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建设在高职教改中的作用

2018-01-29 05:18周虹云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论文教材职业

周虹云

教材建设在高职教改中的作用

周虹云

在教改实践中,以教材建设为切入点,就如何处理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关系,如何处理教材建设与论文写作的关系,总结经验与做法、使教材建设在高职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上切实发挥作用,从而促进教改,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教材建设;教学改革;论文写作;关系;作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只有不断探索、学习、反思、总结,创新,才能不断地积累经验,提升自身的教学、科研、学术水平.作为高职院校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在高职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要在不断积累经验的同时,力求探究出一些能够真正适合高职教育特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以便更好地满足高职教育的需要,发挥高职教育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作用.下面以教材建设作为切入点,就如何处理教材建设与教改的关系、如何处理教材建设与论文写作的关系两方面,总结经验与做法、并据此提出一些关于教材教法方面的建议.

1 处理好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关系,以教材建设促进教改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和基础资源,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高职教改的目的,首要任务是要开发出能够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适应高职教学改革需要的实用性强的教材,作为高职院校教师要高度重视教材建设工作,有针对性地对目前高职教材普遍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结合教改的需要进行合理的设置、科学的安排与处理,不断地补充和完善,以克服传统教材存在的弊端,开发出能够真正适应高职培养目标需要的、实践性突出的教材,以促进教改.在教材建设过程中,教师要将教材建设与论文写作等科研活动相结合,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还可以进一步促进教改工作.

1.1 重组、重构教材,适应并促进教改的需要

目前高职教材普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缺乏高职特色,实践内容不足;忽视能力培养,偏重单一知识;内容陈旧滞后,不符合时代要求;固守传统思维,脱离教改轨道;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不匹配等.如何克服这些问题,能够在教材上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以适应高职教改的需要,是目前摆在我们教师面前,亟待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以“信息与档案实务”课程为例,文秘专业为实现“为适应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中高级秘书人才”这一课程培养目标,将秘书工作中的信息工作与档案工作两部分内容进行整合,开设了这门全新的专业课程.而在选用教材时发现,档案部分普遍存在重视理论知识,忽视能力,严重缺乏实践内容,不能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相结合;信息部分的内容普遍单薄而不够系统且同样理论性强,实践内容缺乏.鉴于此,根据文秘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及其认知程度、知识结构、接受能力,特别是将来从事职业岗位的要求和培养方案中“课证融通”的要求,开展教材建设工作,力求开发出适合培养目标,符合高职教学特点、切合教学实际需要的、切实可行的教材.具体做法是:打破传统教材重理论知识的模式,不再把理论的概念与原理作为重点内容,删减冗繁的理论阐述,围绕秘书岗位职能中有关“信息管理”与“档案工作管理”项目,以“信息管理的过程”与“档案管理的过程”为主线,按照秘书“信息管理的过程”与“档案管理的过程”的操作程序,设置、安排“信息收集”“信息整理”“信息传递”“信息的贮存”“信息的开发、利用与反馈”“档案的收集和鉴定”“档案的整理与保管”“文档管理”“档案利用”等章节,其中“信息的开发、利用、反馈”与“档案的整理与保管”是专设的与文秘专业的“秘书职业资格考试”内容相配合的两章,以实现教学内容与国家秘书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内容相接轨的要求.为配合教学的需要,每一章节制作相配套的电子讲义、PPT课件以及实训教学模块及其实施方案.对教材内容进行这样的重组、重构的建设工作,促使教学突破传统的、单一的理论讲授模式,能够紧紧围绕秘书职业岗位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而展开,直接面向的是秘书职业岗位的需要;也可以使实训教学这一环节落到实处,以便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相结合,真正突出职业性特征.

1.2 补充教材实践内容,适应并促进教改

针对目前高职教材实践内容不足,忽视能力培养这一突出问题,教学一线的教师应根据自身的教学体会与经验、教学的实际情况与需要进行教材建设,力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改变这一现状,以适应高职教育的需要.

在文秘专业教材中补充秘书工作情景仿真案例的方法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以“信息与档案实务”课程为例,具体做法是,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查询、搜集和选编秘书工作情景仿真案例,补充并安排到相应的章节内容中,在课堂上结合相应的知识点进行展示、讲解、分析、演练、实操.目的是在秘书模拟或仿真工作情境之下,让学生以职业角色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来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他们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特别要重视对每一章节的导入式情境案例的选取和编制,因为它可以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本章学习的情境当中,让学生快速把握本章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以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使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及任务进入本章节的学习.比如,为使学生对“档案”这一专业性强且比较抽象的概念能够真正理解,引入一则“欧盟打火机制造商联合会向欧盟委员会提出反倾销申诉,指控中国生产的一次性燃气打火机在欧洲市场上倾销[1].”的情境案列(PPT展示),课堂上教师通过引领学生对浙江温州、宁波等地的打火机生产企业应对欧盟打火机制造商联合会指控中国生产的一次性燃气打火机在欧洲市场上倾销取得成功原因的探究与分析,学生很好地理解了什么是档案?档案有什么作用?在此基础上做出总结:“上述案例告诉我们,企业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档案具有重要的作用,有时档案是否完整甚至关系到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并且在一个单位仅有档案是不够的,有效的档案管理工作才是档案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1]”,进一步强调档案在企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总之,在教材建设中,采取补充设置情境案例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在专业工作情境下以探究、解决问题的方式,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理解、接受知识,能够将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可感且浅显易懂,较传统机械、填鸭式的理论灌输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特别是导入式情境案例能够引领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难点、目的、要求,使学生做到学习目标明确、心中有数,并且可以加强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2 处理教材建设与论文写作的关系,提高教师自身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促进教改

教师在教材建设过程中,通过对教材资料的深入思考、分析和研究,可以获得研究写作方面的启发,亦可获得研究写作的源泉和动力,从而形成研究或写作的方向,进而为研究写作积累资料,因此通过教材建设可以为教师进行课题研究、论文写作等科研活动开辟出一条新的途径.教师在进行课题研究、论文写作等科研活动中,自身的科研学术水平会得到很好的提升.教师通过教材建设可以开拓视野、增长见识、积累更丰富的专业知识,获得更丰富的教学资源,这些都为教师进一步进行教改创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奠定了良好的学术基础,从而避免教改流于肤浅的形式主义.以《旅游文化的新跨越——从旅游文化到现代文化旅游》论文写作为例,这篇论文就是在建设《商务文化》教材(未出版)的过程中获得了一定的启发,萌生了写作的愿望,之后确立了《旅游文化的新跨越——从旅游文化到现代文化旅游》这一论题,写作中对“旅游文化的含义”“主要特征”“发展历程及现状”等这些原有的教材内容进行修改、完善,在此基础上,以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的区别作为突破口,延伸到现代文化旅游方面,再利用“现代文化旅游的特点”进一步修改、补充、完善,并进一步延伸到这些特点对现代文化旅游业的作用——成为旅游业的主题;从而实现了从旅游文化到现代文化旅游的新跨越,而这一新跨越正顺应了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潮流,也顺应了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我们更好地把握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开辟了前景.再比如,通过研究原有教材关于司马迁的生平经历及其著作《史记》《史记项羽本纪》的材料基础上深入挖掘、拓展延伸到《司马迁留给后人的精神遗产》这篇论文的研究与写作上.如果不是抓住教材建设这个契机,对材料深入钻研,就不会确定论文写作的方向,充分利用这个契机、特别是教材建设过程中大量的阅读、刻苦的钻研都为论文的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了这样的尝试,其他几篇论文也是在教材建设过程中,在对教材的深入钻研、查找资料中受到某方面的启发,从而萌生了研究、写作的想法,并形成写作方向,然后按照这一方向进一步挖掘、研究,最终完成写作的.

教师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需要针对论题不断地查找资料,深入地思考研究,反复地分析论证,在这一过程中,自身的专业、学术水平也都会随之得到提升.因此,教师要将教材建设与论文写作有机结合起来,在教材建设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深入挖掘、潜心研究,从而寻找到论文写作的方向或突破口,并可充分利用原有的资料展开研究与写作.把教材建设的过程作为论文研究以及写作资料的收集、积累的过程,这样做,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科研学术水平,同时也为教改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创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以便有效地促进教改工作.

3 对于教材建设与教法改革方面的几点建议

教材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能在教材上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从而适应高职课程改革的需要,是编写出一部优质教材的关键.“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成为高职教材建设的标准和要求.只有把教材建设这项基础工作做好、做实,教学改革才有依托,才有实效.

3.1 体现职业教育,突出实践教育的特色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职业教育的这一特性决定其教材建设应突出高职教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特色,因此在其内容上,要突出实践性,同时要注意将实践性与理论知识教学的比例做出适当的安排,对于理论知识应遵循“适度、够用”的原则;而对实践性教学环节要特别加强,把实践放在首位,融入充分的实训内容,以此保证对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适应高职教育对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以文秘专业为例,文秘职业教育要求的基本能力是掌握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公关交际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档案管理能力、会务组织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调研策划能力等,而这些基本的能力要求都要依托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因此实践教学环节是教学的重中之重,与实践教学环节相适应,在教材建设时要设计出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和与之相配合的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可采用模块的形式,补充到教材相应的章节中,并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加以实施.为取得良好效果,实施的形式可灵活多样,可以是课堂实训、校内实践、课外校内实训、顶岗实习等;也可以利用文秘实训场所、校内实训基地、学生社团活动等途径,强化学生职业技能.此外,制定实施方案时可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有效实现工学结合.在教学方法上,可强调课堂教学的引导与互动,注重采取启发式、讨论式、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现场操作和活动组织等多种形式实施;还可聘请行业一线人员进行实践指导,或者其他高校专家参与和指导教材建设;也可组织“秘书技能比赛”“模拟招聘会”等活动.

3.2 紧跟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

高职教育必须认清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人才市场需求行情,因此在教材建设上就要不断调整内容和方向,及时增加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够满足行业、专业需求的新内容,删除那些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陈旧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应用型、服务型的一线人才.在教材建设中教师始终要认识到:高职教育只有开发、建设出能够紧跟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满足社会需求的实用性教材,才能培养出高职教育的合格人才,才能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以文秘专业的教材建设为例,为顺应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文秘专业教材中可吸收当前信息与档案工作实践中的新成果,按照信息与档案工作的改革要求,增补“归档文件整理新办法”“电子档案”“人事档案”“信息决策服务”等方面的内容,对陈旧、重复的内容进行了删减和整合.在《大学语文》教材建设中,为适应新时代人才素质培养的要求,可突出人文素养的培养的内容,比如,在神话教学中可延伸出中西方神话的比较,通过中西文化的特点和精神差异,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民族精神;由先秦诸子内容拓展到儒家、法家、道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进步意义,由司马迁、苏轼、柳永等作家的生平经历及其作品拓展到意志品质、道德修养与成才的关系等等.

3.3 融入核心能力培养的内容

职业核心能力主要包括认识事物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合作共处能力、人际交流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是高职人才培养中的重中之重,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在高职教材建设中,应该将职业核心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无论是编写高职专业教材还是公共基础教材,都应把自我学习、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创新和外语应用等能力有机地纳入其中,以突出高职教育的能力目标[2].特别是对于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的口语表达这一职业能力,教师在编写职业语文教材中,可采用编入经典的语言类节目的资料及其视频资料的方法,比如演讲词、辩论稿、发言稿、访谈录,并提供相应的视频网址,比如中央电视台“开讲啦”、北京电视台的“我是演说家”等,还有成功人士的讲座、发言,许多有名访谈类节目,大学生演讲比赛,大专辩论赛等,让学生用这些资料配合视频,在观摩中学习,视频材料的直观可感性、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的特点,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法上,建立“看、析、学、做”的教学思路.即,首先让学生观摩视频材料,然后结合教材上补充的这些视频相关资料,分析口语表达的相关定义、特点、技巧等知识,让学生在形象可感的立体学习中接受理论知识,最后再布置实训练习,让学生在“做”中,提高口语表达的实际能力.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教师可以在秘书专业教材中补充、设计出一些操作性强的实训项目模块,并制定出相应的实施方案,要求学生按项目方案实训.比如“市场信息调查模块”,要求学生按教材编入的项目实施模块要求,到实地对某商品做市场信息调查,学生从任务分工、课题选定、问卷设计,到深入市场展开调查,再到数据统计分析,最后撰写调查报告,制作PPT,课堂展示分享成果,整个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分工协作,沟通协调、团队合作,动手、动脑、想办法解决各种问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我学习、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创新等职业核心能力.

综上所述,为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适应高职教改的需要,教师可将教材建设与教学方法改革紧密结合、将建材建设与论文写作等科研活动紧密结合.以教材建设促进教学方法改革,在教学方法改革中进一步优化适应高职教育特色的教材;以教材建设促进教师论文写作等科研活动,通过论文写作等科研活动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从而进一步促进教改,这不失为一条提高高职教学质量、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

Role of Textbook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ZHOU Hong-yun
(Fujian Business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003,China)

The educational reform practice is proposed,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on how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 and teaching reform,how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 and essay writing.The experience and practices,make the teaching materials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teaching reform,improving teacharch abiliers’scientific resety and academic level to work were sum up,so as to promote the educational reform,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educational reform;essay writing;relationship;role

H319.39

A

1008-7974(2018)01-0100-05

10.13877/j.cnki.cn22-1284.2018.02.025

2017-08-27

周虹云,女,陕西蒲城人,福建商学院副教授(福建 福州 350003).

[1]张虹,姬瑞环.档案管理基础[M].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叶桂珍,孙帮华.高职高专校本教材建设的探索[J].职业教育论坛,2014(23):218.

徐星华)

猜你喜欢
论文教材职业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