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功能训练与非营养吮吸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效果观察

2018-01-29 22:19丹,李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17期
关键词:经口胎龄早产儿

王 丹,李 媛

(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848000)

早产儿主要指的是胎龄低于37周的新生儿,因其胎龄短,并且神经功能未发育完全,因此极易出现吮吸[1]、吞咽功能障碍,不仅增加了临床护理的难度,还加大了喂养的难度。资料显示,非营养吮吸能够刺激到早产儿口腔迷走神经,使吮吸反射尽快形成,增加进奶量,加速生长发育。现就本院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收治的70例早产儿采取不同临床干预的有效性进行探析,总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基础资料

本次研究起止时间为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共选取我院70例早产儿参与研究。其中35例为参照组,包括19例男以及16例女,胎龄平均(32.06±2.03)周,体质量均值(1.68±0.41)kg;另35例为研究组,包括20例男以及15例女,胎龄均值(32.14±2.11)岁,体质量均值(1.70±0.39)kg。2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符合研究要求。

1.2 方法

参照组:行常规鼻胃管喂养,依照早产儿吮吸反射与胃肠功能等情况,逐渐过渡到经口喂养,通过无孔橡胶空奶嘴实施吮吸测试,若早产儿条件满足标准可采取经口喂养,注意喂养时选取适宜的体位。

研究组:在参照组干预前提下行吞咽功能训练以及非营养吮吸干预,具体内容有:

1.2.1 吞咽功能训练:对早产儿口腔感觉中枢进行刺激,训练口面肌群以及舌肌,强化吞咽功能训练,临床护理人员将小指套上灭菌指套后伸入到早产儿的口腔内,用指腹触碰其舌头中部,轻轻压触舌骨,行逐渐向下轻压舌头,次数为五次左右,每秒轻压一至两次,待间隔数秒再重复以上动作,诱发吞咽动作,使早产儿吞咽力度得到提高,10min/次,2次/d。另外,还要将中指及食指指腹放置在早产儿双侧峡部口腔中,并辅助拇指指腹通过旋转的形式揉压,使吞咽反射增强。

1.2.2 非营养吮吸:每日用无菌无孔橡皮空奶嘴开展吮吸练习,次数为七至八次,时间为两周,鼻胃管喂养前的10分钟至15分钟开展非营养吮吸训练,每次十分钟。

1.2.3 口腔护理:每日进行一次口腔运动干预,时间为一周,通过刺激患儿口周皮肤和肌肉组织,使其肌肉控制力增强,进而增强对口周压力的反应力。每日完成喂养后1小时进行干预;选用一副无菌粉手套;将患儿保持仰卧位,面部与头部肌肉处于放松状态,干预时对患儿屏气与面色改变情况进行评估,若发现病情进展,需立即停止;口腔运动护理总计八个步骤,在五分钟内完成。

1.2.4 环境护理:为患儿创建舒适温馨的病房环境,每日定期做好清洁卫生工作,减少强光与噪声干扰;对医疗仪器进行调整,避免报警声音影响到患儿休息;护理操作、室内说话均需尽可能轻缓;将黑布覆盖在暖箱上,使患儿保持充足的睡眠,增强活力,减少哭闹。

1.2.5 体位护理:喂奶20分钟后使患儿保持俯卧位,稍微抬高其头部15°,摆放其四肢为蛙状,间隔2h或3h协助更换一次体位。

1.3 疗效标准[2]

评价经口喂养效果:经口吃奶未出现呛奶,吮吸有力,能有效及时吞咽奶液,无血氧饱和度异常情况。喂养良好:喂养效率>每分钟3ml,成效>30%,并且摄入奶量比>80%;反之则提示喂养不良。

1.4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禁食时间、胃管管营养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胎龄、过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1.5 统计方法

对获取数据利用SPSS22.0实施分析,(±s)表示临床指标,t检验,[n(%)]表示喂养效果结果,X2检验,P<0.05则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喂养效果

研究组35例早产儿中喂养良好33例(94.3%),喂养不良2例(5.7%);参照组26例(74.3%)喂养良好,9例(25.7%)喂养不良。两组喂养效果比较有差异性,构成统计学意义(x2=5.2851,P=0.0215)。

2.2 临床指标

参照组禁食时间为(5.30±1.94)d,鼻胃管营养时间为(9.70±2.81)d,完全经口喂养时的胎龄为(35.72±1.30)周,过渡时间为(7.95±4.14)d,住院时间为(44.98±11.02)d;研究组上述指标依次为(3.96±1.04)d、(7.53±1.86)d、(34.98±0.74)周、(6.33±3.02)d与(39.11±7.78)d。两组临床指标比较有差距,组间数据相比构成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早产儿(胎龄在25周至30周)的肠蠕动功能较差,无规律肠蠕动压力节律,胎龄35周的早产儿会慢慢形成推进食物复合波群,并且胎龄增加后这种表现会慢慢增强。客观上来说,胃肠功能能够加速食物消化,能混合及磨碎食物,形成肠腔内食物运转;早产儿胃肠功能未达成熟状态,但出生后需要接近或维持处于宫腔内的生长状态,因此胃肠负担比较重[3],大部分早产儿存在胃肠动力不足表现,不仅会使胃排空时间延长,还会使食物在肠道内运转的时间增加。

本研究对选取的70例早产儿采取了不同的经口喂养干预措施,结果表明研究组喂养良好率高达94.3%,高于参照组的74.3%,P<0.05,说明研究组实施的喂养措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改善经口喂养效果,满足早产儿生长发育的需求。非营养吮吸能促进胃肠功能成熟,还可保障胃肠道获得良好的生长发育,G细胞遭受刺激后会使胃泌素、胃酸以及胃动素向外释放,加速胃肠蠕动,使胃排空速度减少,进而调节胃肠能力,提高早产儿吮吸反射能力,最终使胃肠功能趋于成熟,改善胃肠营养状况。研究显示研究组禁食时间短于参照组,鼻胃管营养时间少于参照组,完全经口喂养胎龄短于参照组,过渡时间、住院时间与参照组比较均明显较短,P<0.05,再次证实非营养吮吸及吞咽功能训练有助于按摩早产儿的口腔,刺激唾液分泌,促进口腔功能发育,提高吞咽反射,尽快达到经口喂养条件。吞咽功能训练能调节胃肠道神经,进而提高自主进食能力;另外,训练进食功能还可刺激胃肠神经发育,减轻胃肠不适。

总之,早产儿经口喂养采取非营养吮吸、吞咽功能训练能尽早形成吞咽功能反射,缩短经口喂养用时,提高喂养效果。

[1] 伍倩,邓善妍,黄小芳等.吞咽功能训练配合非营养吮吸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影响[J].内科,2015,10(2):227-228,220.

[2] 黄珠莲.吞咽功能训练配合非营养吮吸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7,8(15):22-23.

[3] 曾萍芳,黄海波,周燕等.吞咽功能训练配合非营养吮吸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临床疗效可行性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6,6(19):192-194.

猜你喜欢
经口胎龄早产儿
经口内镜联合颈外超声穿刺注水定位成功取出颈深部异物1例
课题达成型品管圈在促进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应用
UE视频喉镜与纤维支气管镜用于经口清醒气管插管的效果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经口不切开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不同胎龄胎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特性比较
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不同胎龄早产儿宫外环境下脑发育的多中心观察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