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诊断特征探讨

2018-01-29 06:54赵莉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大连医院辽宁大连1166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3期
关键词:浸润性象限肿物

赵莉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大连医院 (辽宁 大连 116600)

乳腺癌作为常见肿瘤,极易导致患者死亡,即使成功控制病情,也会对正常工作及生活造成一定影响[1]。浸润性导管癌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约占45%,可靠的诊断方法对于病情早期控制、预后改善均有重要意义。超声是临床常用诊断方法,具有无创、操作方便等优势,对病灶结构及血流均可直接观察,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本文旨在探讨超声诊断应用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本院2015年8月~2016年11月的疑似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抽取68例进行此次研究,均为女性,年龄21~62岁,平均(43.21±3.98)岁,其中绝经期患者41例,绝经前患者27例,临床均可触及肿物;其中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下有23例,高中27例,大学及以上18例。患者及家属均获知情权,并同意纳入本研究。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以超声检查,使用超声诊断仪,以12MHz为探头频率,引导患者侧卧或平卧,保持上举双臂,促使乳腺、锁骨上窝以及腋窝充分暴露,先实施触诊,初步了解乳腺肿物,之后以乳头为中心进行直接扫查,对整个乳腺实施放射状连续扫描,应保证切面有重叠部分,避免遗漏现象的发生,扫查肿物时,应对病灶大小、位置、边界、形态、内部回声、钙化等均进行观察,最后对锁骨、腋窝进行扫查,明确淋巴结肿大情况,并对肿大程度、数量进行分析。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内部信号进行观察,了解其分布形态、数量,分析血流阻力、收缩期峰值流速等。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

1.3 观察指标

观察超声检查符合情况,分析超声图像表现。

1.4 统计学分析

将超声准确性、特异度及敏感度数据使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均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

2.结果

2.1 超声检查符合情况对比

结果可知,在金标准检查中,68例患者诊断阳性57例,阴性11例,概率分别为83.82%、16.18%。超声诊断结果中,阳性58例,阴性10例,其中假阳性2例,假阴性1例,准确性为95.59%(65/68),敏感度为98.25%(56/57),特异度为81.82%(9/11),各项数据均较高。

2.2 检查图像表现分析

56例诊断阳性患者中,在病灶位置方面,31例左乳房,所占比例为55.36%,右乳房概率为44.64%(25例);27例外上象限,概率为48.21%,6例乳晕后区,比例为10.71%,12例内上象限,概率为21.43%,5例内下象限,所占比例为8.93%,6例外下象限,所占概率为10.71%。

二维超声27例表现为病灶凹凸不平、边界不完整(48.21%),不存在包膜,20例边界表现为蟹足或者锯齿状(35.71%),且界限模糊;内部回声可见实性衰减暗区以及低回声,且分布不均匀,强回声或者等回声存在较少,1例伴有中心液化坏死(1.79%);后方回声出现减低现象,所占比例为76.79%(43例);部分可见砂粒样钙化(<1mm),所占比例为32.14%(18例);癌瘤肿块出现向皮肤或者组织浸润现象,表现为蟹足样。血流信号以Ⅱ、Ⅲ级多见,血流为中量或大量,同时可见多条主要血管或者小血管。

3.讨论

在妇女恶性肿瘤中,乳腺癌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其中浸润性导管癌主要是因癌细胞穿破腺泡或者导管基底膜,同时进入间质,并于乳腺产生硬结所致[2,3]。疾病早期呈现树根或者蟹足状,并朝周围正常组织不断生长、浸润,晚期则会出现脑、肾、骨及肝转移。近几年来,此疾病发生概率逐渐增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予以可靠的诊断方法意义重大。

超声检查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便等优势,其结果受腺体数量影响不大,可对腺体内部及肿物特征进行直接观察,虽存在一定应用局限性[4,5],但应用效果较佳,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结果可见,左乳房55.36%,右乳房44.64%;外上象限48.21%,乳晕后区10.71%,内上象限21.43%,内下象限8.93%,外下象限10.71%。其中以左乳房病灶多见,并以外上象限、内上象限好发。图像显示,肿物表现为低回声,可见衰减暗区,且呈现不均匀表现,可见病灶凹凸不平、边界不完整(48.21%),不存在包膜,肿物边界表现为蟹足或者锯齿状(35.71%),且界限模糊。诊断过程中,大型病灶密度通常和周围腺体相近,发现具有一定难度,予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通过明确血流状况及其回声对病灶进行定位、观察。肿物后方回声表现为衰减,这与内部组织成分具有直接关系,所占比例为76.79%,但这不属于疾病特征表现。临床证实,微小钙化灶是疾病重要特征,大部分患者均会出现微小钙化,强回声表现为点状砂粒样,且密集、细小,好发于变性坏死区域,这主要是因为组织异常所致,引起钙盐沉积,属于营养不良性钙化,本文结果中,钙化所占比例为32.14%。另外,丰富血流也是疾病重要特征之一,绝大部分病灶较正常组织相比血流信号更为丰富,这主要是因为血流自肿瘤周边、内部穿过所致,此次研究中,血流信号以Ⅱ、Ⅲ级多见,血流为中量或大量,且Ⅲ级较Ⅱ级更为常见。

本研究发现,超声诊断符合情况数据均处于较高水平,其中准确性为95.59%,敏感度为98.25%,特异度为81.82%。

综上所述,超声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度均较高,临床应注意将二维、彩色超声技术相结合,尽可能避免误诊、漏诊。

[1]王恩芳,杜典国,高军喜,等.三维容积超声VOCAL参数与肿块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6,29(10):1071-1074.

[2]任阳光,陈建中,顾斌,等.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图像特征与分子亚型的关系[J].中国癌症杂志,2016,26(3):251-256.

[3]孙琳,杨顺实,田青青,等.乳腺导管内癌及其微浸润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及病理特征[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5,31(5):394-397.

[4]王蕾,韦康来,李智贤,等.T1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硬度与胶原纤维关系的初步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5,31(9):783-785.

[5]李朝喜,刘杨,王立坤,等.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征象与雌、孕激素受体及CerbB-2表达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7):2820-2822.

猜你喜欢
浸润性象限肿物
勘 误
复数知识核心考点综合演练
浸润性乳腺癌的超声诊断与临床病理学对照分析
乳腺肿物的超声自动容积成像与增强磁共振诊断对比分析
带你了解卵巢肿物
同期经尿道手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效果观察
常数牵手象限畅游中考
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及造影表现与P63及Calponin的相关性
浸润性乳腺癌能治好吗
平面直角坐标系典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