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理念与国内市场营销专业教育模式的融合

2018-01-28 19:47赵媛媛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专业人才师资市场营销

赵媛媛,王 云

(1.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7;2.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1442)

一、国际化理念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提出新要求

在经济全球化这一大背景下,全球经济的格局、纵深、链条都发生了根本性的理念转变和方式演变。特别是对于国内各层次的企业来说,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开放”的对外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战略倡议取得初步成效,广大企业都需要对外拓展渠道、集聚资源、建立合作来转变国内各级市场日趋饱和和耗式的不良竞争状态。在此背景下,国内企业的市场营销范畴需要向全球进行辐射,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升级,首要的就是必须具备“国际化”理念。具体来说,国际化理念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提出了以下几点新要求:

(一)综合能力进一步拓展

具备国际化理念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首先必须在思维方式上摆脱国内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和市场拓展方式的习惯,能够具备适应不同国家经济结构、营销习惯与合作模式的思维方式,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市场营销活动;其次在知识结构上也需要建立多元化、多语系、多文化的全新基础,比如掌握多种语言、国际通用商务法律和目标国家各类法律法规、不同国家的文化特征和种族禁忌等等,这些都是以往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内容中没有或很少涉及的;最后是沟通、公关能力需要全面进阶,具备国际化理念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必须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群特点、喜好特征、言谈习惯等具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地与不同的目标对象在商务谈判中找准切入点、把握契合点,才能在各类合作协议与战略合同中为我方争取利益更大化、风险最低化,而这需要的能力培养也是今后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之一。

(二)专项能力进一步严苛

在综合能力全面提高的基础上,很多专项能力的培养要求也是国际化理念范畴之内的新内容和新变化,比如互联网营销能力。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因此互联网营销也成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营销模式的重点方式和主要渠道。在此背景下,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会遇到很多互联网营销方式的组织、市场的调查分析、人群的需求分析等内容,而且多是针对国外的国家和地区。因此,兼备专项互联网营销能力与电子商务能力,这也是国际化市场营销人才的特征之一。

(三)职业精神进一步强化

目前的经济全球化发展框架将越来越多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推向不同国家和地区,随之带来的商务洽谈、合约商谈、细节商定等工作会遇到更多的利益诱惑和艰难险阻,甚至有些企业的核心技术还会受到国外别有用心者的觊觎。因此,国家市场营销人才的职业精神打造上升到全新的高度,不仅要以企业利益为重,还要坚决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与尊严,这就需要在大学阶段就建立起符合要求的职业精神,需要高职院校在教学模式上进行全面的调整与契合才能取得实际效果。

二、目前高职培养模式国际化理念的缺失分析

从目前国内广大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来看,对国际化理念的融合很少或者几乎没有涉及。究其原因,有些是整体培养理念的更新滞缓,有些是因为软硬件实力的缺乏。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缺少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标准

目前,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标准比较散乱,国家层面的主导性标准虽对经济全球化背景和国家化理念进行了一些融合,但是内容和深度还有待进一步的拓展和优化。而且从具体院校的执行情况来看,还存在各自为政、执行不均衡等现象,有些高职院校的教学标准沿用多年没有进行修订,其核心理念和教学方向已经非常落后。在这种模式下培育出的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在市场上明显竞争力偏弱,出现就业难、发展慢的负面情况,这一点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专业师资力量偏弱

从目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来看,高水平、高层次具备国际化理念综合能力或者专项能力的教师数量较少。有些院校只能开展英文教学,而法文、德文等语种的教师则为空缺;有些院校在国际商务法律和美国、英国、德国等重要国家商务法律法规方面的专业人才稀缺甚至没有配备,这些方面的教学基本难以开展;一些院校在互联网营销方面只能安排电子商务等专业方向的教师担任教学,而互联网营销与电子商务之间的专业差距难以弥补。

(三)中外共建起步较慢

从国际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层次和效果来看,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家的高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非常突出,具有扎实的合作共建基础。但是在这方面国内高职院校的主动意识还不强,没有与这些地区的高职院校建立战略合作和交流教学关系,无法将这些国家的先进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以及优秀的国际师资引进来,进而促进本校的教学培养工作。

三、国际化理念与国内高职院校培养模式的融合途径

笔者经过与一批行业教育专家和国内外先进职业院校的沟通以及对国际化理念与国内高职院校培养模式的契合性分析,提出以下一些措施以供参考:

(一)建立统一的国家化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标准

建议高职教育主管部门和行业指导委员会对现有的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标准进行新一轮的修订和优化,要从行业发展和市场形势的层次出发进行内容的丰富和形势的深化,可以邀请国际知名的市场营销专家对本标准进行审定,提高标准的国际适应性。同时,要对修订后标准的执行提出严格的要求,可按照分批试点、逐步推广、全面施行的步骤进行落实,确保国内所有开设市场营销专业的高职院校在三年内全部使用新标准。

(二)拓宽专业师资的培养和引进渠道

各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在用人市场的需求度和竞争力,要对与新教学标准相适应的专业师资队伍打造制定完善的实施意见,对专业师资的培养、引进要制定明确的计划。对于市场营销专业师资的培养和引进要从政策、资金、保障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要建立一套留得住人、能培养人的良性机制,不断激发师资队伍的创新力和凝聚力。特别是对于国际商务法律、互联网营销等方面的专业师资,可以开出优厚的条件从本科院校或者国外院校引进,人才的引进对于本院校自我造血能力的提升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与国外先进院校建立多元的合作关系

广大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本地区对外经济交流、城市协作等方面的资源与人脉,或者依托国际学术交流的平台与机遇,与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家的优秀高职院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专业的师资力量以补充和促进本校教学模式的改进。同时,高职院校也可以建立多元化的人才交流渠道,不仅是教师之间的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补也是一种可以尝试的形势;可以与目标院校共同建立“国际交流班”,将一定数量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课程安排到国外合作院校,以提升国内学生的理念、语言和思维,同时也为他们今后在国际市场的工作与发展积累多方面的经验;可以依托与国外优秀院校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发掘实践资源,把国内学生的实习、实践等活动安排到国外的企业中,以现实感和场景感全面代替国内此方面的模拟效果,对学生的理论转化能力和实操能力提升起到非常好的改进效果。

猜你喜欢
专业人才师资市场营销
技工学校市场营销学科探究
中国视光学相关专业人才互通职业评价体系建立构想与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激励机制研究*
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德国拟启动实施专业人才战略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基于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高职机械行业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关于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发展的战略思考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