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美术教育背景下的色彩教学研究

2018-01-29 16:25张刚明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审视色彩教学

张刚明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美术教育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且在高考制度下形成了一系列的教育形式,其中色彩教学也不例外。在高考美术教育背景下,“急于求成”的色彩教学模式使其失去了本身的教学意义。基于此种现象,就当下色彩教学的缺陷进行探讨,并针对其提出了教学改革性建议。

关键词:高考美术;色彩教学;审视

美术教育是对学生情感创造性表现的培养,其教育意义来源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美术教育担负着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责任。色彩教学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受众者整体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的提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面对高考环境下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明确的功利性,使其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出现了种种弊端。本文就此对色彩教学的完善与改进展开研究。

一、高考美术教育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形态逐步趋向多元化,其中美术类专业不仅开设在艺术类院校,而且遍及各大综合类高校。美术类专业在高校的广泛设立,使中国美术教育进入了白热化阶段。高考美术教育便在这样的背景下成为“高考大军”中的一支,随之也就不可避免出现了各种高考美术应试教育,并且成为一种能够在短期内提升学生美术专业水平的教育方式。

应试教育顾名思义是针对考试来进行的一系列系统的教育方式。其特点在于目的性强,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高强度的学习与训练对某一方面的知识能力有所提升。应试教育是我国教育中的一种普遍形态,高考美术教育也不例外。由于近年来高考美术形式单一,特征明显,因此教师通常会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考试特点,要求学生进行反复临摹与记忆。虽然在这样的教育形态下产生的学生未必懂得美术的意义与价值,但因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没有系统学习过美术专业的学生能够顺利考入大学的一种“捷径”, 所以不论是实施教育一方还是受教育的学生,都很快接受了应试形式的高考美术教育。

二、应试教育下色彩教学存在的问题

色彩教学是高考美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色彩教学在美术教育的不同板块中发挥着自身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其不仅能够让学生建立完善的色彩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还承担着素质教育的责任。但由于近年来高考美术教育明确的目的性,使色彩教学在形式上、内容上以及意义上都发生了改变,从而产生了一些实质性的问题。

(一)注重技能提升,忽视理论修养

在高考的影响下,色彩教学严重倾向技能化培养。在短期教学的课程中,除了简单的色谱、色系等基础知识的教学以外,更多将教学重点放在大量的非创作性绘画中。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通过长时间反复练习来掌握绘画技能,而对色彩运用没有进一步的认识。色彩理论教学的弱化,色彩美学修养、历史文化教学的缺失,使学生在色彩学习过程中将颜料当做考试的工具,将色彩看做考题的答卷,对色彩创作的认识浮于纸面,没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对色彩创作没有审美层面的认识,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二)教学方式单一,学习形态狭隘

面对高考,学生要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掌握色彩教学中庞大的知识体系,死记硬背、强行的灌输的教学方式是不可避免的。高考美术色彩课程设置一般针对历年的考试题材而进行系统的安排。其内容不外乎对人像、静物、风景的临摹与写生。在点、线、面元素处理的基础上根据地域性考试风格特点,对学生进行程式化训练。在长时间单一形态的教学方式下,学生难免会产生机械性创作方式,如同套取公式一般,在对客观事物进行描绘时,加入相同的主观意识,造成学生集体风格的统一性。而这种统一性不仅削弱了学生对色彩的敏感程度,丧失了自我感受的能力,同时也极大地扼杀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造力。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每个人眼中只有一种风格形态,那么色彩美术也就失去了其审美意义。

(三)针对应试教育,缺乏学习主动性

应试教育下致使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是各类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而针对高考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学,主动学习与被动接受不论在学习效率上,还是创作能力上都会产生很大的差别。缺乏学习的主动性,难免会使学生产生学习压力,对学生的思维与心态都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美术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受控于创作者的主观形态,在巨大的考试压力下,学生不仅会对色彩学习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失去对色彩的整体把握。创作不成功,在心态上就愈加不稳定,从而陷入色彩学习的困境当中,甚至产生厌恶的心理。

三、优化美术高考中色彩教学的建议

面对应试教育下的色彩教学问题,应在符合时代发展的背景下进行优化与改革,从而完善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同时,实现其意义与价值。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施全面发展

色彩理论教学不仅是简单的颜色与颜色之间、颜色与形体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融合美术史进程、民族文化特点等方面,对美术中不同形式的色彩表达有进一步的了解。色彩是美术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有传统中国画,西方有油画、水彩画、色粉画等形式。每一种色彩表现方式都具有不同的特点。而且色彩在不同场景中也有着不同的审美意义与情感趣味。这些色彩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优化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念,将色彩教学建立在人类发展的基础上,从而实现色彩教学的社会意义与价值。

(二)运用创新教学理念,实现多元化教学形态

色彩教学与其它教学形式相比,更加注重学生思辨能力与主观情感的培养。因此在色彩教学中需要强调学生综合性发展,在教学中实现多角度理论、多层次知识与多方面技能的有机结合。这需要一改传统单一、机械式的教学方式,实行创新型教学形态,丰富色彩教学课程,实现多元化教学方式。例如在布、木板、陶瓷等不同介质上进行色彩训练,使学生对颜色在不同材质上的表现有客观认识,从而拓宽学生的色彩创作思维。随着科技的发展,色彩的表现形式已经不单纯局限于画纸与画布,因此学生对色彩的认识也不应该仅仅在传统形式当中。21世纪,学生所面对的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时代,多元化的色彩教学形态能够丰富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对色彩的主动接受,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感知能力。在学习中,主动接受相当于用眼睛、大脑与心灵去“捕捉”色彩,这种“捕捉”是一个探索与认知的过程。另一方面,多元化色彩教学形态还使学生在步入大学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在色彩实际应用中能够得心应手。

(三)提高师资建设,完善学生审美形态

教师是学生的引领者,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现阶段大部分高考美术教育都依赖于培训机构。培训机构相对于高校更偏重于企业化,其中教师的构成纷繁杂乱,大多擅长绘画或色彩技能教学,其自身文化素质参差不齐造成在素质教育、现当代艺术形态以及艺术理论等教学方面相对薄弱,缺乏对学生在美术史、美术学等艺术理论方面学习的引导。这也使得学生在色彩应用中只具备浅显的操作能力,缺乏对色彩的思考与创作能力,从而也造成了高考美术教育色彩教学中学生自身的不完善。因此建立稳定的、高素质的师资,对色彩教学是非常必要的举措。不论是高校教师,还是机构教师,相关部门都应进行统一的系统培训,并同样实行考核制度,尤其是在考生集中地区以及偏远地区,实行定期集体培训,提升美术色彩教师的综合素质。在专业技能突出的基础上,还应该具有一定的美术史修养以及树立新型教学理念的能力,勇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在授课中不断提高学生专业素质,从多方面加强色彩应用的综合能力,完善学生对色彩的审美形态,实现色彩教学的实际意义。

四、结语

面对高考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从教学体制、教学模式到教师本身都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审视与改进。色彩教学作为美术教育中的一部分影响着学生品格、情感的培养,其深层的目便是发掘人们在社会制度中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引导社会、引导国家走向更美好的发展。就目前我国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形态而言,要全面改善现有教学水平,还需要教育工作者的长期努力,從时代发展的角度不断提升与完善教育水平,从而培养出与时俱进的艺术性人才。

作者单位:

临汾市文化艺术学校美术科endprint

猜你喜欢
审视色彩教学
浅议小学美术教育过程中的色彩教学
浅谈小学美术课程中的色彩教学实践与体会
未经旅行“审视”过的设计,是不可信的
高校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改革措施探讨
试论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学
色彩教学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应用
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审视与当代发展探析
关于国际法渊源内涵和外延的重新审视
生活方式视域下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审视与发展
生与死:《荒野猎人》的伦理价值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