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同步电除颤在治疗缺血性心脏病(IHD)心室颤动中的应用价值

2018-01-29 06:54陈明清长汀县汀州医院福建龙岩3663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3期
关键词:心肺成功率心脏病

陈明清 长汀县汀州医院 (福建 龙岩 366300)

缺血性心脏病属于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心室颤动、心绞痛、心力衰竭与左心室扩大。研究显示,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在0.7%左右,并且近年来呈现出明显上升的现象,城市居民属于该疾病的主要发病群体,男性患者发病率相对于女性患者要高[1,2]。缺血性心脏病出现的主要原因包括血管腔阻塞、狭窄,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心室颤动会促使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在很大程度上发生变化,引发血液循环障碍,严重情况下还会促使患者的心脏骤停,对其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通常情况下,临床上会采用胺碘酮对患者进行治疗,但是采用该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后,患者会在不同程度上出现过敏性休克、便秘以及恶心呕吐等一系列不良反应,难以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研究显示,及早对缺血性心脏病心室颤动进行准确诊断,并且及时对其进行抢救是十分必要的[3]。本研究主要针对缺血性心脏病心室颤动治疗中非同步电除颤法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6例缺血性心脏病心室颤动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平均(52.01±5.12)岁,共18例,男性10例,女性8例。对照组患者平均(52.05±5.08)岁,共18例,男性11例,女性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对比价值。纳入标准:①与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Ⅱ、Ⅲ级标准符合者;自愿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②入院前后通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被确诊为缺血性心脏病者;③神志在突然之间丧失、呼吸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并且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为心室颤动者。排除标准:①近期内采用免疫功能调节药物进行治疗者;恶性肿瘤者;②急性、慢性感染者;③合并有多器官功能衰竭者;④合并有凝血功能障碍者;⑤不愿参与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指导患者在硬板床上平卧,对其进行人工胸外心脏按压处理,将患者气道开放,对其进行人工呼吸治疗,进行静脉用药通道的建设,进行严密的心电监护,合理采用药物对其进行治疗。

观察组(常规治疗+非同步电除颤治疗):常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一样,在此基础上,要对患者进行非同步电除颤治疗,具体操作方法为:将心电监护连接好,按照机器的指示将电极贴到指定位置,按照指示贴到位,以此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规定电击量,将其中一个电极贴在患者锁骨下面右胸上方,另一块电极贴在患者热左胸左乳头外侧。确保电极、皮肤之间没有隔阂存在。如果点电极贴没有正确贴好,机器则会有“检查电极”的提示出现;如果患者有心脏起搏器植入,要确保电极贴与其距离2.5cm。进行放电除颤处理、心肺复苏的过程中,对示波心电活动进行仔细观察,如果患者的心率还没有得到有效恢复,则要继续对其进行除颤处理,可以将后续多次电击剂量适当增大,但是要将其控制在360J以内。

1.3 观察指标

心肺复苏成功判定标准:患者恢复了正常的自主呼吸,瞳孔从大变小,面部皮肤逐渐红润,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为窦性心律,颈动脉搏动恢复到正常状态。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包括CO、HR、LVEF。

1.4 统计学分析

在SPSS 19.0软件包中纳入数据,差异分别用t检验或者χ2来检验,若P<0.05,则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心肺复苏成功率分析

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观察组18例患者中,有15例成功复苏,复苏成功率为83.33%;对照组18例患者中,有8例成功复苏,复苏成功率为44.44%,观察组复苏成功率83.33%,比对照组的44.44%高,P<0.05。

2.2 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CO为(3.92±1.08)L/min,HR为(50.68±5.98)次/min,LVEF为(28.98±3.89)%,治疗后CO为(7.89±3.59)L/min,HR为(75.78±5.12)次/min,LVEF为(42.92±4.8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CO为(3.89±1.12)L/min,HR为(50.76±5.85)次/min,LVEF为(28.999±3.78)%,治疗后CO为(4.54±3.22)L/min,HR为(60.02±4.58)次/min,LVEF为(32.56±3.26)%。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O、HR、LVEF等指标水平对比,P>0.05。相对于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CO、HR、LVEF等指标水平均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

3.讨论

通常情况下,缺血性心脏病很容易引发缺血性心力衰竭出现,进而出现心室颤动,严重情况下还可能会促使其出现心脏骤停现象,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血压为零、脉搏消失、意识抽搐、心室收缩能力丧失以及严重异位心率。缺血性心脏病心室颤动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其中心室颤动指的是患者心室以较快的速度出现了无序激动现象,其心室射血功能在突然之间停止,如果不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疗,便会促使其在较短时间内进展成为心电静止,脑组织出现缺氧、缺血现象,最终直接死亡。以往临床上通常会给予胺碘酮进行治疗,该药物属于常见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一种,能够延长各部心肌组织动作电位,折返激动消除,避免心肌、心房传导纤维的快钠离子出现内流现象,传导速度减慢,窦房结自律性降低。但采用该药物治疗后,容易引发各种副作用出现,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研究显示,对缺血性心脏病心室颤动患者进行非同步电除颤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中也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及其在此基础上的非同步电除颤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复苏成功率83.33%,比对照组的44.44%高;相对于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CO、HR、LVEF等指标水平均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可见非同步电除颤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将患者的自主呼吸与窦性心律有效恢复,将心肺复苏的总有效率提高,促使其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

电除颤是通过利用定量电流冲击,对心脏进行冲击,进而有效终止室颤,在心动周期的任何时间,非同步电除颤均能够进行放电,通常用来将患者的心室颤动转复,通过电刺激将心肌异位搏动终止之后,可以促使心律失常现象有效终止。与此同时,电除颤和心肺复苏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对患者进行电击治疗之后,如果患者出现了心脏骤停的现象,那么其灌注性心律不会马上恢复,均进行按压处理之后,能够将电除颤间隔时间有效延长,所以对能够除颤性心室颤动患者而言,对其进行一次电击急救后,还应该马上对其进行心肺复苏处理。临床上对心室颤动患者进行非同步电除颤治疗的过程中,其中最重要的环节为除颤,医护人员应该树立起早期除颤意识,对非同步电除颤的相关适应征进行有效掌握,对患者机体进行充分性的评估,并且对除颤波形、能量进行合理选择,确保在3min之内完成整个急救过程,防止将有效抢救时机延误。

综上所述,缺血性心脏病心室颤动治疗中非同步电除颤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将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提高,将其心功能有效改善。

[1]王静.Connexin43、MMP-2和TIMP-2在心室颤动发生维持与转复中的表达变化及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4.

[2]彭宇程,黄启祥.心脏性猝死一级预防患者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植入后的随访研究[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7,23(4):405-408.

[3]李倩.非同步电除颤在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室颤动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7):103-104.

猜你喜欢
心肺成功率心脏病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中医新解心脏病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心肺血管病杂志》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