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角色的定位与重构

2018-01-28 23:29谭茗月阮志红
铜仁学院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探究信息技术

谭茗月,龚 静,阮志红



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角色的定位与重构

谭茗月1,龚 静2,阮志红1

(1.贵州师范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0;2.铜仁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顺序,为学校课堂教学变革带来了新机遇。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当事人”,教师实施翻转课堂面临着教学理念、角色定位以及专业性等方面的现实挑战。因此,教师需要重新定位,重构角色,要对翻转课堂有深刻的认知,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升自我素质,筑建复合型知能结构。

翻转课堂; 教师角色; 角色重构

近年来,翻转课堂作为一种符合信息化时代发展趋势的教学模式风靡全球,被美国《时代》、加拿大《环球时报》誉为影响当今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翻转课堂强调学生个体差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是一种将知识传授的顺序进行颠倒的教学模式。在我国,各大城市的高校与中小学也陆续开展了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并取得了一些经验与成果。但就目前来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教学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仍需对其相关内容进行深入地探索与研究。作为翻转课堂的实施者,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情况对于新型教学模式顺利推进具有重要的影响。正如卢强教授所指出的,教师是翻转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与核心,是翻转之“基”[1]。鉴于此,有必要对翻转教学模式下教师角色的改变进行研究,探索其重构的思路,以确保翻转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和有效实施。

一、翻转课堂之缘起:教师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起源于2007年,最初由美国两位化学教师率先尝试,之后仅在美国基础教育领域中得到较小范围的推广。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式发展以及全球教育改革的浪潮,越来越多的新观念、新媒介以及新技术应用到了教育领域。2011年,萨尔曼·汗(Salmankhan)在TED大会上向全世界介绍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这种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的模式才开始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同年,我国一些学校开始进行翻转课堂的实践教学。重庆市聚奎中学选取两个实验班将八门课程一起“翻转”,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山西省运城市新绛中学创新翻转方法,上午上展示课下午上自习课,其结果是“教师只讲半天课,高考录取率不降反增”。随后广州、福建、南京、北京等中学以及高校都开始积极尝试翻转教学。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要求要“全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利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多种方式”[2]。因此,教师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既符合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趋势,也与当今教育改革的思路相一致。

翻转课堂模式基于信息技术手段,改变了教学中的师生关系,重塑了教学的时空结构。翻转课堂模式下,不再是传统的课内进行知识讲授、课下进行知识内化,而是将教学由课堂内,延伸到了课前与课后的时空中。从空间上来说,翻转课堂的课前主要进行知识传授,教师发放教学资源与学习任务单到网络空间中,供学生自主学习;课内是知识内化阶段,师生在课堂这一共同空间中进行合作、探究,由教师协助学生完成知识内化。从时间上来说,与传统课堂相比,信息技术的融入使得课堂能在相同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还能构建一些传统教学中不可能构建的教学情境[3]。特别体现在翻转课堂的课前自学阶段,学生独立进行探究,在学习时间、学习地点与学习进度的决定上有较大的自主性,更容易产生无效学习或不学习。为此,教师必须思考如何建立合适的监管机制,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增加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时间与次数。这意味着,教师要能够适时适当地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的效率,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空间的有效转移、有意义转移。面对翻转课堂这一新型教学模式,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并且要学会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空间的转移,以保证实施翻转课堂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二、翻转课堂之嬗变:教师角色的重定位

传统课堂以教师的讲授为重点,而翻转课堂更重视学生知识内化的过程,翻转课堂中教学认知、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均与传统课堂有所区别,这种不同使得教师的角色与功能发生了改变。根据翻转课堂实施的流程不难发现,翻转课堂中有几个关键点:教学资源、课堂活动和学习环境,而这几个关键点的总设计者就是教师[4]。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成为了教学资源的供给者,课堂活动的统筹者以及学习环境的创设者。

(一) 教学资源供给者

认知主义学派中,布鲁姆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传统课堂的灌输式教育使得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不利于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发展。翻转课堂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在课堂教学开始前教师提供学习资源与学习任务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自行学习,给了学生极大的学习自主权。课前自学阶段的教学资源主要形式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辅以其他类型的资源,如图文素材,影音资料等作为辅助性教学资源,还包括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测试习题,以检验学生自学成果。在开发教学资源之前,教师需要对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来收集、设计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资源,通常,这些教学资源有的是可以直接从教育资源开放平台获取,有的则需要教师进行制作与加工。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资源类型,在课前自学与课堂教学中适当地使用,以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认知与吸收。

(二) 课堂活动统筹者

翻转课堂带给学生学习最有益的变化并非将学习阶段翻转到课前,而是将课堂上的知识传授时间用于知识的内化。教师在了解学生自学情况的基础上,设计并组织实施一系列高质量的课堂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完成知识内化。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特征、学生水平等灵活设计课堂活动,通过完成各个课堂活动,教师和学生能够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得到提升,常见的课堂活动有问题交流、独立探究、小组协作、成果展示、评价反馈等。在翻转课堂中,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是其最核心的价值[5]。通过充分的交流沟通,师生共同确定需要探究的问题,在寻求解决方法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在一系列的人际交流与协作活动中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作为课堂活动的统筹者,教师必须对课堂活动进行精心地设计与组织,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获得情境、协作、会话等方面的良好体验,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三) 学习环境创设者

学习环境指的是学习过程中支持学生学习的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符合教学要求的学习环境能够使学习事半功倍。相较于传统课堂,翻转课堂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必然需要有相应发生变化的学习环境来支撑,以满足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需求,而教师就是这一学习环境的创设者。翻转课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创设出有助于培养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个性化协作式学习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思考的是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独立探究,并鼓励学生开展合作交流。面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阻碍,教师需要设计相应的监管机制,及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反馈。因此,翻转课堂中的学习环境创设不同于传统课堂,仅仅是对课堂内的教学流程与教学活动的设计,而是要多方面考虑到信息资源、学习平台、师生交互、课堂活动、评价反思等因素,构建一个能够支撑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与协作交流探究的个性化协作式学习环境,为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养成提供环境支持。

三、翻转课堂之思考:教师角色重构的措施

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为理解师生角色提供了新的视角,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主要通过陪伴学习与引导探索来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从本质上对传统课堂进行翻转。翻转课堂是以学生的综合发展为核心,基于服务学生的原则进行教学,将学生的学习需求放在首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新角色的转换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对新的教学模式有深刻认知,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素质;其次,在其实践教学中,对自身的教学角色进行重构,以尽快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一) “翻转”认知,确立“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独自完成一门课程的准备、讲解、释疑等工作,而是通过教师间的学习与交流,进行优质资源的共享,合作制定客观、科学的教学计划与内容。在课前学生自学阶段,教师要及时收集并记录学生的自学情况,并将学习过程中的普通问题与疑难问题进行整理,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线上交互。在随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参与一系列课堂活动,进行问题交流与探究并展示学习成果,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与教师评价对学生所学查漏补缺,促使知识内化过程的反复实现,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促进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的养成。整个翻转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的是学习同伴的作用,不居高临下,尊重学生的学习行为,以为学生服务为出发点,引导、激励学生进行探究创造。

教师要想学生高度接受并喜爱自己的课堂,首先自身要被学生接受,所以教师在个人特质方面,要擅长进行沟通、倾听与表达,气质要具有亲和力,语言具有感染力,才能更好地给学生构建翻转课堂的学习环境。相比传统课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更为丰富,也更不易掌控,教师需要关注更多方面的因素以保证教学的顺利实施,需要教师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能够勇于面对翻转课堂教学带来的诸多改变及新要求。在实施教学时,教师要有成功进行翻转教学的信念,坚信通过自己与学生的共同努力,能够出色地完成教学目标,同时还要能够使用之于学生而言易理解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将知识讲授出来,进行知识的传递。

(二) 提升素养,筑建复合型知能结构

无论是何种教学模式,在教学开始时,教师都要为学生设立学习目标,进行教学设计等,而教师的能力素养则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障。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教学的教学时空与教学流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在这一背景下,教师需要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构。

1.知识方面

第一,信息技术知识。翻转课堂的教学发生在数字化的学习环境里,教学视频的开发、学习平台的使用、课堂学习情况的监测与评价等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信息技术,可以说成功的翻转课堂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因此,教师必须对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主动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要具有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节约教学时间,改变教学效果的观念。

第二,信息化教学知识。作为信息化时代教学变革的产物,翻转课堂的教学是信息化教学的体现。信息化教学要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教学,促使教学资源更优质,教学过程更高效。在进行翻转教学时,教师要秉承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进行师生互动,组织课堂活动,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

第三,翻转课堂教学知识。翻转课堂下的知识学习主要通过微课视频,教师在教学视频中承担着知识讲解的任务,因此教师需要具有一定的微课教学知识,明白如何使用简洁精准的语言将知识点在教学视频中呈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水平因材施教,懂得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不居高临下,以“学习同伴”的身份协助学生学习。

2.能力方面

第一,教师应具备教学资源开发能力。教学资源的开发包括其设计、选取、制作与发布等操作,这些都是在教师对教学内容足够熟悉,对学生足够了解的基础上完成。作为教学资源的供给者,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符合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优质资源。教师要能够根据实际教学需求,选取适当类型的教学资源,设计适宜的资源呈现时机与方式。目前,可获取资源的渠道不计其数,且资源种类繁多,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检索能力,才能在数量庞大的资源信息中择取所需。当进行教学的资源难以获取或者缺乏符合要求的资源时,教师要能自行进行资源制作。如在制作教学视频时,教师要对教学微视频进行教学设计,然后进行录制、剪辑等工作。教师对于教材把握是否精准,对学生能力是否熟悉,对多媒体使用是否到位,都是影响教师教学资源开发能力的因素。

第二,教师要具备教学活动统筹能力。教学活动的统筹指的是教师在设计,组织教学活动开展中所有作为的总和。首先是课堂活动的设计,教师要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基于教学活动要具有科学性、兴趣性、情义性、操作性的原则,设计出一系列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的课堂活动。其次是课堂活动的组织,学生的知识内化过程是在参与一系列课堂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的,要高效地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最主要的便在于如何对课堂活动设计与组织最大限度地完成知识内化。在开展课堂活动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依据培养目标来参加活动,充分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在互动中探索,在探索中收获,在收获中发展。

第三,教师要具备翻转课堂教学能力。翻转课堂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分析、评价与创造,以培养学生创新创造思维、自主探究意识等高级学习思维为目的。教师在进行翻转教学时,要做好对学生的指导、激发与协助,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创造能力的提高。翻转课堂提倡发展学生个性,因此教师注重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各自遇到的困难进行个性化指导,为学生提供自由平等的学习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在和学生交流互动时,教师的关注点应该在于对学生的知识学习进行反馈,要注重师生间、生生间进行的互动,如互相答疑解惑、运用知识等。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创新教学意识,不断地发展自身素质,才能对学生探究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予以有效的指导。当学生取得独立学习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成果时,教师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撑,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检查与监测,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并启发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培养学生的反思精神与批判意识,提高其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6]。教学完成后,教师要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进行自我反思与改进。

四、结语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指出: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发展性评价,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倡导网络校际协作学习,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7]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符合我国用技术来促进教学的倡议,为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师教学提供了新思路。但是,要使翻转课堂在实践中完全发挥其优势,教师需要摈弃旧的教学观念与方法,适应信息化教学新模式,深刻认知新角色的定位,重构个人知识与能力素养,探索翻转课堂教学实施的关键路径,在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成长,彰显出翻转课堂应有的价值,为进一步加快我国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努力前行。

[1] 卢强.翻转课堂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3,34(8):91-97.

[2]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EB/OL].[2017-02-19]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1/19/content_5161341.htm.

[3] 李芒,李子运.“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发展的新思路[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11-17+50.

[4]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5] 海龙,邓敏杰,梁存良.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3(9):46-51.

[6] 吴仁英,王坦.翻转课堂:教师面临的现实挑战及因应策略[J].教育研究,2017,38(2):112-122.

[7]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EB/OL].http://www.edu.cn/zong_he_870/20120330/t20120330_760603_5.shtml.

The Orient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Role in the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TAN Mingyue1, GONG Jing2, RUAN Zhihong1

( 1.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550000, Guizhou, China; 2.Tongren University, Tongren 554300, Guizhou, China )

Flipped classroom has changed order in traditional teaching, and has brought a new opportunity for teaching reform in classroom teaching. As having personal experience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the writer has realized that there are a lot of difficulties such as teaching philosophy, role positioning and other professional reality challenges. Based on this knowing, this article has put forward that teacher need to relocate and reconstruct their roles. They have to realize the deep knowledge of flipped classroom and shape the student-orientated teaching philosophy. They also have to enhance their personal quality and try to build up composite knowledge construction..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role, reconstruction

2018-04-23

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学教师翻转课堂教学胜任力模型构建与提升路径研究”(2017B180)。

谭茗月(1994-),女,重庆万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师专业发展。

龚 静(1974-),女,贵州德江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基础与软件工程。

阮志红(1978-),女,四川资中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与教育理论。

G431

A

1673-9639 (2018) 10-0054-04

(责任编辑 王立平)(责任校对 陈昌芸)(英文编辑 田兴斌)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探究信息技术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