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诗意田野间

2018-01-29 06:09
江苏教育 2018年26期
关键词:教科研蔺相如文学社

海德格尔认为“诗意的栖居”是人生的至高境界。近30年以来,我矢志于小学语文教育,耕耘于小学这片沃土,酿造着教育的诗意。

一、我的课堂我的月

教师应该栖居在课堂上,一个教师的精神大厦,得有几节好课“撑”着。为了磨出一节属于自己的课,我努力了27个春秋。

1.打开一片诗的天空。

2014年春,我有机会参加盐城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比赛,执教《望月》一课。课上得很带劲,教学意图充分实现,但也引起了一些争议。

课后,有位同事忧心忡忡地说,你被学生牵着走,原定关于“甥舅对话”的“创意演读”这个亮点环节没得到呈现;最要命的是只上了36分钟就下课了。可是,我在脑海中回放着课上的一幕幕场景,却找不到一点失败的影子。

学生顺流而下,教师随弯而转。在学习“江上月色”这一部分时,原定逐句讲析,体会自然月色的“清幽旷远”。但交流第一句时,学生在理解了“安详”一词的意味再读课文时,把这一自然段全部读了下来,读得有滋有味。于是我临时起意,将原定教学环节变成整体品读,学生举一反三,越读越美。

学生节外生枝,教师借机延伸。在学习“外甥幻想”这一部分时,有位同学提出,月亮只有一轮,把月亮比作天的眼睛,一只眼睛,哪儿美呀?怎么办,这个问题扯不清,课上时间有限!于是,我捻动“夸”字诀,赞扬他的勇气,任命他做队长带着大家课后讨论。学生们憋足了劲儿等着下课舌战呢,我则悄悄地抹了抹额上的汗。

学生歪打正着,教师乘势而上。在“甥舅谈月”这一环节,原先的设计是先演读课文,再续编外甥的童话,最后让学生想象。没想到,第一个“外甥”没按牌理出牌,当“舅舅”问他“你说月亮像什么”时,他并没有说台词,而是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像变形虫”。出戏了!我再找几个试试,没想到学生们比赛似地说着自己的幻想,一个比一个精彩。是把他们拉回课文做忠实于剧本的演员,还是让他们沉浸在自己的创造之中?我略加权衡,选择了后者。

就这样,原定40分钟的课,在学生的挑战和教师的迁就中,36分钟就完成了。我认为,这是我的成功。

我把这些情况向参加活动的专家和同行们做了交流,赢得了认可。后来,《盐城教育研究》刊登了我的发言稿。课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没有争议。

2.让诗意和月光弥漫在课中央。

2017年6月,我又得到了参加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的机会。小组赛中,我执教的还是《望月》,较之13年前,课堂组织更加从容,课堂意韵更加丰厚,课例自评文章发表在《江苏教育》上,但争议仍然相随。

这节课的教材解读是不是有些问题?课文叫《望月》,课文主要写的是月亮还是望月的人?教者把主要精力放在品读“诗中月”“心中月”上,是否有些不妥?我们教与学的重点是放在对“诗”的理解上,还是对“人”的揣摩上?

这是一串有分量的质疑,较之13年前更具有本质的意义。尽管我坚持认为“月亮代表诗人心”,品月就是品人,“诗即诗人”,理解“诗”与揣摩“人”是一体两面;尽管我赞同罗兰巴特的“作者已死”理论,觉得作品教学和文本教学不是一回事;尽管我觉得,把“望月”看成是作者自我疗救的机遇未免牵强,但这样的质疑带给我的关于教材解读的思索和启迪却是难得的收获。

二、我的沙龙我的诗

“人,诗意的栖居”的第二重境界是“抽离大地,透过艰辛,仰望神明,来到半空之中,俯察人间”。我爱较真,爱争鸣,这既让我备历“艰辛”,也让我得见“神明”,在基层教科研的半空中,俯察教育众生相,继续写我的“诗”。

1.与名师共舞。

一位特级教师教《将相和》,学生针对“蔺相如会不会真的把和氏璧撞碎”这一问题,产生了意见分歧。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了各自的理由,认为两种观点都有道理。

这个环节引起了争议。在教研沙龙中,另一位特级教师认为:没有必要组织这样的讨论,蔺相如此举纯粹是“智”的表现,他绝不会真撞。理由有三:一是蔺相如见秦王爱璧心切,料定他不会冒璧碎的风险而硬抢;二是蔺相如出发前说了“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个城,我就一定把璧送回来”的话,“一定”一词足以说明蔺相如有必胜的把握;三是蔺相如料定秦王不会硬抢,正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料定“借”箭时曹操不会出击一样,绝无意外可言。

教者尊重多元理解,没错;评者旁征博引,也有理有据。然而,真相只有一个。初生牛犊的我竟在全校教师面前发表言论,赞同执教者的做法。一时间,舆论哗然:高手之间的过招,岂是常人能拆解的!姓蔡的小子有点楞。我不服气,于是回家查阅资料,面壁沉思。

我认为,一是史书和小说中人物形象不可混为一谈。《三国演义》“状诸葛多智而近于妖”,那是文学创作;《史记》写蔺相如完璧归赵,那是历史记载。我们绝不能只看到蔺相如成功的结果,就忽视了战国时期外交斗争的艰巨性,把蔺相如“神”化。二是理解语言文字,要联系语境。词典中说,“一定”一词“表示坚决或确定”。这里的“一定”应该作“表示坚决”解,蔺相如说的那句话充满自信,既表明了决心,又稳定了赵国君臣的心。所以说,蔺相如“撞璧”之言,既是“智”的表现,也是“勇”的表现。

我写出了一篇稿子,发表在校刊《耕耘与收获》的创刊号上。此文一出,争议声止。

2.让教育留痕。

2006年春,盐城市组织发展性督导评估,学校要求策划一次教科研沙龙,展示我校教师专业成长的风貌。我决定先组织教师撰写文章、编成文集,再让大家有感而发。然而有些教师认为,发动广大基层教师编书的价值不大,花这么多精力做无用功,还不如花时间改改学生的作文!

这些质疑促使我深入地调研和思考,也催生了一次高品质的沙龙。我把沙龙的题目定为“教育留痕”。活动中,编书的教师从序言谈到文集的自传色彩,从书名谈到文集的教育个性,从“开夜车”改稿谈到自我实现的乐趣,从夫妻合作编书谈到教育爱情的独特滋味。

沙龙的成功消解了反对的声浪,更激起了强烈的共鸣。一位参与活动的领导在教育博客中写道:“有一位青年教师的文集起名叫《种诗》。教师是耕耘者,他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播种。种什么?他说是种诗,诗言志,把教育志向的种子撒向教育的田野,诗情在耕耘时产生、奔放。我赞成他的观点,我支持他的实践,我期待着他的成功!”

负责学校的教科研工作近10年,我策划了大型教科研沙龙10余次,一批青年教师在这个平台上崭露锋芒,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诗意沙龙成了我校教科研工作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三、我的文学我的社

海德格尔还认为,抽离了大地的人,还是要回到大地上去的。教科研亦如此,终究要为教育教学服务,解决具体的问题。

1.四维文学社。

2002年,针对学生操行评语形式僵化、内容空洞的弊端,我搞了个小改革:组织学生撰写操行评语。学生写的评语言之有物,针对性强。我根据这个实践成果写成论文《打造学生心里那杆秤》发表在《江苏教育》上。学生的写作潜能让我有了组建文学社的念头。然而,有教师担心:在小学搞“文学社”会不会曲高和寡?

后来,我申报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小学文学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创建了“丹顶鹤少年文学社”网站、亲自编印社刊《丹顶鹤少年文学》、定期开展读写活动。课题、网站、社刊、活动形成文学社的“四维”,支撑起了文学社这个活力平台,让一批批学生爱上写作,品尝到文学之乐。2013年,相关的研究成果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2.走向读写社区。

“十五”期间,我校教师积极申报各级各类课题,这些课题形成了一个可观的“课题塔”。同时,我们也发现,这些课题虽然都有成果,但是显得零散、肤浅,影响力不大。在规划学校“十一五”课题时,我提出由“课题塔”向“课题树”转型的管理策略,强调全校课题的协调和统整,在研究内容上相互补充,在研究方法上相互借鉴,在研究资源上实现共享,以加强课题间的有机联系。

我着眼“大语文”教育,将富有持久生命力的“小学语文‘三轨运行’教学模式的研究”作为“根课题”。确定“小学课外语文学习生态化研究”为“干课题”进行省级课题申报,以“小学生亲子读写与书香家庭建设的研究”“小学生课间交际引导策略研究”等为“枝课题”,进行市级课题申报。经过3年的研究,“干枝课题”均成功结题,“干课题”被评为江苏省教育学会课题成果一等奖,在江苏省教育学会学术年会上作了专题汇报。

3.汇入“读写社区”研究团队。

文学社课题成果获得江苏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这对我来说,与其说是表彰,不如说是拷问!为什么研究了10年,却没有取得一等奖?“课题树”的成功实践让我明白,只就写作谈写作,只在学校里搞语文教学研究,视野太窄,力量太薄弱。于是我带着文学社建设的“投名状”加入江苏省首届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构建读写社区的实践研究”项目组,积极融入其中,在社区的理论建设和文化建设方面做出了贡献,迅速成为项目组核心成员。2017年8月,该项目被评为江苏省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回想着项目研究过程中的一次次“头脑风暴”,我深切地感受到在有名师引领的团队中拔节生长的快乐。

争鸣是一种高品位的对话,去除客套直道其详,动真碰硬立见真章。它能让教育故事从个人记忆走进集体记忆,从而焕发出生命的张力。一名教育追梦者,可以与导师争鸣,与同侪争鸣,与过去的自己争鸣;在争鸣中革新,在争鸣中觉悟,在争鸣中提升。我,享受这一路争鸣,行走在教育的诗意田野间……

猜你喜欢
教科研蔺相如文学社
西北大学木香文学社
秉持“多元一体”原则推进“目标管理”实践
——小学教科研管理策略探析
陌上花开文学社:播撒文学之种,静待一树花开
春芽文学社:春芽破土,遨游文学之海
基于STEAM教育的立体教科研模式构建与实施
将相和
不计个人恩怨
—— 蔺相如
关于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的行动策略研究
School life课堂实录
负荆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