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伦理学的良心与旗帜
——贺《中国医学伦理学》创刊30周年

2018-01-28 23:01李中琳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郑州大学伦理学卫生

李中琳

(郑州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1,lzhl1079@126.com)

时光如梭,岁月荏苒,在《中国医学伦理学》创刊三十周年之际,我谨代表郑州大学“中国卫生健康人文法律协同创新中心”致以最衷心的祝贺!

三十年来,《中国医学伦理学》始终坚持办刊初心。以提高中国医学伦理学的专业水平和社会影响力为己任,发挥严谨的学术风范,不断地开拓耕耘,为中国医学伦理学的发展探索出了光明的出路和未来,也为中国医学伦理学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成为中国医学伦理学学科的优秀领航者。同时,《中国医学伦理学》作为一本优秀的学术刊物,引领我们开辟新的领域,发现新的思维角度和方式,承担了学科推介者的责任,也为大批医务工作者处理好医患关系、医际关系,解决临床面临的道德难题,提供了理论、规范和方法。

古人云三十而立,三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许只是短暂的一瞬。但是,作为一本融合学术大家的杂志,《中国医学伦理学》培养了中国医学伦理学的一代人,更是见证了这一代人为发展中国医学伦理学事业殚精竭虑的点滴过程。三十年,《中国医学伦理学》从弱小走向强壮,从稚嫩走向成熟。承载着中国医学伦理学人的良心,已成为中国医学伦理学人展示硕果的主要阵地和论坛。三十年,《中国医学伦理学》以严谨务实的学术态度与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完成了中国医学伦理学的发展与壮大。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进一步昭示了我们党加强卫生健康的意志和决心,对建设健康中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切实有效地推进卫生健康建设,已经历史性地成为卫生健康法治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使命。基于此,由郑州大学法学院牵头,联合郑州大学医科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医学人文教育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组建了郑州大学“中国卫生健康人文法律协同创新中心”。旨在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加强多学科联合、多层面推进、多部门协作,围绕省内及国内卫生健康建领域的重大法治问题,瞄准学科前沿,培养、汇聚一批学术领军人才与科研创新团队,积极开展高层次的原创性、前瞻性和应用性研究,力争形成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科研成果,使其成为具有重大影响的卫生法学研究学术高地,最终成为支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中国医学伦理学》与郑州大学在医学人文研究领域建立了紧密的协作关系,并给予了郑州大学医学人文学科很大的支持和帮助。我们期望通过协同创新中心的设立,可以为《中国医学伦理学》的理论研究提供丰饶的实践土壤与孕育环境,为最终实现健康中国的中国梦而尽绵薄之力。

衷心祝愿《中国医学伦理学》秉持宗旨,坚守情怀,百尺竿头,继往开来!

猜你喜欢
郑州大学伦理学卫生
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中的伦理学意蕴探析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论马克思伦理学革命的三重意蕴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征稿简则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卫生歌
讲卫生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第46卷(2014年)总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