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趣成美 美美与共
——四年级硬笔书法课《“双胞胎”字》教学设计

2018-01-28 20:43
江苏教育 2018年61期
关键词:美观双胞胎笔画

【设计理念】

1.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开展等均关注学生的感受,从学生熟知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盎然,避免枯燥乏味。

2.临摹是书法学习的基本方式,临摹过程包括读帖、临写、比对、调整等阶段。在临写阶段,引导学生观察范字的笔画、部件位置和比例关系,养成读帖的习惯,形成“意在笔先”的意识。

3.教学过程中采用书写实践、作业展示、欣赏评价、讨论交流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4.写好字不是练字的唯一目的,练习写字的过程中还应让学生受到中国传统美德的熏陶,渗透美感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达到道德美和艺术美“美”“美”与共的教学境界。

【教学目标】

1.掌握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双胞胎”字的笔画变化和间架结构,把此类字书写规范、美观。

2.激发学生的习字兴趣,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锻炼学生持之以恒的毅力。

3.渗透美感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进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初识“双胞胎”字

师:(出示双胞胎照片2~3张)你们知道,他们是——(双胞胎)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和老师一起写一写这三个字。(板书:双胞胎)你们为什么会这么认为?

师: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在我们的汉字里也有不少字的两部分长得很像,就像双胞胎一样,老师根据它们的特点给这类字取了个形象的名字——“双胞胎”字(板书:“字”)

【设计意图:出示双胞胎图片,从生活中的双胞胎导入,给由两个相同的独体字或相同的部分组成的字形象化地取名为双胞胎字,给学生直观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你们看,我们刚才写的题目里就有一个双胞胎字,是哪个字?它把两个“又”组合在一起变成”双“。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双胞胎“字?

(学生边说,教师边在黑板上板书“多、林、朋、昌、双、比、炎、哥”等字。)师:双胞胎字都是由两个相同的独体字或相同的部分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字。我们汉字里的双胞胎字可多呢!(出示双胞胎字字板)让我们亲切地喊一喊他们的名字吧。(齐读)

师:今天的写字课,我们就来学写“双胞胎”字,探索写好“双胞胎”字的奥秘,把“双胞胎”字写美观。

【设计意图:就地取材,引导学生寻找课题中的“双胞胎”字,并由此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搜寻曾经认识的“双胞胎”字,让学生感知“双胞胎”字就在我们身边。】

二、探究“双胞胎”字

(一)给“双胞胎”字分类

师:同学们,要想写好字,我们第一步要干什么?(观察)观察字的结构和笔画,在书法上我们称之为“读帖”。我们只有睁大自己的眼睛,通过观察,找到写好双胞胎字的奥秘,我们才有可能把“双胞胎”字写美观。现在请大家看看黑板上的“双胞胎”字,老师想请你们将它们分成两类,你会吗?

让学生上台分成两类,并说说分类理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动手给双胞胎字进行分类,在分类过程中了解“双胞胎”字的结构特点。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明白写好字的第一步就是“观察”——读帖。】

(二)学写左右结构的字

师:你们想把“双胞胎”字写美观吗?大家先来听一个故事:一天,有一对双胞胎兄弟到森林里玩。突然森林里狂风大作,乌云密布,豆大的雨点从天空上倾泻而下。幸好不远处有一间小房子,兄弟俩赶紧向小房子跑去。可是,小房子太小,哥哥让弟弟先进去了,哥哥只能跨进一只脚,还有半个身子在外面淋雨呢。(板书两个没有变化的“人”,第一个“人”捺和第二个“人”的撇交叉打架)为了不让哥哥淋雨,弟弟往小房子里挤了挤,把另一条腿也缩起来,(板书第一个“人”变化了的字“从”)这样哥哥也能挤进来了。大家看,由于弟弟的谦让,哥哥也顺利地躲进小房子里了,不再被雨淋了。

师:这两个“人”字兄弟躲进了田字格,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答:(左边写的偏小偏矮。右边写的大一点长一点。左边“人”字的一捺要改成一点。

师:谁继续说。你还发现了什么。你想提醒大家什么?

师小结:大家观察很仔细,说得也很准确。写“从”的时候,左边的“人”要写得小一点,你们看,第一个“人”的撇比第二个“人”的撇要短(用红粉笔上下各画两条平行线,将两个“撇”作比较),第一个“人”的捺变成了点,给右边的“人”让出了空间;第二个“人”的撇要长一点,伸到第一个“人”的点的下面,形成支撑,这样左右穿插,整个字就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紧凑美观。大家看,写左右结构的“双胞胎字”要注意什么?(在“从 林 双 比”字下边板书“左收右放,避让穿插”)

【设计意图:教师一边讲述有趣的故事,一边范写汉字,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交流中碰撞,在相互言说中明白写左右结构“双胞胎”字的注意点,水到渠成地总结出了写左右结构“双胞胎”字的关键点。在教学过程中,还渗透了谦让、和谐的优秀传统美德的教育。】

生写“从”,描红1遍,写两遍。提醒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肩平,臂开,足安;一拳,一尺,一寸。

实物展台展评学生,按照“左收右放,注意避让,合理穿插,撇捺舒展,大小适中”5个标准进行5“★”评价,并现场修正。

师:大家再来看看这4个字,是不是也是左收右放,笔画注意相互避让穿插?它们哪个笔画避让了?怎么避让的?哪个笔画又穿插了?(分组讨论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相机将相关笔画用色笔标出来)

师:拿出练习纸和钢笔,按照正确的坐姿和握笔方法,把4个左右结构的“双胞胎”字工工整整描红一遍,写两遍,每写完一遍,和最前面的范字进行比较。(生练,教师巡视)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业拿到台上展示。

师:接下来我们同桌交换,对照“从”字书写要求,达到5“★”要求的就给他圈上红圈圈。看谁的红圈圈最多,谁就是今天的小小书法家。

小结:左右结构的“双胞胎”字,写的时候要注意“左收右放,避让穿插”,让整个字成为一个团结和谐的整体。

【设计意图: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功夫是练出来的,因此写字课上学生练习和展评环节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展评环节,通过这个环节,学生才能知道自己练写过程中的优缺点,在接下来的练习中做到有的放矢,写出端正、规范、美观的汉字。】

(三)学写上下结构的字

师:那上下结构的“双胞胎”字怎样才能写好看呢?

师:你们看看这些上下结构的“双胞胎”字是不是像在叠罗汉呢?写这些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小结板书:上小下大,适当变化)

师: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看谁把字摆得美观。请每一小组把抽屉里信封中的东西拿出来,将里边的两个“夕”字组合成一个漂亮的字,看哪一组摆得漂亮。(另请1个学生到黑板上试摆)

点评:上下两部分的重心要在同一条垂直线上;上下两部分要挨得近一点,不能太分开,也不能连在一起。

【设计意图:观察形象化的图片和动手摆一摆,发现上下结构的“双胞胎”字的书写规律,除了要注意“上小下大,适当变化”之外,还要注意结构紧凑,重心对齐。】

生练,展示。

师:我们班的同学真聪明,一学就会,看看这两个同学写的字多漂亮,他们做到了上小下大,有些笔画做了适当的变化,上下中心对齐,整个字看上去工整和谐,美观大方。

三、拓展认知,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还有一些汉字里藏着双胞胎字。比如(出示“能、歌、梦、唱、丛、鹿”)你能把它找出来吗?(学生上台用红笔圈出双胞胎部分)

师:找出“鹿、能”,它们的双胞胎部分组成一样吗?写法有什么区别?

学生说一说,每人将这两个字各写两遍。

师:(出示“众、森、矗、淼”)你能给这类字取个形象的名字吗?(“三胞胎”品字结构)

师:书写这些“三胞胎”字,要注意些什么呢?你们能不能从写“双胞胎”字的经验中有所启发?课后大家在练习纸上再写一写。

师小结:同学们,有人说汉字是一门艺术,因为它们的笔画善于变化;有人说汉字是美德的化身,因为它们知道谦让和谐……我们掌握了结字规律,注意笔画的变化,也就掌握了写好汉字的奥秘。同学们,也有人说字是人的第二张脸,书写美观能提升自我形象。但要把字写好,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希望大家能够持之以恒,将我们的汉字越写越美,不断弘扬我们的中华汉字文化。写好端端正正的中国字,做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设计意图:在学生掌握了写好“双胞胎”字的奥秘之后,出示一组里面藏着双胞胎部分的汉字和一组“三胞胎”汉字,学生运用学到的写好“双胞胎”字的规律分析、练习写好这些字,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教学反思】

大家都知道,练字是个枯燥乏味的活儿,再加上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与书法训练的严格性存在着极大的矛盾。因此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努力运用多种科学的形式与手段,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能事半功倍。

纵观这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浓厚的,学习热情也是高涨的。我不断地创造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趣味性教学情境中领悟“双胞胎”字的书写奥秘,写出规范、端正、美观的汉字,并在练习写字的过程中受到中国传统美德的熏陶,渗透美感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真正达到因趣成美、美美与共的教学境界。

猜你喜欢
美观双胞胎笔画
丙烯酸树脂基人造花岗石美观性提高的方法
词语双胞胎
汽车轮胎与翼子板视觉美观性分析
同是“双胞胎”为何大不同
双胞胎逛“1元店”
笔画相同 长短各异
——识记“己”“已”“巳”
有趣的一笔画
找不同
微创拔牙结合牙龈成形术在义齿美观修复中的应用
双胞胎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