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哪里养老

2018-01-28 20:08◎文/韩
金秋 2018年24期
关键词:三桥老年公寓养老院

◎文/韩 勋

板块邮箱:dasu666@163.com

·本期特别策划·

在养老院的日子

随着时代的变迁,居家养老已经不是老年人的唯一选择。许多人把目光投向养老院,并在那里开始了新的生活。那么,他们现在的状况如何?有什么感受?下面讲述的是六位老人的故事,笔者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这些老人在进住养老院前后的心路历程、情感变化和生活经历。故事真实、温馨、细腻,读后定会开阔您的视野,对您产生新的启迪。

1928年出生的晋桐枫是地地道道的西安人,在西安上的小学、中学,后来当兵去了新疆,再后来转业,上世纪80年代末,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师离休。

离休以后去哪里养老?夫妻二人考虑再三,决定回到家乡安度晚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想在西安定居尚有难度,于是在户县落了户,盖了房子,一住20多年。年龄过了80岁,生活上的不便渐渐凸显。三个儿子早已成家立业,老两口也无意打扰他们,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也曾雇过保姆,效果与预期相去甚远。

渐渐地,一个念头开始萌生:能不能走社会养老的路子,到养老院住几个月试一试?跟儿子一商量,都很支持。老两口几经打听走访,从2011年开始,先后入住西安三桥地区两家养老院。2017年6月,结婚62年的老伴儿因病去世,晋老在朋友的建议下,当年12月入住昆明路西段的三桥老年公寓,并打定了在此长住的主意。

值得一提的是,至今晋老不清楚入住养老院费用何时交?交多少?三个儿子揽下所有入住事务,初衷全在回报父母,让他安心过好每一天。

晋老定居三桥老年公寓,他曾经反复斟酌的那个问题——我在哪里养老?实际上是每个老人和准老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从目前态势看,社会上分为居家养老和住养老院养老两种方式。居家养老,可分为与子女同住、老两口自己相互照顾、雇保姆、一人独居四种方式。而住养老院养老,又分为政府对五保户、特殊情况老人承担全部费用的公益方式和需由老人付费的民办、公办养老院方式两种。缴费入住,合情合理,但最大困难来自经济、观念两个方面,其中子女的态度有时候可能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入住三桥老年公寓的另一位老人刘玉荣今年74岁,退休前是省建材局的干部。40多岁的时候,丈夫得了重病,刘玉荣悉心照顾他19年,一人承担起抚育两个女儿的责任。刘玉荣退休以后爱人病故,两个女儿、女婿对她呵护有加,让她在悲痛中有了许多安慰。

一人独居几年,女儿女婿经常带着孩子回家探望,其乐融融。但女儿正处于事业华彩期,不可能时时刻刻陪伴,她便渐渐有了入住养老院的想法。俩女儿通情达理,知道母亲想要的就是最好的,于是帮着母亲查阅养老机构信息,女婿多次去寻访,终于在2013年入住三桥一家养老院,今年2月,搬进了三桥老年公寓。

入住养老院这5年,女儿女婿几乎每个礼拜天都来探望,并相继给母亲送上大礼——二女儿先在西郊买了一套复式单元,大女儿在雁鸣湖畔买了一套单元房,均已装修完毕,静候母亲入住。两个女儿的意思是,养老院很好,我们很放心,但是如果母亲隔段时间想调剂一下,换个环境,尽可在新房里住几天,届时我们回去与你同住。

2018年9月上旬,我去三桥老年公寓采访,把我的采访意图跟护理部焦主任说了,焦主任说,那我就给你找两个老人。我说采访一人就可以了。焦主任一笑,说这两个老人来到这儿以后有了感情,快要结为伴侣了。

焦主任带我来到4楼一个套间,接待我的正是晋老和刘玉荣。

套间宽敞,窗明几净,乳白色的沙发椅、座椅、圆桌、长桌、床头、床头柜,全都是欧美风格,一进门就把我惊到了。两间房一样大,均在15平方米左右。卫生间在里间,可以洗淋浴。更出乎意外的是,外间还有一台电子琴。

话题就从电子琴开始。5年前,晋老在书院门参加了一个电子琴培训班,上了两堂课,觉得路太远就没再去,但是基本技法还是学到了一些,回到养老院自己钻研。如今能熟练弹奏十几首曲子,比如《梁祝》《荷塘月色》。

刘玉荣是晋老的学生,已经学了一个多月,可以弹《夕阳红》了。在我的请求下,刘玉荣弹,晋老唱,琴声歌声在房间里荡漾——果然夕阳很红,一个90岁,一个74岁,日子过得悠然自得,丰富多彩。夕阳红,黄昏恋,其中细节无须多问,从两人的表情和谈吐中已能看出,双方自有能打动对方心弦的地方,所以两情相悦,精神也产生了共鸣。黄昏恋当属精神层面,精神的支撑点在于双方身体健康。晋老那浑厚的、不疾不徐的男中音,就一点儿不比五六十岁的中年人逊色。

两人感谢院方的撮合——刘玉荣的套间被安排在晋老的隔壁,两套房间的格局一模一样。还有一个小秘密,今年阴历九月九,院方准备给他们办一个仪式,邀请全院老人都参加,共同见证这段美好的缘分。两人倍感温暖,用刘玉荣的话说,仪式一办,“和谐了两个家庭”。晋老三个儿子,没有女儿,刘玉荣两个女儿,没有儿子。如今有儿有女,阖家欢乐。

晋老的儿子们住在户县,每个礼拜都要来探望父亲。自打今年春节后刘玉荣入住,她的女儿每个礼拜也来探望母亲,双方子女在这里相识,也结为好友。听到两位老人将要结为伴侣的消息,五个子女都表示赞成:父亲高龄,身边需要一个人照顾;养老院条件已经够好,但护理员毕竟不比“身边人”更贴切;母亲高龄,身边需要一个人来吐露心语,因为老人更需要通过与人交流沟通来得到心灵的慰藉。今年以来。儿女们带着两位老人,开车去了敦煌、柞水、太平峪森林公园。一次在外吃饭,刘玉荣起身买单,刚拿出钱包,被儿子挡住。儿子说你们出来就是吃好玩好,其它的事不要操心。

子女们的一举一动都在老人眼里,老人为子女的支持感到欣慰。女儿得知晋老想把老年手机换成智能手机,立即说你们对手机型号不大清楚,这件事由我们来解决。刘玉荣相对年轻,先前用自己的智能手机帮晋老学习上网、发微信,晋老进步挺快。

刘玉荣又说出两个小细节,一是她的入住费用也由女儿负责。二是前几年,她的小外孙考上上海一所大学,利用报到前的暑期出外打工,用挣来的钱买了按摩椅送给外婆。开学后,第一个中秋节,学校发月饼,外孙把月饼寄到养老院。月饼无言,子孙的孝敬令老人心醉。

整日沐浴在浓浓的亲情中,这应该也是两位老人身体健康的一个因素。如今,他们不为子孙操心,不为经济操心——一个离休干部、一个退休公务员,每月的养老金足够。不为每日三餐操心——老年公寓里的伙食受到两人的称赞,用晋老的话说就是“这里食堂舍得花钱,饭菜软、烂、可口。”不为身体操心——护理人员每天来测血压,公寓与隔壁一家医院相通,剩下的事就是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了。采访中,他们邀请我来到五楼平台观景,说西边那个小亭子,就是他们经常聊天喝茶的地方。

两人说好,结合后多余的那套单元也不退,为子孙每个礼拜的探望留下宽敞的空间。结合后两人仍然各持自己的养老金卡,为各自可能出现的花销留下自由的空间。

说话间,刘玉荣接听了一个电话,是一位80岁的朋友打来的,询问老年公寓食宿、收费等方面的情况。朋友的丈夫去世不久,自己需要照顾,打算入住这家养老公寓。

我在哪里养老?看来有意走社会养老这条路子的人还不少。晋老的姐姐就住在这个公寓,已是94岁高龄。住在公寓四楼的,就有三对从省政府退休的老人,年龄均在80岁左右。刘玉荣说,前几天她的一位老相识也曾打电话咨询公寓情况,老相识也是80来岁,曾担任省上某局局长的丈夫今年去世,她有意入住这家公寓。还有刘玉荣在单位居住时的邻居、省建行一对退休老人曾专程来老年公寓调研,想为自己的晚年寻找满意的去处。

我采访过30多对金婚老人,平均年龄80岁,最大的90岁,其中大多数居家养老,与子女同住、老两口相互照顾的,各占一半。30多对夫妇中,只有一对儿住在咸阳市一家养老院里,条件也不错,也是租住了两个单元。

晋老、刘玉荣打定了在老年公寓长住的主意。这不,儿女们已经开始商量今年给晋老过90岁生日的事了。巧合的是两人的生日都在阴历十一月,一个是初二,一个是初六。儿女们的意思,两人的生日放在一起过,怎么过,在哪里过,两位老人就不用操心了。

猜你喜欢
三桥老年公寓养老院
日本Sakuragien-青森养老院
把幼儿园搬进养老院
老年公寓呼叫装置使用不便惹纠纷
基于BIM的资产管养信息化系统在南京三桥的应用
游学天鹅湖老年公寓
In My Next Life
我与南京长江第三大桥的十年之缘
襄阳汉江三桥斜拉索振动控制研究
未来老年公寓模式探讨
越走越俏的民间习俗——以吴江同里“走三桥”习俗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