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2018-01-29 06:54于航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中心医院呼吸内科辽宁大连1162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3期
关键词:呼吸衰竭呼吸机阻塞性

于航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中心医院 呼吸内科 (辽宁 大连 116200)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呼吸系统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影响了患者的呼吸功能,随着病情的发展,还会合并呼吸衰竭,严重的威胁了患者的生命[1]。目前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上有较为成熟的治疗方案,为了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本次调查中采用的是无创呼吸机治疗方案,治疗效果良好,详细报道如下[2]。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现随机选取2015年5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2例,分成实验组46例,对照组46例,实验组包括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46~68岁,平均(57.1±2.1)岁,对照组包括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48~71岁,平均(59.5±3.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参与本次调查的患者均符合2013年修订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相关的参考标准,患者以及家属对于本次调查内容清晰明确,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患者患有严重的心力衰竭,患有恶性肿瘤以及精神疾病的患者;不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相关的参考标准;处于昏迷状态或者存在意识障碍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方法,给予解痉平喘,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抗感染,进行化痰止咳治疗。

1.2.2 实验组治疗方法

实验组患者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在排除无创呼吸机使用禁忌症之后对患者进行治疗,首先将呼吸模式调整为s/t模式,频率保持在每分钟12~18次,氧气流量设置为每分钟3~5L,吸气压力首次设置为8mmHg,根据患者情况逐渐调节为12~20mmHg,呼气压力首次设置为0mmHg,根据患者情况逐渐调节为6~8mmHg,保持血氧饱和度高于90%,每天治疗两次,每隔4小时进行巡视一次,如果有不良反应发生需要及时报告医生[3,4]。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PaCO2、PaO2水平变化进行对比和分析。治疗有效率分为显效:患者动脉血气水平趋于正常,临床症状改善显著;有效:患者动脉血气水平有所改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患者动脉血气水平以及临床症状均无改善。治疗有效率=(有效+显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调查中涉及数据均输入SPSS16.0,组间计量资料如PaCO2、PaO2水平等应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如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有效率等采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

实验组46例患者中,显效有30例,有效为14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46例患者中,显效有21例,有效为10例,无效15例,治疗有效率为67.39%;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CO2、PaO2水平对比

治疗前实验组的PaCO2为(54.62±6.2)mmHg,PaO2为(80.01±7.11)mmHg, 对 照 组 的 PaCO2为(54.58±6.18)mmHg,PaO2为(81.11±6.78)mmHg,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PaCO2为(88.64±8.22)mmHg,PaO2为(61.58±7.21)mmHg ;治疗后对照组的PaCO2为(64.85±4.52)mmHg,PaO2为(70.25±6.52)mmHg;实验组PaCO2、PaO2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的46例患者中,发生意识不清有1例,呼吸急促有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为4.34%,对照组46例患者中,发生意识不清有3例,呼吸急促有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86%,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经过本次调查发现,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39%,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后,效果明显上升,直接提升了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5]。治疗前两组PaCO2、PaO2水平没有明显差异,治疗后实验组的PaCO2、PaO2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无创呼吸机能够有效提升PaCO2、PaO2水平,PaCO2、PaO2水平提升后,提升了肺泡的通气量,促进CO2排出,有利于改善全身各组织的供血和供氧水平[6]。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3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86%,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本方法能够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由于本方法属于无创伤性操作,治疗过程中不会伤到气道,也不会使用麻醉药品,不会造成呼吸抑制。

综上所述,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通气功能。

[1]陈逶.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0(4):133-135.

[2]龚志钧.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3,19(6):79-80.

[3]徐碧辉.整体护理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中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22(5):997-1000.

[4]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4):1-10.

[5]倪晓洁.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12(24):3287-3288.

[6]许萍,杨万春,周璇,等.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J].安徽医学,2014,35(4):438-440.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呼吸机阻塞性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