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国内芦苇研究进展

2018-01-29 05:18宋金枝杨允菲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芦苇种群研究

宋金枝,丁 爽,杨允菲

十年来国内芦苇研究进展

宋金枝1,丁 爽2,杨允菲3

芦苇是禾本科多年生芦苇属植物,是广布于世界各地的很重要的湿地物种,具有巨大生态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本文通过对近几年来我国各地关于芦苇研究的成果文献进行分析统计,归纳出芦苇的类型,比较芦苇的生长及生态特征,总结出芦苇在各个方面的应用以及芦苇开发利用的方向,揭示出芦苇湿地被破坏导致芦苇不断锐减的现状,并倡导人们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芦苇湿地系统,从而保证芦苇的可持续发展.

芦苇;湿地;种群;现状研究

芦苇是一种广布世界各地的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芦苇资源丰富[1],如今芦苇种群成为湿地植物种群的建群种之一,向来有“第二森林”的称号[2-4].与此同时,芦苇湿地生物多样性也非常丰富,发挥着巨大的生态学功能以及社会经济学价值.芦苇具有很强的净化水体的能力,对氮、磷、铅、铬等元素具有较大的吸收量[5-6],是生物方法净化水体的重要植物之一.但近年来我国芦苇种群湿地出现了难以控制的衰退和扩张,引起了众多生态学家的极大关注.因此当务之急就是有效地调控芦苇种群密度,使其沿着健康有利的方向发展.

我国有14个芦苇主产区,芦苇面积不容小觑.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生态学家对芦苇生长、生态特征进行对比研究,旨在了解芦苇研究的现状,对芦苇的进一步科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来源

以2006-2015年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数据源,对芦苇研究的发展进行比较综述.十年来科技期刊中有关芦苇研究的文章有1057篇,博硕士论文1479篇.

1.2 研究方法

检索项为篇名,检索词为“芦苇”,模式为精确匹配,检索日期为2006年1月-2015年12月,数据完整性达到98%.对每篇入选文献仔细阅读,并记录每篇文献的发表时间、地点以及研究内容.关于芦苇的研究有四个方面,即芦苇基础理论的研究,芦苇病虫害的防治,芦苇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芦苇的开发利用.

2 研究结果

2.1 芦苇基础理论的研究

水位变化对湿地芦苇的生长有重要的影响,芦苇在适宜的水位下生长,将获得最佳生物量.芦苇生长在长时间湿润的条件下会比在干旱的条件下有更多的生物量,植株也显著增高.而受到干旱胁迫的芦苇,通常水势渗透势降低,叶片发生角质化,蒸腾作用减少.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应掌握芦苇的需水节律,稳定在最适的水分含量以保证芦苇的正常生长,水分的过高过低都会影响芦苇的生长发育,以至于影响芦苇的产量和质量[4-7].

2.2 芦苇病虫害的防治

近几年来,芦苇病虫害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这对芦苇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7].但目前,一般采用农药防治的方法,不但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对人们的健康也产生一定的危害.因此,我们应该从生态环保的角度出发,采取有效且适当的手段对芦苇病虫害进行防治,如:合理利用水源条件、赶火烧茬、清除残株、复收立苇等[8].

2.3 芦苇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由于人们的大肆浪费和挥霍,造成环境的污染,水污染尤为严重.而芦苇具有较强的吸附吸收作用,是处理污水的首选植物.现如今,世界各地也认识到芦苇具有很大的社会经济价值,并投放相当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研究,以实现更好地利用芦苇湿地.

芦苇湿地的特征和作用:①吸收、吸附作用.对排出的污水起到净化的作用,并吸附重金属和有毒物质.②对微生物有很强的附着性.芦苇的根茎十分发达,为微生物的附着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有些附着的微生物体内含有许多降解质粒,能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有效的分解,当然,一些污染物也会通过微生物的吸附,实现去除.③将大气中的氧运输到芦苇根部.芦苇根系发达,芦苇根部的输氧速率远远大于空气中扩散的氧气含量[9].④有稳定土壤透水性的作用.芦苇根系发达,有松动土壤的功能,可以向地下部分输送氧气,也可以通过茎上部分向上输送氧气,为兼性厌氧微生物营造一个相当不错的生活环境[10].

2.4 芦苇的开发利用

(1)药用价值.芦花,有解毒止血的功能,适合用于血崩、上吐下泻等症状[11-12].芦根,有宣毒透疹,清热生津,利尿解毒之功[11-12].芦笋,有利尿、清热解毒的疗效,适用于脾胃积热,小便不畅,口渴引饮等[11-12].芦苇也可用于保健饮品,配以中医的理论,加以草药等成分,清热解毒,增加人体内有益的核酸,从而起到防癌抑癌的作用,老少皆宜[11-12].

(2)禽畜饲料.芦苇的茎叶内含水量很高,低能高蛋白,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大量矿物质,可用于晒制干草和青贮,以备饲养禽畜,并被各种禽畜所喜爱.由于它含有很高的营养成分,还能起到益菌素的功能,促进胃肠蠕动,在机体代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其他.芦苇除了是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外,还是非常好的环保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例如:可用于编织各种渔具、筐和席子等等,茎秆还可用于造纸,制成人造棉[12-13].

3 结论

芦苇是抗逆性超强、适应性极其广泛的大型水生植物[14],在调节气候、减轻环境污染、净化水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湿地生态系统中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芦苇是一种具有巨大生态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富含纤维的植物,应该加大芦苇的研究力度,使其资源得到更好地开发,各种效益得到更好地发挥.

虽然芦苇已经获得了广泛应用,但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如芦苇种群的衰退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致使芦苇衰退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而大部分来自于人为因素.湿地容易被开垦,土壤肥沃,人们破坏性开发利用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造成湿地面积不断锐减[15-16].特别是早期的农业开发和后来大肆修建水利工程,改变了水文格局并且使地下水位降低,进而影响芦苇湿地的水量,使其不断锐减[17-18].工农业废水和未经处理的城市污水的排放[19-20],也会使芦苇湿地不断地污染,不断地恶化.再加上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使湖泊等水体的污染越来越严重.

尽管国内对芦苇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人们正在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芦苇种群消退现象,所以应当采取一些得当的措施来保护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综述十年来对芦苇的研究发现,有关芦苇生长规律的研究比较少,抑制芦苇种群衰退的研究也比较少,所以深入研究芦苇种群衰退的机理,探讨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策略是目前的重中之重.

Q945.3

A

1008-7974(2018)01-0018-03

10.13877/j.cnki.cn22-1284.2018.02.005

2017-10-3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东北草原碱斑极端生境两种广布无性系禾草的趋异适应机理”(31472134).

1.宋金枝,女,吉林梅河口人,通化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吉林 通化 134001).2.丁爽,教师.3.杨允菲,教师.

杨允菲,E-mail:yangyf@nenu.edu.cn.

[1]张颖,郑西来,伍成成,等.辽河口湿地芦苇叶片蒸腾及其与影响因子关系研究[J].湿地科学,2011,9(3):227-232.

[2]王振庆,王丽娜,吴大千,等.中国芦苇研究现状与趋势[J].山东林业科技,2006(6):85-87.

[3]刘金文,刘伟.芦苇的起源、扩张与衰退[J].贵州科学,2004,22(2):66-68.

[4]李晓宇,刘兴土,李秀军,等.不同干湿交替频率对芦苇生长和生理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5,116(3):99-107.

[5]吴淑杭,徐亚同,姜震方,等.梦清园人工湿地芦苇的氮、磷和生物量动态及其收割期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25(6):1594-1597.

[6]曾雯珺,刘秀,刘春华,等.无瓣海桑与芦苇两种湿地系统对N、P净化作用比较[J].生态科学,2012,31(1):26-30.

[7]慈维顺.芦苇的高产技术措施[J].天津农林科技,2013,235(5):19-20.

[8]秦承元,孙洁,荆学民,等.滨海盐碱地芦苇病虫害生态防治技术研究初报[J].植保技术与推广,2003(2):22-23.

[9]王宣明.人工湿地净化机理和影响因数探讨[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2000(6):1-6.

[10]王全金.芦苇人工湿地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J].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5(8):1-5.

[11]鲁娟,刘增洪,司永兵,等.芦苇的特性、开发利用及其预防方法[J].杂草科学,2007,92(3):7-8.

[12]吴冬青,任雪峰,徐新建,等.芦苇不同部位醇提物抗氧化性对比分析[J].食品工业科技,2012,258(10):174-176.

[13]赵永全,何彤慧,夏贵菊.不同管理方式对芦苇生长的影响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4,41(19):165-169.

[14]刘彬,王琴,张海燕.博斯腾湖芦苇湿地生态环境现状及芦苇生物量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202(3):335-339.

[15]夏军,左其亭.博斯腾湖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方法·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6]邱学林.三江平原湿地退化驱动因素分析与生态保护和恢复的对策[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0,38(1):160.

[17]张玉峰,何彤慧,张娟红,等.中国湿地芦苇群落退化研究现状[J].湿地科学与管理,2012,26(1):47-50.

[18]Liu X T.Northeast Wetlands[M].Beijing:Science Press,2005.

[19]徐海量,陈亚宁,李卫红,等.博斯腾湖湖水污染现状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3,17(3):95-97.

[20]张建平.博斯腾湖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对

猜你喜欢
芦苇种群研究
山西省发现刺五加种群分布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石磨豆腐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基于双种群CSO算法重构的含DG配网故障恢复
芦苇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中华蜂种群急剧萎缩的生态人类学探讨
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