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管理模式的转变

2018-01-29 06:54徐旭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设备处江苏徐州221002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3期
关键词:精细化医疗医院

徐旭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设备处 (江苏 徐州 221002)

医疗设备的现代化程度是医院医疗、科研、教学的发展要素之一,也是提高医疗水平的重要标杆。随着医疗事业的整体发展,医疗设备已经成现代化医院发展方向的一项重要指标[1-5]。医疗设备管理部门作为医院整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要担负着全院的医、教、研等各项任务,还要承担着全院医疗设备的论证、购置、验收、使用、维修、报废以及医疗器械的应用安全和质量管理等,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医疗质量安全和患者的生命安危。本院作为三级甲等综合性的医院,医疗设备总资产约占全院总固定资产的80%,每年医疗设备的采购额约为4000万元。固定资产之高,采购额之多,如何在当前新形势下加强医疗部门的学科建设,如何管好、用好医疗设备,使其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经成为医院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1]。

因此,必须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从以粗放式管理向以精细化管理为核心的模式进行转变。要建立以医疗设备的管理机构、完善的规章制度、规范的质控流程,以制度和流程来改变医疗设备管理的各项模式[4]。以医疗设备管理为核心、以设备的质控流程为目标,特别是以重视管理细节的为理念。对医疗设备管理流程进行整合与再造,用精细化、标准化的职能分工来提高设备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真正体现精细化管理的内涵,提高效率,优化细节,减少浪费,节约成本,真正体现出医院的整体发展做贡献的理念[6]。

1.研究背景

医疗设备管理是指在医疗环境下,根据一定的程序、方法、原则,对医疗设备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加以计划、指导、维护、控制和监督,使之有效地利用人力、财力、物力和信息等,安全、有效地为广大患者服务,达到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目前,医疗设备管理从管理的理论到方法都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7]。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英国的丹·派克期[7]就提出了设备综合管理学的概念,把设备看作是一个整体的体系来管理,将医疗设备按照全寿命使用周期来管理;将经济、教文化育、机械制造业全方位的联系起来管理,这种概念在医疗设备管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70年代中后期欧美国家成立了医疗设备的管理部门,成为医院管理下的一个重要分支。医疗设备管理部门主要以设备管理为主导,包括论证、选购、使用、验收、使用、维修、报废以及医疗设备的的质控管理,确保了临床上使用的医疗设备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有效性。同一时期,日本在欧美等国家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本国的发展需求,在日本的Nippondenso电器公司试点的基本上,于1971年提出创建了全员生产维修制度(简称:TPM)的最新管理思想[7]。

可以看出,欧美的医疗设备管理模式与日本的全员生产维修制度本质是一致的,只不过前者更具有操作性,后者更具有理论性,都存在着一定的固有缺陷[6]。

2.研究方法与思路

2.1 研究目标

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医疗卫生事业的进展,医疗服务业需求量的增大,与之相呼应,对于医疗机构所购置的医疗设备需要不断增大。以江苏省三级医院为例,近几年平均每家每年的投入都达数千万元人民币,有的医院甚至达到上亿元,医疗设备已成为医疗机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如何管好、用好医疗设备,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投入临床使用,以解决患者的疾病为目的,是值得思考的课题。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先进的医疗设备,怎样才能确保医疗设备的可靠性、有效性及安全性,充分发挥出医疗设备应有的功能,是当前医院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2.2 研究方法

通过规范式研究方法,并且采用理论借鉴、观点提炼等辩证思维方法,着重定性分析和理论提升,以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医疗设备管理等相关学科知识作为研究本底,结合我国医疗设备管理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将医疗设备管理模式与精细化管理的思想融为一体,从中得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2]。

本文主要采用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对于医疗设备精细化管理有关的文献资料进行考察分析,了解医疗设备的管理方式、医疗设备管理体系以及从事医疗设备管理的人员相关职能与作用等知识的学习,能对医院医疗设备管理领域的基本内容、基本理论形成一个整体框架的认识,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化研究工作,力求取得突破。

历史研究法:对精细化医疗设备管理的背景进行研究分析,熟悉医疗设备管理及我国医院临床医学工程部门的现状[3],了解医疗设备管理及国内外临床医学工程部门的发展前景,对不同发展阶段进行总结。

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国内外医疗设备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时间经验,提出适合现代化医疗设备管理的创新理论和具体措施,把当前医疗设备管理的现状与传统医疗设备管理相对比,阐述将精细化管理理论运用到当前医疗设备管理模式当中。

实证分析与示例法:通过运用管理学中的实证分析法,对医疗设备管理中的诸多典型案例作较为深入的解剖和分析,通过提炼其中的原理,试图对目前的医疗设备管理现状做出改善,在对其具体改善方式的论述中,使用示例法,以更加鲜明的支撑理论论述,并丰富理论运用的宝库。

3.结论

当前随着我国医疗设备相关的法律规程的相继出台,针对医疗设备管理模式的转变已是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医疗设备科管理的规范化是医院管理发展的重要步伐。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与现代化的医疗发展方向不向适应,所以应采用精细化管理的模式和方法,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中,既要考虑实际工作的需要和方法,同时又要考虑今后医疗设备管理的发展的趋向,尤其是要重视现代化医院的建设,实现卫生和信息资源的共享。

[1]徐海琴.我国医疗设备管理现状、对策与设想[J].医疗卫生装备,2001,22(2):30-31.

[2]袁丹江.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实务[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13.

[3]徐艳芳.设备管理人员在医院设备管理中的作用[J].科学管理,2011,26(9):92-94.

[4]郑孝军.现代医疗设备管理现状的探讨[J].医学信息,2011,24(8):287.

[5]汤黎明.医院医学工程科技术管理规范[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1-24.

[6]洪文浩.医疗设备的管理现状及对策[J].医疗装备,1998,19(12):6-8.

[7]谢松城.医疗设备管理与技术规范[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18.

猜你喜欢
精细化医疗医院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萌萌兔医院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