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创新探索*
——以杭州图书馆环保分馆为例

2018-01-29 01:19黄林英周宇麟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8年3期
关键词:分馆杭州市市民

王 杨 黄林英 周宇麟

(1.杭州少年儿童图书馆 浙江杭州 310007)

(2.杭州图书馆 浙江杭州 310016)

1 引言

环境保护早已是世界性的话题,也一直是我国政府关心的大事,一再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强力推进。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自觉行动起来,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1]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关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面要:“科学施策、标本兼治、铁腕治理”[2]。

当“环保”“绿色”成为我们共同的诉求,倡导环保理念、加强环保宣传、深化环保教育,已刻不容缓。公共图书馆作为传递信息、知识,推动教育,促进和谐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承担着社会教育、文化传播、信息服务等使命,并始终以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为己任。随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服务方式、服务内涵都有了全新的升级。当今时代已进入“互联网+”,跨界无处不在,公共图书馆理应成为环保事业的参与者和绿色理念的宣教者。国外图书馆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有关绿色图书馆或生态图书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尤其是美国公共图书馆领域还引入了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制定的能源与环境认证评估体系LEED[3]。近几年随着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国内图书馆十分重视环境保护,纷纷研究并着力实践。笔者有幸参与杭州图书馆环保分馆(以下简称“杭图环保分馆”)的建设,试图以此为案例进行分析总结,以期探索公共图书馆在环境保护领域的更多作为。

2 杭州图书馆环保分馆的实践探索

2.1 发起与定位

在国际社会中,建立生态环保型图书馆已有不少成功案例,如在波兰莱格尼察市、新加坡璧山中心区、日本新潟县、台北市都建有与环保主题相关的公共图书馆[3],这些图书馆通过充满环保意识的设计理念、建筑材料、周边环境和相关馆藏资源,多维度立体化地向市民传递生态环保信息。

杭州图书馆作为国家一级图书馆,是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的成员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提供文献信息服务机构之一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Inc.简称OCLC)的国内唯一一家管理级成员馆,在全球与7万余家图书馆合作共享信息资源,拥有先进的办馆理念和优秀的管理水平以及良好的社会美誉度。杭州市环境集团是以杭州市固体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杭州市固废直运有限公司、浙江天子岭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和杭州绿能环保发电有限公司为主体,经杭州市政府批复而组建的集团公司,拥有知识全面的生态环保专业人才和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同时,两者同为杭州市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教育基地,合作建立生态环保图书馆,可谓“天作之合”,不仅能向市民提供专业的环保信息咨询,更能培养少年儿童的环保意识,鼓励更多不同年龄段的市民参与城市环保事业。在杭州市品牌办公室的推动下,2016年4月14日,杭州图书馆与杭州市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合力打造了位于静脉小镇的杭图环保分馆,并于2016年6月5日(第45个世界环境日)正式对外开放。环保分馆以公共属性为基础,以环保理念、文化体验、市民参与为主线,通过专题性活动、体验式阅读、全媒体推广等服务方式,提供多样性的公益活动,努力成为城市环保理念的传播者、绿色生活的倡导者、绿色环保信息的分享者,并最终使杭州这座城市及其市民成为世界先进文化和理念的先行者。

2.2 特色与运作

杭图环保分馆是杭州图书馆第一个以环保为主题的分馆。有别于其他主题分馆,其不仅仅是一个单体馆,更是一个以环保为主题的图书馆体系、一个服务集群。它以天子岭生态公园、静脉小镇、环境集团在城市的工作据点为基础,是整个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杭图环保分馆围绕“一个主馆、两个漂流点”,即以杭图环保分馆为主要阅读、体验、活动场所,以生态公园绿宝亭、华家池环保教育宣传站为图书漂流点[4],将阅读文化、书香文化贯穿于环保文化的传播中,综合提升市民文化认识,让环保成为一种生活态度,进而化解“邻避主义”,最终实现全民履行社会责任。

在运作模式上,杭图环保分馆坚持社会化合作思路,由杭州市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提供办馆场地和电脑、网络、家具等基础设施设备,负责场馆装修和开馆运营后强弱电、用水、物业、安保等工作的正常开展。杭州图书馆主要负责分馆专业文献的筹集与配置,提供图书馆业务操作系统、自助借还机、门禁系统等与服务相关的设施设备,同时派遣具备图情专业知识和活动策划能力的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分馆的馆藏资源建设和日常管理,为市民读者、环保行业从业者提供图书阅读、文化活动、信息咨询等服务。

2.3 主题与服务

杭图环保分馆以传播环保文化知识、增强市民环保意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为目标,通过众筹书籍、众筹管理、众筹活动等服务打造一个开放、亲民的主题分馆,并成为环保理念宣传、普及、推广和实践的重要平台。

2.3.1 众筹文献

杭图环保分馆的文献配置以环保主题图书为主,如天文地理学、环境保护、农业科学及生物科学,同时辅以综合性图书,既满足主题服务需求,又能提供一般休闲阅读服务。杭州图书馆在环保分馆筹建过程中,面向全市邀请关注、热心环保事业的市民读者捐赠家中关于环保的闲置图书,或者通过杭州图书馆的“悦读计划”为环保分馆挑选藏书。截至开馆时,来自绿色浙江、杭州环保志愿总队的环保志愿者们以及其他热心市民筹集了1 500余册图书。环保分馆还专门设立了“爱心环保众筹”书架,专门放置来自社会各界的捐赠图书。

2.3.2 众筹管理

杭图环保分馆值得一提的管理方式是大力倡导社会志愿者参与该分馆的日常管理。开馆之前,杭州图书馆就早早发布了众筹启事,向社会招募年龄在18~65岁间、热爱环保和公益事业的市民加入到志愿者队伍当中。通过前期报名,并对众多志愿者进行筛选,最终选出首批40名志愿者进行岗前培训,集中学习图书借还、预约、分类、整理、上架,读者咨询、问题图书处理,读者活动等图书馆业务知识,以便在环保分馆开馆后能为读者提供较为专业全面的服务。目前已有200余位市民通过电话、网络、志愿汇APP等渠道登记注册成为环保分馆志愿者,定期开展日常管理工作,轮流参与活动。

2.3.3 众筹活动

杭图环保分馆开馆一年以来,开展了近60场环保体验活动,其中大部分来自众筹项目。环保分馆通过与杭州市环境集团、每日商报、自然之友杭州小组等社会机构合作,征集活动创意与主题,经筛选研究,选出符合环保分馆定位的想法进行策划与实施。例如品牌活动“蓝精灵”环保公益系列,由杭图环保分馆、杭州市环境集团、每日商报联合主办,自然之友杭州小组协办。该项系列活动结合自然生态体验、垃圾分类、废弃物回收与利用、空气治理知识科普讲堂、清山行动环保实践等,让小读者们既能在头脑中储备环保知识,树立环保理念,又能在日常生活中得以践行。

另外,环保分馆以“跟着垃圾去旅游,书香一路来相伴”为主题,利用天子岭生态公园图书漂流亭,开展体验、阅读、展览等多种形式的环保主题活动,同时整合天子岭环境教育基地、138创意空间、环保宣传站等现有资源,进一步实现环保体验活动、图书漂流与阅读文化传播无缝结合,丰富和拓展生态环保教育的内涵。

一年多的运作,环保分馆开展了80多场环保体验活动和展览,共有超过12万人次市民读者参与。通过开展这些形式生动、内容丰富的体验式环保活动,培养市民尤其是未成年人的环保习惯与环保意识,鼓励他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并以此带动身边亲友,扩大活动影响力,从而达到辐射整个社会公民共同参与环保事业,推动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协调机制。

3 杭州图书馆环保分馆创新之处

3.1 主题“内外兼修”

杭图环保分馆是国内首家“建立在垃圾场上的图书馆”。其所在的天子岭静脉小镇是全国首创、省内首个以绿色为主题,聚焦环保新技术集成多个产业,协同发展工业旅游产业、垃圾文化产业的特色小镇。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结合馆舍中各种废旧物回收利用再制作而成的书架、阅览桌椅及室内装饰品,让到馆市民尤其是周边居民及学校在校师生们充分认识到身边环保现状的严峻性。各种城市生活痼疾正在影响着生活质量和城市品质,从而唤起人们对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视与关注,引导他们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5],鼓励他们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履行环保责任,成为释放和传递保护环境信息的宣传员。

3.2 实行志愿者管理

杭图环保分馆从一诞生起就打上了“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烙印,发动社会志愿者最大程度参与环保分馆的日常管理与维护,成为环保分馆建设的一大创新思路。从一开始筹建,我们就发起“招贤纳士”的号召,截至目前,环保分馆正式在编工作人员仅为1人,而注册志愿者却已达200余人。这些志愿者成为环保分馆日常业务管理工作的主力军。随着志愿者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化,环保分馆不仅成为公共图书馆与市民读者之间的桥梁,还具备了多重“环保”意义。大量社会志愿者的加入,极大缓解了公共图书馆人力资源不足的短板,节省了大笔事业经费。来自不同行业、不同专业的志愿者们与图书馆工作人员知识互补,使志愿者、图书馆工作人员、读者三者都能获益。同时,为有志于参与环保事业的市民们搭建了一个更专业的公益平台,帮助他们加入城市环保事业队伍,成为推动城市绿色发展的一份子。

3.3 完善集群式体系

杭图环保分馆不是一个单一馆,而是一个由杭州图书馆与杭州市环境集团合作共建的以环保为主题的图书馆体系与服务集群。从城北天子岭生态公园、绿心1号——天子岭环境教育基地第二课堂、静脉小镇138创意空间、中国垃圾与文化博物馆到城中的绿廊文化小院再到各个主城区的垃圾与文化宣传接驳站,都纳入了杭图环保分馆的体系之中。通过这种以点带面的方式,将分散在城市各个区域的传播点汇聚,市民不仅可以在环保分馆及杭州市环境集团园区内参与环保体验活动,也能在家门口接受环保文化宣传。环保、图书馆事业紧密结合,成为一项系统工程,有利于综合提升市民文化认识与环保意识。

3.4 推进社会化合作

杭图环保分馆大力主张并推进社会化合作,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与本地环保组织、新闻媒体、企业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共同策划举办环保主题体验活动,让各类社会组织、媒体单位与企业及个人加入到环保事业中来,不仅能够使市民读者参与各种不同类型的环保主题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合作机构的社会影响力,形成互利互惠的双赢或多赢效果,而且通过社会化合作,能够实现资源共享、资源增值、资源最大化利用。

3.5 主张体验式服务

环保事业如果没有公众的实际行动,再优秀、再先进的环保思想也只停留在纸面上。环保分馆以“体验”为核心,无论是环保知识的普及还是读者活动的策划,都注重参与者的体验感和融入感。策划的各类文化活动主张市民读者亲力亲为,更直观更深刻地感受其中,深得大小朋友的喜爱。通过亲眼参观、亲手制作、亲身实验等活动,让环保成为大家的共识,让低碳节俭、循环利用、废物再生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融入市民生活,形成一股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

4 结语

社会各界参与环保事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杭州图书馆与杭州市环境集团合作共建的环保分馆标志着公共图书馆能通过自身的文化资源和服务优势,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事业,让环保理念融入图书馆每项服务,并有机地植入社会各个角落,同时不断提升服务理念,延伸服务范围,拓展服务领域,在宣传绿色理念、提供环保信息、促进环保教育、营造绿色文化、推动环保事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贡献。

[1]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EB/OL].(2016-03-17)[2017-11-20].http://www.gov.cn/premier/2016-03/17/content_5054901.htm.

[2]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EB/OL].(2017-03-17)[2017-11-20].http://www.gov.cn/premier/2017-03/16/content_5177940.htm.

[3] 严贝妮,陈希萍.美国“绿色图书馆”的溯源、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情报资料工作,2013(1):94-97.

[4] 全球首座“垃圾场上的图书馆”开馆[EB/OL].(2016-06-06)[2017-10-15].http://www.eol.cn/zhejiang/zhejiang_news/201606/t20160606_1407462.shtml.

[5] 耿纪昌.公共图书馆生态环保信息服务的实践和思考: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6(12):80-83.

猜你喜欢
分馆杭州市市民
玻璃
关于图书馆分馆建设的思考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风景如画的杭州市卖鱼桥小学
《杭州市行道树修剪技术规范》编制的必要性探讨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商务印书馆双甲子
杭州市赴阿坝州开展交流考察
“意义”的问题所在
高校图书馆专业分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新疆师范大学图书馆专业分馆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