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制作,精巧设计

2018-01-29 01:53王珏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可视化模型微课

王珏

学生们都很喜欢微课Do you lide fruit。那么,诀窍在哪里呢?在教学设计方面,本微课所采用的故事化设计是一种非常巧妙的方法。因为故事是一种学生非常喜爱的形式,它有生活情趣,有发展线索,有着大量的隐喻,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除了有好的教学设计外,微课是一种媒体,因此还需要有好的媒体设计,才能提高表达效果。下面我们用两个模型来对照、赏析。

模型一:微课的媒体设计框架(如图1)

微课是一种媒体,因此必然要符合以下媒体表达的规律与特征。

动感:动的事物最能吸引注意力。本微课主要采用PPT来制作,我们可以看到PPT动画是比较精细化的。

美感:美感和舒适感是符合人的视觉规律的。本微课在PPT制作方面,与我一贯提倡的“信息简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善用图片”的原则非常吻合。

声音:声音是媒体表达的重要一环。黎老师的声音显得非常生动、耐听、有情境感,再加上准确和流利的表达,使得声音也成为该微课最出彩的一环。

模型二:知识表达的“四化”模型(如图2)

1.知识可视化

“可视化”是微课媒体设计较为重要的原则,即使是讲故事,也要“用可视化的方法讲故事”,正如我们在本微课中看到的那样,采用图片来呈现故事场景。

微课制作中,高可视化水平会提高学生的视觉通道利用率,并且视觉的特点是敏感度高、自动化加工(大脑负荷低)、容易记忆、趣味性高。

2.语义情境化

学习的本质,正是在情境中学习,在情境中对语义信息(如概念)进行加工。因此,高情境化水平不仅能吸引学生,还能极大地提高知识传递效果。本微课中,巧妙的故事创编、视觉化的故事场景呈现,再加上绘声绘色的语音讲解,这些要素共同为学生营造了极具吸引力的故事情境。

3.认知情感化

虽然认知过程主要发生在大脑皮层,但却始终伴随著情绪过程。在认知过程中,情绪无时不在,起到促进或抑制认知过程的作用。本微课中,黎老师通过故事情节的设计、精美和动感的画面,激发起学生丰富和积极的情绪感受,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加工水平。

通过上述对媒体设计、知识表达两方面的分析,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对微课媒体设计方面还想深入了解的教师可参考本刊2016年“优秀的微课媒体设计法”栏目内容。endprint

猜你喜欢
可视化模型微课
数据可视化设计在美妆类APP中的应用
自制空间站模型
思维可视化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共形映射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共形映射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