基于专业特色,建立了两个公益服务团队——电子服务队和IT志愿队。队伍以学生骨干培养、学习和成长为核心目标,致力于党团共建机制的创新建设。团队建立以来,按计划开展了多项服务活动,包括党员服务站、小家电维修、电脑义务维修、义务劳动、义教等,提高了党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通过党员服务卡,实时记录了学生参加学习和服务的情况。同时团队积极走出校外,与狮山镇各社区、七一空间、麦田计划佛山分社建立联系,荣获沥雄社区最佳志愿服务团队、佛山麦田公益先锋等奖项,增加校外影响力。IT志愿队自建立以来,共解决的校内外电脑故障超20000人次。网站上共解答电脑故障超15000人次,网站累计浏览次数超108000人次。电子服务队从建立至今,举办的活动超过400场次,每年均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服务人数超过10万人次,维修的电器、设备超过5000件,成果颇丰。仅2017-2018学年,上级党团组织的红色经典诗歌朗诵比赛,信息技术学院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全部学生骨干参加,在收获荣誉的同时,提升学生骨干核心竞争力,为将基层党团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而努力奋斗。

四、结语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党团共建工作关乎民族兴盛、关乎国家兴衰。高职院校作为新时代新青年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新常态下,围绕立德树人的中心工作,应针对高职院校师生特点,在共青团改革的大背景下,顺势而为,探索党团共建机制创新,在“又红又专”的“大染缸”中,为党和国家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

猜你喜欢
党团骨干共青团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新形势下党团与班级建设创新研究
做人民的公仆 做事业的骨干
党团带队办好红领巾学校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名单(共三百五十七人)
欧洲议会左翼党团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
核心研发骨干均16年以上!创美克在产品研发上再发力
高校学生骨干如何在党团班协同育人机制中发挥“排头兵”的作用
共青团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