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高龄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8-01-29 06:54刘丹丹东市中心医院消化科辽宁丹东118002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3期
关键词:造影术胆总管高龄

刘丹 丹东市中心医院消化科 (辽宁 丹东 118002)

手术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常用治疗方式,高龄患者多伴有严重基础疾病,患病后极易出现胆道感染,因此病死率较高,行手术治疗的风险性也较高[1]。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当前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一种新型微创手术,该术式的特点是微创、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2]。笔者旨在探讨ERCP治疗高龄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以期为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实践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162例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及随机数字表法将1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81例)和观察组(n=81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9例;年龄61~80岁,平均(68.82±3.36)岁;结石直径1~3cm,平均(2.28±0.14)cm;结石数目:1~5个,平均(2.62±0.44)个。观察组中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61~80岁,平均(68.85±3.33)岁;结石直径1~3cm,平均(2.29±0.12)cm;结石数目:1~5个,平均(2.65±0.42)个。对照组及观察组的性别、年龄、结石直径、结石数目等基线资料通过统计学软件分析,统计结果均显示P>0.05,表示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肝胆外科手术治疗,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同时建立人工气腹,将套管及腔镜手术器械置入患者体内,充分暴露胆总管的手术视野,同时根据穿刺后抽得的胆汁确认胆总管的位置,然后再将胆总管切开。采用取石网或取石钳将结石取干净,最后将T管置入,然后进行缝合。留置引流管,同时予以止血、抗感染等治疗。观察组予以ERCP术治疗,手术前予以654~1110mg,地西泮10mg,盐酸哌替啶50mg,然后沿着患者的口腔将肠镜插入,依次进入患者的胃及十二指肠,在降段的内侧寻找大乳头。在导丝的引导下,通过拉式切开刀超选插管胆管,同时予以造影剂填充。在造影技术的辅助下确定结石的具体位置、大小以及数目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将乳头切开。在内镜辅助下放置取石网将结石取出。若存在过多的小颗粒结石,可使用取石球囊将结石进行拖取出来。若结石过大可先进行碎石,再将碎石取出。在内镜辅助下放置鼻胆引流管进行引流操作,手术后24h内禁饮禁食。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腹痛缓解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取石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处理以及数据分析均使用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的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的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P<0.05则表示统计结果有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的手术情况比较

对照组及观察组的腹痛缓解时间分别为(2.33±0.54)d、(1.21±0.25)d;黄疸消退时间分别为(4.46±0.54)d、(2.11±0.35)d;经t检验,观察组的腹痛缓解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有P<0.05。

2.2 两组研究对象的取石成功率比较

对照组取石成功率为96.30%(78/81),观察组取石成功率为97.53%(79/81),经χ2检验,对照组及观察组的取石成功率比较,统计结果显示无差异,P>0.05。

2.3 两组研究对象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46%(19/81),其中感染5例,穿刺口周围积液9例,结石残留5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7%(2/81),2例均为感染;经χ2检验,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与传统的取石术相比,ERCP术具有安全、微创、恢复时间短等优势,已经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常用治疗方式。与非高龄患者相比,高龄患者的手术风险大大增加。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高龄患者的身体机能开始衰退,且多合并有各种慢性疾病,导致身体的重要脏器对手术的耐受性大大降低,从而增加了手术的风险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3]。近年多项临床研究显示,高龄并不是ERCP术的禁忌症,但需要注意在手术前应先综合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同时完善相关的检查,待原有的基础疾病稳定后再进行手术[4]。本研究中,观察组的腹痛缓解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ERCP术治疗高龄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更优。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ERCP术中首先由十二指肠镜以十二指肠乳头作为开口,再由此进入患者的胆管,且可根据胆总管结石的大小在乳头括约肌的位置设计相应的切口即可取出结石,解除梗阻,具有高效、微创的特点,可在短时间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5]。胆管炎、一次性高淀粉酶血症、术后胰腺炎是胆总管结石术的常见并发症[6]。本研究结果显示,经ERCP术治疗后,术后仅有2例患者出现感染,远远低于常规胆管外科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表明,ERCP术是安全可行的。

综上所述,在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施以ERCP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实践中,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

[1]梁君蓉,石德红,张冲,等.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J].临床军医杂志,2015,43(3):270-273.

[2]张锎,丁辉,李芸.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高龄胆总管结石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估[J].中国内镜杂志,2015,21(3):255-258.

[3]吴华,郭薇,简海.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疗效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5,37(4):562-564.

[4]韦璐,王长青,刘政.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85岁以上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效果观察[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31(10):1637-1640.

[5]袁鹤鸣,张妍,夏亚斌,等.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高龄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糖类抗原19-9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0):2427-2429.

[6]于久飞,翟莉莉,白启轩,等.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1):2734-2736.

猜你喜欢
造影术胆总管高龄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分析全脑血管造影术后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LC和LC+LCBD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胎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产前超声诊断及预后评估
胰管塑料支架和/ 或鼻胆管引流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选择性胆管插管困难时的应用研究
腹腔镜治疗胆总管囊肿穿孔术中护理配合策略
一步法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高龄胆道梗阻的探讨
高龄患者结肠癌伴右肝肿物的诊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